第110章 110(1/2)
这么快!
他有些心惊,走过去,故作诧异地询问道:“咱们这地方发生什么事了?怎么惊动了官府,是谁家的东西又失窃了吗?”
他们这片因为居住的人员复杂的缘故,时常有人丢东西,报官也不见什么成效,因为人员变动实在是太快了,几天隔壁就很可能换了个人。
住在隔壁的一个小商人认识他,摇头解释道:“不是,曹掌柜,你刚回来,还没听说吧?发生大事了,太子殿下遇刺,现在全城戒严,衙役在四处搜查凶手呢。”
曹正卿陡然瞪大了双眼,肩膀瑟缩了下,一副被吓得不轻的模样:“这……谁这么大胆,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
小商人忧心忡忡地说:“可不是,这贼人真是害苦咱们了。现在弄成这样,也不知道广州会戒严多久。”
全城戒严就意味着他们的买卖必须得暂停,积压在手里的货没法卖出去,收到的货也没办法运出广州。若只是耽误个三五日也就罢了,万一一拖便是半月一月的,有些货就要砸在手里了。
旁边的商人也很是担忧,个个脸上愁云惨淡,但见衙役已经搜了过来,本来还在抱怨的,当即闭上了嘴巴,免得不小心说了什么不恰当的话,被当成跟那刺客一伙的就完蛋了。
衙役分为两队,一队拿着平安的画像,先一一跟在场的每个人比对,然后又举起画像问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个人?”
“没有,没有……”小商人们纷纷摇头,表示从来没见过。
衙役便说:“这是刺杀太子殿下的刺客,若尔等有线索,到官府禀告,只要经查实后,线索为真,奖励一百两银子。”
这么多银子,小商人们都有些心动,可看到衙役身上的刀,顿时打消了胡说八道的想法。
另一队衙役则进屋搜查,每一个角落都没放过。
搜完之后出来,他们又继续到了下一处,巷子里每一间门屋都没放过。
小商人们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真心祈祷:“早点抓住这个杀千刀的刺客吧,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太子殿下下手。”
曹正卿跟着附和了两句,然后就以有事要忙为由回了房子,关上门,低声问随从:“都处理好了吗?”
随从点头:“先生放心,平安第一时间门就出了城,他们白忙活一场,找不到人的。”
下了毒,平安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广安楼,坐上他们事先准备好的马车,离开了广州,这会儿应该已经在广州城外了。
曹正卿放心了。这次动手,从头到尾,露面的就只有一个平安。只要他离开了广州,其余的人蛰伏不动,广州府衙的人就很难查出什么来。等过段时间门,这事只能不了了之,风头过去后,他们再离开广州回江南复命。
只是唯一让他疑惑的是太子如今到底是什么个状况。
那毒是见血封喉的毒药,只要一入口,必死无疑,太子应该暴毙了才对,为何传出的却是太子被刺的消息?还有府衙的反应这么快,照理来说,这会儿太子党应该是乱成一锅粥,群龙无首才对。
莫非是他们刻意压下了太子中毒身亡的消息?
