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大秦新风尚(1/2)
这种情况扶苏早有预料,包括父亲方才说的那句“以后不许再做了”。
既然父亲都发了话,那作为孝顺儿子,扶苏当然不能忤逆父亲。不过以后不再做,并不影响在此之前扶苏早就命人做好的那些不是?
扶苏优哉游哉地回到自己的寝殿,来到侧翼的配殿之中。殿中案几上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个墨家制作的琉璃展盒,划分出了许多个方形的格子,不同的陶俑待在各自的方格之中,井然有序。
除却秦王的单人陶俑之外,还有不少是父子一套的。扶苏将手中落单的那只轻轻放进最后的空位里,心满意足地合上琉璃盖子。
父亲偶尔会来他的寝殿,但一般不进这边的配殿。所以东西放在这边,不用担心父亲看到之后恼羞成怒,全部没收。
他可没准备更多的备份了,没收了就真没了。
另一边,秦王政去而复返。
他把东西放好之后忽然想起来,以扶苏的性子说不准手里还有更多的陶俑。但等他回到正殿,臭小子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会儿再去找人、叫他把东西交出来,已经迟了,扶苏不会承认的。刚才就应该早些折返,将人捉个人赃并获。
秦王政只好重新拿起奏折,努力将这些烦心事抛之脑后。
不过那些奏折怎么都看不进去,过了片刻,还是没忍住询问侍者:
“替太子做陶俑的工匠何在?”
侍者不知王上为何突然问起这个,难道是担心太子阳奉阴违,依然偷偷联络工匠制俑,所以决定单独警告工匠吗?
他小心翼翼地答道:
“工匠如今就在咸阳宫中。”
咸阳宫里有个单独的地方,是给各式工匠做活用的。寻常打首饰、做木工、雕花等等的手艺人都在那里,制陶匠自然也被安排了过去。
秦王政朝外面看了看,确定爱子还未归来,飞快地说道:
“让他做几个太子的陶俑送来。”
虽然让儿子拿着自己的陶俑欣赏很羞耻,但这种小小的陶俑确实十分可爱。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莫要让太子知道这件事。”
侍者愣了愣,连忙应下,转身匆匆出去了。
蒙毅:……
史官:……
史官再次提起笔。
秦王政说完自己的要求,心满意足,终于能专心办公了。
那工匠手艺不错,定能将爱子的陶俑做得十分逼真。若是不成,再叫他返工便是。
可惜工匠没见过太子小时候的模样,否则做个幼年体的扶苏更可爱。
工匠做这个确实很行,王上的要求对他来说一点都不困难。便是幼年版本的太子殿下,工匠也能做得出来。
毕竟这都是太子打过样的。
之前送去太子那
里的陶俑里就包括了小扶苏和成年扶苏,有极为写实的画像作为参照,保证百分百还原。
刚开始做的时候,工匠还有点生疏,毕竟没做过这么小的。一不小心就容易做坏了,小陶俑的细节更难把控。
但工匠也不敢任由王上和太子的陶俑就这么维持着破损半成品的样子,只能用闲暇时间绞尽脑汁地补救一番。最后完成烧制和上色,勉勉强强算是个瑕疵品。
这样的成品自然不能送去给君上过目,少府令就做主收入府库中,单独找了玉盒存放。
陶俑容易损坏,可得小心保管。否则不慎摔坏了、头掉了胳膊腿掉了,感觉像是在诅咒君上。
少府令哪里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只能给玉盒内外都填充入棉花。
说起棉花,这也是西域送来的好东西。如今产量还不是很足,只够供给王室使用。
诸戎尝到了给大秦搜罗优质作物的甜头,除茶叶等生活必需品之外,大秦最近又开始给诸戎交易柘糖了。
西域到中亚这一块,其实都挺适宜种植甜菜的。但甜菜的发源地略远,诸戎的耕作技术也有限,多为游牧、半游牧模式。
他们仅有的田地都拿来种生活必需品了,比如粮食棉花等,目前还不怎么种植糖类作物。
西域那里其实还好点,避开几处正在扩大的沙漠,剩余的地方尚算水草丰沛,耕田相对多一些。像罗布泊这种后世知名的沙漠无人区,都是二十世纪形成的了。
中亚的情况就糟糕多了。
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河流和降水本就稀少,适宜的天然耕地并不多。可日渐扩大的人口却需要扩大耕地来养活,于是那里的人们选择不断截留河水去滋润与浇灌更多的土地。
这种不管不顾消耗水力的行为终究还是导致了河流断流,原本繁茂的两岸绿洲渐渐化为荒漠。
好在如今的中亚还没到那么严重的程度,咸海依然是那个规模巨大的内陆湖,是能被称为“海”的程度。
大秦提供的柘糖对他们来说是个稀罕奢侈的东西,在他们自己弄到甜菜种子进行大范围种植之前,柘糖的价格只会居高不下。
偏偏甘柘不适合在那边耕种,中亚只有少数湿热地带才能种,目前诸戎除了换购别无选择。
为了吃上糖,诸戎不得不扩大新作的搜寻范围。但可能是灯下黑的缘故,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棉花的重要性。
其实中亚人早就从印度弄到了棉花的种子,为了抗寒进行了广泛种植。
但大家都说东边的国家十分富饶,除却牛羊马外几乎什么都不缺。棉花这样的保暖之物,大秦肯定也有更好的替代品吧?
