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女帝 凡在皇位者,皆为女。(1/2)
太后陆薇牵着儿子高如弘的手,走在丹凤门通往含元殿的宽阔广场上。
又是连日阴雨不断。
分明亲身经历了数次皇位更替,知道所有的权势都是用血与肉浇灌出来,陆薇却信了“天命”二字。
是天命不在大齐了。
否则,为何往前数二三十年,大齐竟没有过连续两年以上风调雨顺的日子,到了靖安王称王,一连三年,老天连“贵如油”的春雨都如此慷慨挥洒?
陆薇和高如弘一路沉默,互相搀扶着,拾阶而上,走到了含元殿檐下。
仪鸾卫仍然尽忠职守,护卫着他们母子。
但满宫的宫女内侍卷包欲逃,在墙角的阴影下发着抖左顾右望,伺机而动,也被他们看个清楚。
饶是早知道宫中人心不稳,看见此景,高如弘的呼吸也不由变重了。
陆薇却笑着抚上他的肩膀,说:“靖安王定海王母女已有半壁天下,你我早无人可用。大势已去,何必动气。”
高如弘既怒且悲:“母后,何不调苏将军入京,抵御南海军!”
陆薇笑道:“十年前,苏将军为仪鸾卫指挥使,肃宗命安国公自尽,是他去送行。如今南海军中大将从渊,身形武艺,却与当年安国公一般无二,眼下亦有一道长疤,虽不知她年龄,只知大约三四十岁,但安国公当年虽已四十,望之却如二十许人。”
高如弘大惊,忙环视左右仪鸾卫。
陆薇笑道:“如弘,禅位罢。”
禅位还有活路。
她望着宏伟的宫墙,叹息:“这巍巍大明宫,若被焚毁成瓦砾,岂不可惜。”
可惜她的如弘,虽有几分他父皇的心智谋断,却无再为帝之运了。
*
六月初一,高如弘禅位于靖安王姜宁。
姜宁于大明宫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夏”[注1],年号“永昌”。
帝立长女姜元为太子[注2],太子长女姜昭为太孙。
封太子次女姜显为亲王。
封大齐末帝太后陆薇为“康平郡王”,封大齐末帝高如弘为“康平公”。
广封功臣:
终夏为靖安郡王;
谢寒为南海郡王;
林海为安定郡王;
林真为熙宁郡王。[注3]
四王皆上表辞爵不受,帝未允。
还有谢岁雪、裴安、秦姝、云妙玉、李世凛、李令文六人封公,徐桃、李世愈等八人封侯。
夏承齐制。
帝令吏部尚书李令文广纳贤才,礼部尚书云妙玉完善礼仪,刑部尚书林真,制定大夏新律。[注4]
命太子姜元荡平天下。
*
永昌元年,八月。
大夏护国公金燃斩其兄——前朝西北王金烨——头颅,送与京中。
西北数省皆归于夏。
永昌三年,太子收复四川、云南。
同年冬,贵州土司夫人,“锦香夫人”,率部归服。
永昌四年,西洋进犯,太子率兵大败,又至南海诸国巡幸方回。
永昌五年,西昌叛乱。靖安郡王终夏平叛,三月得胜而归。
永昌六年,大夏全境安定。
帝以年老退位,传位于太子。
太子继位,尊母皇为上皇,上尊号“圣神”。
次年,改元“太乾”。
*
太乾六年,冬,安定郡王林海病重。
帝亲至王府探望。
四十多年前,在济南,那个为他没给她母亲一起准备礼物而不平的小女儿,已经是独掌大权多年的帝王。
天下皆安,四海咸服。
是他想见到的盛世。
林如海知道自己的人生将要结束在今日了。
过了七十五岁,他双眼模糊,彻底看不了公文,辞官归家,至今已是三年。
三年里,他再没见过一次……上皇。
离异二十年了……
姜元握住父亲干枯的手,知道他在看什么,笑道:“娘一会过来。”
她来,先是身为帝王送一送忠臣,然后才是作为女儿,送走父亲。
娘是来送故人。
姜元看到父亲的神色突然放松了。
她稍有感触,但并不觉得感动。
很多年前她就觉得,这迟来的情深对娘又有何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