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十八次直播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兰兰的个人看法:妙玉不喜欢刘姥姥,不是因为对方太穷,而是确实是与刘姥姥有过一点点小小的过节。】

    【大家还记得吗?妙玉捧给贾母的那一盏茶,贾母吃了半盏,就递给刘姥姥,让她尝。刘姥姥是个庄户人,吃茶无非是为了两件事:一是解渴,二是提神,所以刘姥姥就说: “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①】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刘姥姥和妙玉,完全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既和她不是一个阶层,也不能与她分享同样的喜好。所以妙玉自然不喜欢刘姥姥,嫌她是个贫婆子。带着这份成见,妙玉自然连刘姥姥用过的杯子也不愿意收回来。】

    【但是呢,妙玉这个人毕竟不是彻底的冷血无情,在宝玉的劝说下,她还是同意将那个成窑五彩小盖钟送给刘姥姥,刘姥姥只要找个收古董的地方,应当能换不少钱回来。】

    【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对于刘姥姥这么一个上门打抽丰的贫婆子,荣国府里有多少人心里是真正看得起的呢?——兰兰想,应该几乎没有吧?但是因为贾母喜欢刘姥姥,想要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大家便都将这种轻视,憋在心里,所有人都顺着贾母的意思,谁也不肯把自己心里的真实观点说出来。】

    【几乎当着刘姥姥的面表达出这种轻视的,就只有妙玉一人。】

    【所以,我认为刚才那位小伙伴留言说妙玉的“情商为负”,这个点评非常到位。妙玉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恣意表达,根本不管他人怎么想的人。】

    【至于说妙玉歧视底层劳动人民,或者说是她嫌贫爱富,那兰兰倒觉得没有那么严重,毕竟当年在苏州的时候,妙玉与家中贫寒的邢岫烟比邻而居,两人就相处得很好呀。】

    邢岫烟听见天幕上这么说,连忙点头,道: “妙师与我有半师之谊,从没有那种……嫌贫爱富之说。"

    【贾宝玉拳打镇关西:可是兰兰,妙玉不是挺讨好贾母的?】

    【的确,在“栊翠庵品茶”那一场里,看得出来,妙玉确实挺讨好贾母的。所以兰兰收回刚才那句话,妙玉的“情商为负”这话说得可能不够合适,说她是“情商为零”,或者说“情商刚起步”比较合适。】

    众人稍许听懂一些了,但都想:这也没好到哪儿去呀!

    【妙玉托身于贾府,便等于是贾府供养了她的生活,给她提供庇护。如

    果贾母老太太过来吃茶,她还要再摆个臭脸的话,就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

    【因此我们就看到了妙玉见到贾母亲至,忙去烹了茶来,又亲自捧了一个小茶盘,将那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奉与贾母。】

    【大家在阅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荣国府里这些人中,最懂得喝茶的,其实是贾母。贾母一上来就先打招呼,说不吃六安茶。妙玉便说知道,而她送来的这是老君眉。】

    【六安茶是产于安徽六安的一种茶,这种茶的特点是功效很好,但是不够香,而且味道苦。贾母不喜欢也原属正常。】

    【而妙玉送上来的这种“老君眉”,是福建武夷山所产的一种岩茶,香味足,茶味甘醇。而且本身这种茶的名字就很吉祥,有长寿的寓意。】

    【所以贾母一听很满意,茶叶先合格了,就先把茶盅接下来,但是没有马上喝,而是又问水,妙玉便答是旧年蠲的雨水。老太太一听,水也合格了,于是便吃了半盏。】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在整个荣国府里,最懂茶最会吃茶的人是贾母,估计这和她当年在南边生活的经历与见识有关。而妙玉呢?妙玉使劲浑身解数,不一定是非得讨好这位老太太,而是不愿在这位特别懂茶的老太太跟前露怯。】

    【大家说说看,兰兰说的有没有道理?】不必说,天幕上顿时刷过一片“有道理”。

    【至于妙玉本人为什么也那么懂茶,这应当与妙玉的身世有关。等兰兰喝一口水,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妙玉的神秘身世。】

    就见萧兰兰又取出她的“保温杯”,旋开盖子喝了一口,润了润嗓。这时天幕上兀自不安静,开始有人在评论区留言“国际惯例”。萧兰兰顿时笑了,将保温杯重新盖好,然后也点头说:

    【没错,国际惯例。但是在“国际惯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旁人是如何介绍妙玉的吧。】

    【妙玉第一次出现,是贾家营建大观园,准备迎接元春省亲的时候,因为大观园中建了这座栊翠庵,因此贾府四处采访聘买了十个小尼姑、小道姑,另外还找到了一个带发修行的,就是妙玉。】

    【当时介绍妙玉的,是贾府的管家媳妇林之孝家的,妙玉的出身、受教育情况、个人经历、外貌描述……都是由这位管家媳妇介绍的。她说妙玉“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

    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②】

    【另外就是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摸样儿又极好。”②】

    贾母院儿里,众人听得暗暗点头,这不正是将妙玉形容得一个字不错吗?看来荣府的管事娘子,还都挺会说话的。

    【当时妙玉是与师父一起上京,但是妙玉的师父在京中圆寂了,临寂留话给妙玉,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②所以妙玉没有回乡,而是留在京中。】

    【当时王夫人认为栊翠庵有妙玉这样的人主持很合适,想要去将妙玉接来,但是妙玉维持了她的一贯清高,说: “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②于是王夫人是下了个帖子去请,果然请了来了,住在栊翠庵里。】

    【这是荣府将妙玉请来时的说辞。然而在妙玉的熟人邢岫烟口中,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邢岫烟听闻天幕上这样说,顿时涨红了脸——听天幕的意思,仿佛她在背后议论妙玉的闲话,可她明明没有啊。

    【邢岫烟说妙玉是“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③这就是明确说,妙玉投到荣国府来,是因为得罪了权贵。这究竟是妙玉无意中得罪了权贵,还是权贵主动找茬,就不得而知了。但总之,妙玉托身于贾府,是来寻求庇护的。】

    这句话说得贾母与王夫人等都脸色微变,年轻一辈却都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妙玉本人则还算沉得住气,稳稳地扬着头,紧紧地盯着天幕上侃侃而谈的萧兰兰。

    【当时是宝玉过生日,妙玉就给宝玉写了个生日贺卡,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③宝玉不知道该怎么回,于是拿给邢岫烟看。邢岫烟当时便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③】

    【邢岫烟送给妙玉的这十二个字: “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外加“放诞诡僻”都十分精准地概括了妙玉的孤拐脾气。】

    【于是宝玉便听从邢岫烟给的建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