所以后来是有个部落灵机一动,用盆将棉花种出一个矮株,献给了陇西的守将。他们表示棉花光看外表也挺有观赏性的,既然大秦用不上它保暖,不如当个稀罕的盆栽养着玩。
他们也不敢欺瞒太守李崇,直说这东西是他们那边用来纺布和填充夹袄的作物。李崇对观赏没什
么兴趣,但一听可以保暖,顿时眼前一亮。
之后李崇便不动声色地套了不少话,了解到棉花有多好用。
接着便以“如此价格低廉的植株虽然好看,却不好献给王上,否则实在寒酸”,让献棉者多准备一些。
李崇给他支招:
“便宜的东西要量大了,做出壮观的花海,才能叫王上多看两眼。你这一盆又不值钱,本太守替你送去,王上还以为我是用东西糊弄他呢。”
部落使者想了想一大片的棉海,站在里面像是站在云端一般,确实比单独一株要有牌面得多。
只是提供这么多棉花,他们也肉疼。毕竟是个小部落,日子过得比较穷。
最终李崇用低价买了不少棉花种子,许诺会自己将花种出来,再献给秦王,向秦王和太子替他们部落说说好话。明年给他们部落的柘糖,定价保证比旁人都低。
部落使者高高兴兴地留下种子离开了,还送了一部分已经采摘下来的棉球作为额外的赠礼。
这部分棉球只够王上和太子各做几套棉袄的,剩下的一点都被少府令拿去给府库内的珍宝充当垫子了。
李崇还在派人去西边搜集更多的棉花和种子,还得等一段时间才能有收获。
所幸冬天已经接近尾声,现在就算弄到了也用不上。接下来还有整整三个季节的时间,肯定能在下一冬来临前搞到不少。
而且,棉种再过一段时间也能播种下去了,等到年底就能收获。
秦王政和太子扶苏开始了每年一度的春耕忙碌。
农人要忙着耕种,朝野也要忙着统筹全境。各地在春耕时节都有海量的奏折送往咸阳城,再加上楚地战乱还没平息,秦王政忙得直接把之前让工匠制作陶俑的事情给忘在了脑后。
装着陶俑的玉盒被送来章台宫的时候,秦王正在批复一个重要的军报。
当初秦王政吩咐制作陶俑的事情要瞒着太子,工匠确实没透露一星半点的口风。但东西送到章台宫时,接过玉盒的侍者却不知此事,他不是之前那个去传信的人。
见到是用玉盒装的物品,又说是呈给王上的,习惯性当成了楚地陆续送来的宝物。
过去一年来这样的事情发生过许多次,每回都是同一个流程——东西送来了,王上不怎么关心,直接让人放到太子面前,随太子挑选。
因而侍者捧着玉匣入内,就二话不说将盒子呈到了扶苏身侧。
扶苏随口问道:
“这次又弄到了什么好东西?”
说着把手头批完的奏折往旁边一放,腾出个空位来,好摆放玉匣。
秦王政专注地写着最后几个字,没有抽空抬头去看。他只听见儿子将盒盖打开,然后就不动了,过了两秒偏头看向自己这边,似乎在沉思什么。
“怎么了?”
