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赤道一年三次熟,一熟亩产四百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假的孔鲋,今日竟然如此好说话??

    那头被指责的许弄觉得自己更无辜,他的学生真的只是在维护农家的声誉而已,身为老师的他竟然也要被训斥??

    不过……好像也确实有错,许弄学起了儒家孔鲋,无辜:"钜子说的对。"

    钜子再次觉得这群人都傻了,急忙坐回位置上不想看到这两个有点傻的人。

    还是小心点别被传染了为上。

    仙草可不等这些人的瞎闹腾:【'仓廪实、衣食足'不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充分条件,因为这句话后面还连接着,礼、义、廉、耻四维不宣,国乃灭亡。

    但它确实是必要条件,是'四维'的前提和基础。二者水涨船高、相生相随。

    若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讲: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都是缺乏型需要。四种基本满足后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进而去完成顶部自我实现的需要。

    也告诉我们一个至理名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

    粮食,是根。

    无法做到食饱衣暖你和他讲礼节荣辱?怕不是被人一巴掌呼过去。

    无食饱衣暖,百姓就会去追寻食饱衣暖。谁敢阻扰百姓食饱衣暖,那人就会被百姓推翻,那人就会被百姓灭杀。

    百姓们想追求食饱衣暖的心就如黄河水一般汹涌,会打倒一切阻止他们的障碍。

    亦如昏庸的国家,亦如某些侵略者。】【1】

    面对仙幕中间说的这些,有些人开始了懵圈。

    “仙幕中间那段为何可以用大白话说出我听不懂的话?虽然听着简单,但好似内里蕴含着无数大道理。”墨家的位置上一个墨者偷偷念叨。

    坐他身边的道家人瞟了他一眼:“顾名思义,粮也决定国可发展成何种形态。粮为根,无粮则一切皆为虚无。”

    墨者挑眉:“老兄你对这种倒是懂得多。”

    道家门徒默然:“……多看书。”

    被噎住的墨者:“……”被嫌弃读书少了。

    不过看书就看书,想到正在制作当中的纸,墨者开心了。果然得多读书,要不然连仙幕的话也听不大懂。

    此时此刻同这里者一般状态的人还不少,于是大家一致觉得还是需要多读书,准备把纸早日提上议程。要不然以后全民皆读书时,没书读连话都听不懂那还得了。

    就在不知不觉间,黔首们想读书的兴致再次提升了一个档次,因为这有点难理解的话。

    有人无法理解,自然有人能深刻理解。

    黔首们听到后面那段话就能做到绝对的感同身受,食饱衣暖————人生最大幸事。

    秦始皇看向那所谓的四种缺乏型需求,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在运用当中了,只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简单的概括罢了。

    秦始皇再一次深刻意识到未来的他会大兴土木正是因为没有把握黔首欲先 '仓廪实、衣食足' 的生理与安全需要。

    连最基础的需求皆满足不了,难怪大秦子民会因为汉高祖的‘约法三章’就迎汉王入关

    中,并且无反心。

    不正是因为与民生息,不正是因为这满足了他们微薄的生理与安全需要。

    【由上可知,粮食重要。

    但这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时代,是一个饥荒就可使得饿穿遍野,赤地干里人相食的时代。

    一年无雨,草木枯焦。

    八九月,民众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味苦涩类糖皮,食之,仅可延人不死。

    十月以后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食之,也可稍缓其死。

    二年树皮又尽矣,则掘山中石块而食。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最可悯者,城郊每日必弃一二婴儿。有号泣者,有呼父母者。至次晨,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子者。

    更可怖者,童稚之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便无踪影。后见城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原来前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数日后即会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

    死者枕藉,哀鸿遍野,臭气熏天。

    据不完全统计,华夏历史上共有四百多起人相食的记载。】【2】

    【试问仓廪不实、衣食不足,怎能安百姓心?】

    仙幕说的实在可怖,直让整个秦地一片死寂,唯余听不懂的鸟禽在嘶叫。

    “哪里需要饥荒。”安静的农家大院,有老黔首苦笑。

    “家中无钱无粮,实在饿极了,割肉与家人食用的少吗?更遑论那种卖儿卖女的,多了去了。被卖了之后生死谁知?”

    “人嘛,无粮食时人就相当于豚肉吗?”

    老黔首说的更为可怖,直让身边的年轻人捂住耳朵,掩住眼睛,试图欺骗自己。欺骗自己未来不会遭遇这种可怖的事情。

    而此时的咸阳言,连原本的窃窃私语都没有,没有人敢发出一句话,他们只觉得浑身发麻,心中酸涩。

    他们大多为有能之人,不会让自己沦落到那种可怖的境地。

    但他们知道,仙幕说的是事情确确实实在这片大地上发生过。

    更认真的说,在这片大地上每年至少都会有一个地方经历这种事情。

    "吾……"安静的宫殿中角落传来一道声音,众人抬眼看去,正是医家所在的位

    置。

    "吾行医时曾闻一件事。"公孙光想了想还是说出了话,"大饥之年,有一妇人忽然持钱三千与她夫婿,就走了。”

    众人没有说话,静待他把话说完整。

    “十好不知,过几年英仁远地

    大不解,过儿日看行迹找她,友现那妇人已只剩一条手膂感挂与菜市中。

    听完这话,一时间整个殿内多了几声急促的呼吸声,有人握紧没有剑刃的剑鞘,有人捏住隐藏的暗器:“又是食人……”

    公孙光点头:"那年大饥,妇人不忍家中无粮,自卖菜市做菜人。"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芙蓉肌理烹煮生香,身作馄饨人人争尝。”公孙光面色发白,像是想到了什么,"因要鲜肉卖高价,绝不令人命归黄,三日肉尽才魂归天地。"

    廷内许多人的面色都泛起白,年幼者甚至眼中泛起晶莹:"这……这就是饥荒吗……"

    “这就是粮食吗……”

    “嗯。”公孙光点头,“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公孙光嘴角冷笑:“饥荒年间,吃人都可以吃出经验了。”

    “所以,粮食重要吗?”

    【所以,诸位,粮食重要吗?】

    此刻没有人敢反驳粮食不重要,也没有人敢再说'礼节、荣辱'和粮食一样重要。

    因为当粮绝之时,真的没人在意那些东西。

    “粮食,重要。”

    “粮食,非常重要。”

    这一刻许多人衷心的讲出这句话。

    粮食,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粮食自然极为重要。】

    【但粮食收获的数量多少不仅关系到粮种本身,与它所处的环境也有极大的关系。

    此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与生物环境,社会环境如人类直接影响耕作的工具、方式、技术、品种,还有粮食所需的气候、土壤、水分、地形等。

    回顾我国古代的粮食发展史会发现,这两种环境一路影响着粮食产量。

    />华夏大地国土辽阔,热量带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到寒温带,气候资源丰富。接下来就带诸位领略我华夏《赤道一年三次熟,一熟亩产四百斤》的热量带之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