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我的天后堂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则流言就像一粒火星落在秋日的草原之上,瞬间成了燎原之势。

    李贤正踌躇满志大展拳脚之时,关于他非天后亲子的流言如天罗地网般将他擒住。李贤一开始没有当回事儿,他难道还不知道皇家对子嗣的态度?

    为了避免有心人混淆皇室血脉,皇家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流程,可以交叉验证每一个皇子公主血脉的准确性。

    若李贤非天后之子,早就有人爆出来了。李贤成长的二十多年没有爆,偏偏当了太子之后就爆出来了,此事蹊跷地很。

    李贤处理了几个宫人,结果发现流言越传越烈,说得栩栩如生,就好像他们在旁边看着事情发生似的。

    这给李贤带来了恐惧,他恐惧的不是流言本身,而是谁放出的流言。

    是阿娘吗?

    阿娘就是这么讨厌我这个儿子吗?

    作为天后的第二个儿子,相比于被爹娘看重的大兄,深受宠爱的三个弟弟妹妹,李贤仿佛收到的关爱极少。

    在他的记忆里,阿娘总是忙于政务,每日检查完他的功课就走了,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只有温柔娴雅的姨娘给他做衣服鞋袜,熬粥煮羹。

    在李贤心里,韩国夫人填补了他对母爱的渴望。

    武媚娘听到这则流言后,也极为气愤。她不满李贤和自己作对,但没有不认这儿子呀!

    在武媚娘看来,李贤就是被那群文人捧得不知道天高地厚,过得太顺利了。年轻人呐,还是要多经历一些挫折才能成长。

    还没等武媚娘略施手段,这则流言就蹦了出来。

    武媚娘脑子飞快地运转,几息之后,眼含精光,吩咐道: "剑秋,你去查这则流言的源头。""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应声退下。

    武媚娘新近提拔了两个掖庭奴婢,一个十七八岁,一个仅有十三四岁。大的名为施剑秋,其貌不扬,精通律法,过目不忘,乃是一贫苦农户出身。

    小的名为上官婉儿,容貌清丽绝伦,才思敏捷,文章华美,是罪人上官仪的孙女。

    武媚娘见到二人才干远超一般人,起了爱才之心,免除二人奴婢的身份。施剑秋封正六品的司正,上官婉儿为正五品的才人。

    两人均受武媚

    娘喜欢,但为何职位品级不同?主要是因为武媚娘对这两人的培养方向不同。

    自从织造局和市舶司建成后,女官就有了一条外放为官的出路,施剑秋就是照着这个路子走的。这两个部门都需要培养女官去继承。

    上官婉儿能文善诗,文采过人,武媚娘是将她培养成辅助自己草拟制诰的内舍人。

    但女官之中并无这个职位,武媚娘也不想让上官婉儿去占一个位置,影响六宫的运转。于是她从六宫嫔妃之中选了一个才人职位给她。

    施剑秋处理触犯宫规的宫人已经做了很多次。这次,她本以为会轻车熟路,结果发现这则流言涉及了一大半宫人,纷繁复杂,理不清头绪。

    即使用了刑罚,也查不到最终源头,得到都是似是而非的结论。

    施剑秋看到这些,出了一身冷汗,立马绑了几个聚众传播的宫人,去见天后,将此事告知。武媚娘揉了下额头,她毫不意外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去年年底,李贤将注释好的《后汉书》呈给李治。李治大悦,称赞太子德才兼备,乃是社稷之福,国家之幸,并赐下三万匹绢。

    这绢还是织造局织的……

    虽然书中的注释对女主干政一事没有特别的指向,但光一个书名就足以让很多人琢磨了。偏生李治又夸赞了太子。

    《后汉书》中不仅有专权贪权的女主太后,还有长大后灭了太后一系的皇帝。如果李贤将武媚娘看作东汉掌权的太后,那么他将自己带入了谁?

    这怎么能不让依附天后一系的人担忧,甚至恐惧?这群人中或许有体贴上意曾打压过李贤的人,更多的是将身家性命压在天后身上的人。

    李贤与天后对立,也是与他们对立。现在出现了不利于李贤的事情,这些人即使不是始作俑者,也是推波助澜之人。

    对于一些投机者而言,流言更是天降把柄,不搅弄一般,浑水摸鱼,简直就要遭天谴啊!