曹正卿心里有诸多猜测,但现在城中戒备森严,他也不方便派人出去打听,只能按捺住急切的心情,安静地等着消息。
这一等就是好几天,广州城内也不曾传出太子暴毙的消息,曹正卿有些不安,平安这次的行动很可能失败了。
果然,三天后他的预感成了真。
因为广州放开了戒严,官府贴出告示,太子仁慈,不欲打扰百姓的生活,因此放开了对广州城的管辖。
只是在城门口和城中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张贴了平安的通缉画像,凡是能提供准确线索者奖一百两银子,若能帮助朝廷抓住平安和其同伙,抓住一人奖励五百两银子。
这个举措一出,也不知道背后有没有人推波助澜,总之街道上都是夸赞太子英明,体恤百姓等声音。太子借此又在广州城百姓面前刷了一波好感。
只要曹正卿很郁闷,他让人悄悄打探了一下,连公孙夏都没到广州来,显然太子没什么事。
这事废了个平安倒是事小,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太子一派有了防备,再想下手,难度恐怕大多了。
果然,他让人去重新去盯着太子的府邸,很快就发现,太子府邸周围的侍卫较之以前增加了一倍,巡逻的时间门也由以前的半个时辰一次缩短为两刻钟一次,而且中途还会随机调换时间门,有时候隔一刻钟就巡逻一次,有时候会隔三刻钟,两队交接的时间门也并不是完全定时的,都在变动。
盯了五天,他们也没发现这其中变化的规律。
至于送入府中的食物,那更是在门口就会经过严格的检查,估计进了府做成食物后还会再查一次。
这种情况下,完全没办法下手。
曹正卿也是个沉得住气的,派人盯着太子的府邸,准备再寻别的机会动手。百密总有一疏,他就不信了,太子能够永远躲在府中不出门,只要他出门,自己这边就有机会。
殊不知,刘子岳虽然足不出户,但却已经将状告到了京城。
***
延平帝看到黎丞的奏折勃然大怒。
他倒不是多心疼刘子岳,毕竟都整整十一年没见了,他连刘子岳长什么模样都记不清了,哪还有多深的感情。而且他儿子多,死一两个不受重视的他也不心疼。
他愤怒的是晋王敢一再地挑战他的帝王权威,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储君动手。
没错,虽然黎丞没指名,但延平帝还是第一个就怀疑上了晋王。
只是怀疑归怀疑,南越又没送来什么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是晋王做的,他也不可能将这事直接扣到晋王头上,以此来治晋王的罪。
但这不妨碍延平帝对晋王更多了几分戒备。
能对自己的亲兄弟下这样的毒手?哪日对他这个皇帝下手恐怕都不稀奇。
延平帝气得将奏折丢在桌上,对邬川说:“召集许国公、工部尚书、吏部尚书……进宫。”
至于陈怀义和傅康年等晋王党自是被排除在外。
几个大臣进宫后,延平帝将黎丞的奏折给了他们。
大臣们看完都震惊不已:“陛下,太子殿下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延平帝欣慰地说:“好在太子是个有福的,虽历经磨难,但屡屡避开了危险,侥幸逃过一劫。只是陈院判说他的身体受到了损伤,本来过一两个月就可以启程回京的,如今还得再等一段时日了。”
“天佑我大景,天佑我大景……”许国公激动地跪下磕头。
其他大臣也一脸庆幸的样子,纷纷说着吉祥话,夸赞太子有真灵护体,屡次逢凶化吉。
这些话延平帝爱听,他现在迷信得很,对神怪之说,深信不疑。刘子岳这屡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他觉得这个儿子确实有几分福气,心里不禁希望这个儿子能早点回京,兴许能把福气也带进宫里,他的身体也能跟着好不少。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当务之急是解决晋王这个逆子。
若是不把晋王召回京中,软禁起来,只怕老七迟早要死在晋王手中。
老七再有福分,可到底也是凡胎□□。而且老七势弱,没什么根基,无论是势力还是手腕心机都比不过晋王,两人斗下去,老七肯定不是晋王的对手,一旦老七真的有个三长两短,这朝中还有哪个儿子能跟晋王抗衡?
所以他对在场的大臣们说:“朕让晋王去襄州平乱,这都快一年了,金州等地是收复了,可襄州还乱着,就一座城池,迟迟打不下,也不是办法,朕准备派个人去接管襄州的江南驻军,一举拿下襄州,平了这场祸乱,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大臣们都看得明白,延平帝这是等得不耐烦了,准备直接对襄州军务下手,彻底绝了晋王拖延滞留在江南的借口。这是第一步,估计下一步陛下恐怕是要让人去将晋王带回来。晋王若还是执意不回,那就是抗旨,陛下有的是借口对他动手,只要晋王不想背上个不忠不孝的名声,那就得老老实实回来。
