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又是一年春 杨……(2/2)
酒足饭饱,宾主尽欢,愉快散场。
正月初八,杨君苏正式上班。
上班第一天就召开职工大会,杨君苏也不拿稿子,对着喇叭侃侃而谈:“……从你们脸上的肉和笑容来看,大家肯定过了个好年。”
台下响起一阵笑声。
杨君苏接着说道:“经过四年的发展,咱们四分场已经超越了温饱水平,但离小康还差点距离,离现代化还差一大段距离。小康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大家以后吃鱼吃肉不再是过年过节时才能吃,而是平常想吃就吃。不是过年过节才长肉,而是一年四季都在长肉。现代化是什么呢?就是你们因为吃肉太多,胖得需要减肥。”
台下哄堂大笑,都需要减肥了,那得吃多少肉哇?
大家虽然不太相信,但又特别向往那种生活。
“我希望从今年开始,咱们农场党心民心凝聚为一心,上下团结为一体。放开手脚,大胆实践。继续保持咱们的领先地位。”
大家热烈鼓掌,大声叫好。
杨君苏往下压压手,待掌声停下来,继续讲话:“我们接下来的目标要让农林牧副渔协同发展,让已有的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没有的产业生根萌芽。让农业成为工作的基础和后盾,工业反过来也要反哺农业。城镇规划向城市学习,农业发展要带动周边的农村。下面我说说一下具体规划。”
杨君苏的话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大家听得入耳入心。有人面带微笑,有人若有所思,有人充满向往。
杨君苏开这会的目的就是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要想带人去远航,造船不是最要紧的,激发起大家对大海的向往才是最关键的。
经过这几年的经营,杨君苏在群众中既有威信又有亲和力,干群关系相当和谐。她的地位暂时无人取代。她此后几年一是遥控指挥,二是要时不时地回来刷一下存在感,可不能人走茶凉。
杨君苏讲完话就轮到张书记了,张书记今天是做足了准备,光稿子就写了章,他认真地照着稿子念。
大家一听都是老生常谈,没啥新意,便交头接耳地说起话来。
张书记无奈地咳了几声以示提醒,大家不得不收敛些。
半小时后,张书记终于念完了冗长的稿子。会场的职工和群众如蒙大赦,一散会就赶紧跑了。
杨君苏这边在开会,总场也在开会。开完例行会议后,罗场长却拿出了杨君苏年前写的计划书,让大家讨论讨论。
宋秘书揣摩着纪书记的意思,慢条斯理地说道:“杨同志的计划书我也看了,写得不错,很有想法。但我觉得有点激进了。现在局势不太明朗,我以为不宜大动干戈。你比如说,把农场的闲地隙地承包给家属个人耕种,这就不太符合国情。还有让群众自行筹建小型养殖厂也不太好,咱们农场有自己的养猪厂养殖厂没必要再这样搞。”
罗场长说道:“小宋,你一个年轻人,思想太保守啊。咱们要为蕴藏在群众中的潜力解放出来嘛。农场的闲地隙地荒着也是荒着,交给家属耕种,农场还能得到成收成,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双方你来我往,罗场长有意支持杨君苏,想趁着退休前再大干一场,在胜利农场留下自己的印记。纪书记态度含糊,双方就开始这么拉扯起来。
杨君苏懒得管他们,她私下里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授意家属们今年可以多养鸡,以前大家都是偷偷摸摸的在林子里养个十只八只的。现在按杨君苏的意思是,一家可以养个几十只,专门雇人看管,大家给他们开工资;不但养鸡,鸭鹅也可以养起来,反正水域面积那么大,多养个几百只鸭鹅也不起眼;至于养猪,他们不叫养猪厂,而是叫互助养猪合作社,寻一个合适的地方建个简陋的猪圈,大家一起养,饲养员由这几家的家属轮流来当。这样一来,因家里住房所限无法养猪的人家就可以加入进来,那些嫌家庭养猪规模太小的工人也可以加入进来。
大家私下里忙得马不停蹄,个个干劲十足,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往年只是十只八只的养鸡,今年这么大规模,那得是多大一笔进帐?想想就让人激动。
听人说,这些只是杨场长计划的一部分,后面赚钱的点子还多着呢,只是时机不太合适,怕上头不同意暂时不好拿出来。大家听罢,纷纷暗自惋惜。
杨君苏等了半个月见总场的讨论还没定下来,只能再去忽悠一番罗场长,再去刺激一下纪书记,甚至还特地找了一下谢阳,她的意思很明确:我听说你也想改革,但你一个人走引人注目,不防你让我先走两步,你就不那么显眼了。你去帮我劝劝纪书记,我知道他能听得进去你的意见。
谢阳考虑半晌,觉得杨君苏说得有道理,便试着去劝纪书记。
罗场长坚决要改革,再有谢阳相劝,另外还有群众呼声,纪书记便同意了杨君苏的一部分计划,那就是扩建城镇计划。但有一个条件是,总场不拨款不出人,由各分场自己想办法。
杨君苏一接到通知,立即托人去打听懂城镇规划的专家,这次城镇规划得是超前的科学的,可不能像某些城镇规划,只看到眼巴前,拆了建,建了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