秦王政写完最后一个字,搁下笔望了过去。对上爱子戏谑的目光,感到莫名其妙。
他一头雾水地问道:
“可是送来的东西有什么不妥……”
话说到一半,余光看清楚了匣子里到底摆放的是什么,直接愣住了。
当初不许儿子做陶俑,自己却悄悄做了一堆。饶是秦王政见过大场面,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面对爱子的打趣。
扶苏还要忍着笑明知故问:
“父亲怎么叫人做了这么多我的陶俑?实在是羞煞人也。”
秦王政:……
这家伙脸皮厚如城墙,会害羞才奇怪。
倒是秦王自己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干咳一声连忙伸手将盖子盖了回去。
他一本正经地扯了个借口:
“我那陶俑孤零零一个看着冷清了些,便叫工匠做些你的来陪伴他。”
扶苏仿佛是相信了:
“原来如此,父亲竟然这般离不开我。一个还不够,做了这么多个,想来以后是不会孤单了。”
随后又紧跟着接了一句:
“只可惜我本人不会分身仙术,不能化作多人一起陪伴父亲了。”
说着说着还当真遗憾起来,脸上满是“要是有很多个我,那就没有弟妹们什么事了”的感慨。
秦王政:……
糟糕,只顾着制作太子的陶俑了,把别的儿女忘了个干净。
秦王政强行转移话题:
“方才楚地军报中说最后几个顽固的大贵族已然伏诛,剩余的都是小鱼小虾。寡人便命大军班师回朝,正好可以赶上春耕。”
这次开战调遣的男丁数量太多了,便是有耕牛也不一定能完成全部的春耕任务。好在之前有魏地男丁应征入伍之后,部分住得偏远的秦赵士兵就提前回乡了。
当初魏地征兵之时,将军们商量过后一致认为有熟悉楚地的魏兵在,其他士兵的数量完全可以削减一些。
攻打贵族要紧的不是人数足够多,而是足够了解楚地的情况。若非兵分三路,全部集中在一处的话,其实需要的人还更少。
冗兵反而会过量消耗粮草,得不偿失。而且打了一年多的仗,不少人其实已经攒够了军功,也不愿意继续背井离乡拼搏。
就这样,军队规模进行了第一次的裁撤。当时还押了一波匪徒预备去北方戍边,顺路一起带过去了。
如今大贵族都被消灭了,于是第二轮的撤兵也可以开始进行起来。大多都是籍贯在附近的男丁,秦国南部、韩魏等地,回乡用不了多少时间,能赶得上播种。
扶苏听着这个好消息,笑着恭喜了父亲一句。但他很快又把话题扯了回来,将玉匣递给侍者,让对方送去王上的寝殿。
并对父亲表示:
“虽然多了这么多我的陶俑陪伴父亲,但父亲可不能因为他们就冷落我。”
秦王政哑然失笑:
“你怎么连陶俑的醋都吃?”
扶苏轻哼:
“这么多陶俑摆在寝殿中,父亲到哪儿都能见到他们,甚至还能随身携带。乖巧又安
静,比我讨人喜欢多了。”
他还知道自己话多气人呢。
秦王政战术性拿起下一封奏折:
“怎么就哪里都有了?寡人自然会让人将他们和之前那个放在一处。且陶俑随身携带也不方便,身边有你跟随,何须再带什么陶俑?”
无论如何,秦王政都坚称太子陶俑是用来陪伴秦王陶俑的,绝不是老父亲想在寝宫各处都放一个当摆件装点屋舍。
虽然幼年版的太子陶俑确实很适合摆出来欣赏,让他能时时回忆起爱子当初稚嫩天真的可爱模样。
扶苏假装信了:
“父亲说的是,是我多虑了。”
这件事情就此揭过。
但由于秦王政主动犯规,禁止制俑的事情自然不了了之。扶苏开始光明正大地扩充他的秦俑手办规模,立志要将配殿放满。
秦王政没有立场阻止,有些懊悔自己当初的冲动。
但这点小情绪在看到被摆出来的陶俑之后就消失无踪了。
醋劲大的太子嘴上说不想让父亲被陶俑占去心神,却依然按照父亲的心意挑了一些亲自放在章台宫的各处。
便是秦王政平日里处理政务的案几上,都摆了一个幼年扶苏趴在桌上打瞌睡模样的陶俑出来。
秦王政办公之余便总忍不住多看两眼,每每看过都觉得疲惫得到缓解。哪怕自己不能像稚子一样趴在桌上休息,看爱子休息也好似自己已经休息过了那般。
春日里天气晴好,正适合踏青游玩。
忙碌的君上走不开身,忙碌的公子被迫加班,忙碌的小崽子们苦于学业,最后只有年长的公主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