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十五次直播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母与凤姐“合谋”装病的那一会儿工夫里,荣国府里众人便错过了天幕上说脂砚斋命曹雪芹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那一节。虽然知道这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举。但毕竟是火烧眉毛顾眼前,且也顾不上那么些了。

    邢夫人、王夫人这两位,眼看着贾母一时嚷不舒服,一时却又好了,都是满腹狐疑。邢夫人还好,想不到天幕所说的事情上,然而王夫人那晚是真正从头到尾看过秦可卿那一段的,此刻更加以怀疑的眼光望着贾母与凤姐,心里暗自盘算着,想着之后找凤姐这个内侄女儿好好问问。

    【除去秦可卿这一段,脂砚斋在批语里还披露了不少所遗失的后三十回的内容,比如兰兰此前曾经多次提到过的“狱神庙”文字,又比如刚才咱们说起的“卫若兰射圃”这一段。】

    【关于这两回文字,脂砚斋在批语里反复写,说这些文稿遗失了,丢了,没了——“迷失无稿,叹叹!"但其实这都是涉及《红楼梦》真正结局的关键文字,怎么这么轻易就丢了呢?】

    【因此很多红学研究者就推测,这些内容可能是真正的“违禁”文字,里面含有对反抗封建迫害的内容。这些内容干系太大,曹雪芹虽然写了,但最终脂砚斋等亲友看了之后,还是从文稿里把这部分内容抽走了,对外说是“遗失”,以逃避当时严格的文字审查。】

    众人听天幕上萧兰兰那里说得肃然,都是一惊:竟这么严重吗?

    【但如果没有脂砚斋的“剧透”,我们这些读者也就没办法了解到,在程伟元、高鹗续本之外,《红楼梦》的原作者其实还写出了那么多动人心魄的情节,发人深省的文字。】

    【东部地区有雨:兰兰,那脂砚斋,还有那一个什么叟,究竟都是些什么人呢?】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来自这些笔名的批语,都存在于甲戌本、乙卯本和庚辰本等古本上,时间跨度从甲戌年,也就是乾隆十九年以前,一直延续到辛卯年,也就是乾隆三十六年。】

    【有趣的是,在壬午年之前,也就是乾隆二十七年之前,绝大部分脂批都署名脂砚斋,当然也有例外,这例外出自比较有争议的“靖藏本”,咱们暂且不说。而在壬午年之后,出现的批语就大多都以畸笏叟这个笔名出现了。】

    【因此一部分红学专家就认为,很可能“脂砚斋”与“畸笏叟”是同一个人。】

    【大概

    就是, “脂砚斋”这个人,年纪渐长之后,觉得自己老了,又不好看了,就又给自己起了一个“畸笏叟”这么一个十分谦虚的笔名。】

    【在对脂批的研究中,周汝昌老先生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就是这些批语中有不少是以女子,或者疑似女子的语气写出的。】

    天幕上这么说,贾母等人并不觉得特别奇怪,毕竟之前天幕就说过了, “脂砚斋”就是湘云嘛!云儿写批语,当然是女孩口吻。

    【举个栗子,第二十六回,宝玉说了一句《西厢记》里的词,顿时惹恼了林黛玉。此处脂批便写道: “我也要恼!”这很明显是一个女性的口吻写出的批语。】

    【另外,就是这个脂砚斋对于荣府闺阁间女子的琐碎小事非常了解①。所以周老倾向于认为,这位脂砚斋,以及后来的畸笏叟,都是同一个人,是一位女性。在当时,即使是女性,起笔名也是可以起“君” "叟" "客"这种,看起来比较像是男性的笔名。大家看红楼里姐姐妹妹们起诗社想笔名就可以看到。】

    【从阅读脂批的体验来看,兰兰是同意“脂砚斋是女性”的这个判断的。因为写批语的这个人,

    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女性的角度,生出感触,其中有对宝玉这个人物的肯定,也有对曹雪芹写书为女性作传的肯定与感激。】

    【那么问题就来了,脂砚斋与原作者曹雪芹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红学界总共有这么几种说法:作者本人说;妻子说;叔父说;堂兄弟说。】

    【“脂砚斋就是作者本人”,这个说法最早是由胡适先生提出来的,但兰兰已经刚才讨论过,觉得不大可能。那么余下的就只有妻子说、叔父说、堂兄弟说。总之,脂砚斋是与作者曹雪芹关系非常非常亲近的一位亲戚,大概率是女性,而她知道曹雪芹笔下很多事件的原型——就比如秦可卿之死的真相.…】

    听天幕说到这里,贾母与凤姐的心又即刻悬了起来,但好在天幕并未就此深究,而是继续说。

    【……甚至亲身参与过书中的几件事。再举个栗子:凤姐曾经在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的时候点了一出戏,叫《刘二当衣》,这是一出热闹而且有插科打诨的戏曲,是凤姐揣度了贾母的喜好而特别点的。这里庚辰本有一条眉批就写“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矣,不

    怨夫。”②】

    【这一条脂批说的是什么呢?它说的是,当时点《刘二当衣》这出戏的人是凤姐,但是凤姐不识字啊,所以亲笔把这个戏名儿写在单子上的人,就是脂砚斋。】

    【小伙伴们,有没有打破次元壁的感觉?三次元的批书人,竟然和二次元里的人物故事有了交集。当时在凤姐身边,帮她把戏名儿写下来的人,就是脂砚斋本人呀!】

    虽然凤姐听不懂什么“三次元”、 “二次元”,但是《刘二当衣》这出戏,她是点过的,当即望着天幕便回想: "我那日点了这出戏,究竟是谁替我记下的?是云妹妹吗?"

    结果鸳鸯提醒她: “琏二奶奶,您如今会写字了,点的那出戏,是您自己记下的。而且,宝姑娘生辰,也没请咱们去看戏啊!这出戏,是二太太的生辰您点的。"

    凤姐这才醒过来,原来自从有了天幕,地上已经有很多事发生改变。宝钗不曾住在贾家,而她也不再是那个不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