    武媚娘身后的势力是因利而合,利散而去。他们簇拥在武媚娘身边,指望天后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收益。

    人在局中,身不由己,己不由身。武媚娘这次明显感到身后势力的不驯,它们推动着自己一步步朝母子反目的未来奔去。

    听完施剑秋的报告,武媚娘思考片刻,冷声道: “把这些人找个借口当着满宫的面杖毙。

    同时严令宫廷上下严守宫规,若有违反,按此例处理。"

    "是。"施剑秋眉眼之间是一片肃杀之气,领命退下。"流言止于智者。天后勿忧,这些流俗之言都是无稽之谈。"上官婉儿在一旁说道。

    武媚娘嗤笑一声道: “三人成虎,曾参杀母,这些流言亦可伤人。”流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但有时又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得真假难辨。

    "婉儿受教了。"上官婉儿道。

    武媚娘摆手道: “你还年轻不知道人言如虎。话又说回来,若你不将流言放在心上,这流言自然很难伤到你。"

    当年她初封皇后时,有不少关于她蛇蝎心肠的流言,比如亲手杀死女儿嫁祸王皇后,再比如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做成人彘,萧淑妃临时诅咒来生她为猫儿自己为鼠……

    有时武媚娘觉得这些流言分外可笑,用脚指头都知道她不可能那样做,但架不住有些俗人相信。

    儿女对于当时的武媚娘而言是立足宫廷的重要保证,她怎么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而且李治已经决心废后,王皇后墙倒众人推,稍加引导王皇后就能着道,何苦赔上自己的孩子?

    李治尚在,武媚娘即使不喜二人,也不会把人做成人彘。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那是在高祖去世后,戚夫人落败被关永巷做苦工仍不断惹怒吕后,才有如此惨烈的刑罚。

    至于诅咒或许会有,但萧淑妃活着没能奈何她武媚娘,那死了更不用怕她了。

    天后命施剑秋杖杀宫人一事传到东宫,李贤先是心中一松,但随后发现杖杀宫人的罪名只是偷窃口舌之类,因而心中焦虑不已。

    太子宾客戴至德见状,道: "殿下,此事已了,无复忧虑。"李贤欲言欲止,年轻气盛的他迫切想要手刃定下此等恶毒计谋的人。

    非天后之子,一下子就否认了他嫡长的位置,这是冲着他的太子之位而来。李贤怎么甘心忍下这条毒计?

    "天后她……"

    李贤话未说完,就被戴至德打断:“殿下,流俗之言无需纠缠,莫要因此事坏了天后与你的母子情谊。"

    “母子情谊……”李贤重复了句,脸上的表情不以为然。

    戴至德听了,感到

    头疼,但想到太子初立尚且年轻,于是多了一分耐心道: “流言就是你认为它是,它就是真的;你认为它不是,它就是假的。应对流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它,让它沉下去即可。一旦兴师动众,它就可能变成真的。"

    “殿下身处东宫,国之储君,更要立身持正,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无须理会闲人之言。”戴至德又道。

    自古以来的太子被废,很多都是因为没稳住乱出昏招,授人把柄。在戴至德看来,前太子李弘就做得很好,不争即为争,只可惜太子李弘的身体不好。

    "戴相说的是。"李贤深吸一口气道。

    李贤将戴至德的话听进去,决定不理会这个流言了。谁知他出宫宴乐之时,又听到了这则流言的第二版本。

    韩国夫人就是因为想要认回李贤,结果被天后灭口,连同知情的魏国夫人和周国公也都被杀死了。

    魏国夫人死于中毒,匆匆结案,疑点重重。而贺兰敏之是在流放路上自缢,但自杀他杀众说纷纭。

    还有一条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李贤出身日期对不上。李贤出生在武媚娘祭拜昭陵的路上。妇人产子,九死一生。寒冬腊月,皇上怎么会让即将临盆的妻子出门呢?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李贤忍不住动摇了。他一回到东宫,就开始暗自调查。

    武媚娘知道后,揉着自己的额头,不可置信地发现瞧着精明的儿子竟然会做出这样的蠢事来。

    武媚娘忍不住想他一定是被韩国夫人教坏了。不然她和李治聪明一世,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儿子来?

    叹了口气,武媚娘派人给太子李贤送了一本《孝经》,是台阶也是敲打。

    只要李贤抄一份孝经,再孝顺些顺便什么东西,武媚娘就能与他给众人演一出母慈子孝,谣言不攻自破,

    敲打也是真敲打。武媚娘含辛茹苦,十月怀胎,儿子竟然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这让武媚娘如何不生气?

    碰上脾气暴躁的,说不定就拿棒槌直接上手打这不孝子了。

    但李贤没完全理解武媚娘的意思,只看到了敲打和示威。他一动,天后就一清二楚,还送来一本《孝经》让自己读,这不是示威是什么?

    李贤甚至怀疑自己真的是天后的孩子吗?

    r />他回想起天后对自己兄妹们的态度来,发现处处不同,处处是疑点,愈发难以自安。武媚娘见李贤真的闭门只是读书,整个人都郁闷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