在场的大臣都是忠于延平帝的纯臣,听了这话,纷纷推荐人选,而且刻意绕开了亲近晋王的武将。
延平帝很满意,从中挑了一个:“那就让范天瑞去吧。”
当即让人研磨下了一道圣旨,派范天瑞带人去接管在襄州附近的江南驻军,快速拿下襄州。
***
延平帝召了这么多重臣进宫,稍微注意宫内动向的都知道肯定是出事了。
傅康年和晋王筹划多年,暗棋不少,当天傍晚,今日宫里头发生的事就大致呈到了他的案头。
看着纸上传来的消息,傅康年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太子的命可真大啊,又让他逃过一劫。
其实不光是延平帝怀疑,傅康年都觉得平王遇刺这事十有**是他家殿下所为。谋杀储君,虽说是大逆不道的事,但也不算什么,成王败寇,再寻常不过,这事坏就坏在,太子没死。
这个太子可一点都不像前太子。
傅康年叹了口气,太子没死,肯定是要找回来的。这不,告状的折子这么快就递到了京城,陛下也不负太子所望,怀疑上了晋王,甚至直接派了范天瑞去接管在襄州的江南驻军。
范天瑞是禁军出身,曾担任过禁军的副指挥使,武艺不凡,为人直爽,领兵打仗也很有一套,算是个实干派的武将。
这种人在军中很容易赢得将士的喜欢。这次范天瑞去,带着圣旨,时间门一长没准还真能挖走一部分将士。
因为他代表着正统,代表着朝廷的态度。江南驻军虽是殿下的势力,可其中也不乏一些忠于朝廷的人,尤其是最底层的官兵。
但目前在襄州的驻军可是有八万人,占了江南驻军的近一半。若是这支兵力被范天瑞给搞出了点什么,殿下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不行,这事得尽快通知殿下,想个万全之策。
傅康年当即写了一封信,让人十万火急送往江南,争取赶在范天瑞抵达襄州之前让晋王知道这个消息。
信送出去后,傅康年仍有些不放心。
这事的根源还是在陛下这,得打消陛下对殿下的怀疑才行,否则长期这么下去,他们家殿下太被动了。
只是陛下多疑,晋王又有前科,父子俩之间门已没多少信任可言,要想改变延平帝的想法太难了。
傅康年都快将书房的地板都踩烂了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他招来管家询问道:“陈怀义最近有什么动静?”
管家摇头:“没有,派出去盯着他的人说,陈府没什么异常,陈怀义照旧是每日上朝下朝,偶尔会几个友,就没其他的事了。”
“他都见过了什么人?将名单给我。”傅康年说道。
管家将名单递给了傅康年。
傅康年翻了一遍,上面还有这些人的底细,都是些低下层官员,一半是晋王一派的官员,还有些是墙头草,或是托陈怀义办事的,没什么发现。
见他叹气,管家知道他在为什么发愁,试探地说:“老爷可是想见陈大人了?”
傅康年确实想见陈怀义。
毕竟这几年,两人身为上下级,合作无间门,还一起共同度过了不少难关,在朝堂上打配合也打得挺好的,甚是有默契,都培养出了几分感情。
于公于私,他都是舍不得这位老友的,也非常不愿与陈怀义为敌。
可现在情况还没查明,不能完全证实陈怀义的清白。有些事他也不好与陈怀义说,见面两人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谈笑风生,最后还是徒生尴尬,何必呢,他摆手道:“算了。”
陈怀义其实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但最近他刻意隐藏了一部分自己的人手,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只有明面上的几个人,所以消息不那么灵通,只知道皇帝今天突然召见了好些个大臣进宫。
陈怀义拿着今日入宫大臣的名单,扫了一眼就知道延平帝今日之事多半是针对晋王的,因为上面一个明面上投效了晋王的官员都没有。连牧福都进宫了,他这个兵部尚书却没被召进去,显然是防着晋王呢。
既如此,也没什么好担忧了。反正愁也是傅康年愁,陈怀义让管家上了一壶酒,高高兴兴地喝酒去了。
***
晋王先后收到了曹正卿和傅康年的信。
看到曹正卿说下毒失败了,晋王皱了皱眉头,这老七虽说十几岁就离开了宫中,但做事倒是谨慎。这次不成,再想下毒就更难了。
可老七越是难除,他心里越觉得不安,更是担心老七会坐大到无法铲除的那一天。
这个坏消息还没来得及消化掉,京城的坏消息又来了。
晋王看完后,心情更加糟糕了。
父皇真是一点都不信任他。现在没有任何的证据能证明这事是他做的,父皇竟以此对他发难。
若这事是老七自导自演的,他岂不是冤死了。
而且看到信中说“太子中毒,命在旦夕,多亏陈院判医术高明,不眠不休三日,终于让太子醒了过来”,他不禁冷笑。曹正卿用的是见血封喉的毒药,一旦沾上当即暴毙,哪会给太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