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1/2)
刘彻为着这其实并不难猜的转折侧目,不带着什么政权的偏向,单纯为了人才的逝去而感到点淡淡的惋惜。
能被一个割据一方政权的国君看重的人,纵然后世人并没有告诉他对方的功绩与才能,他自然也能意识到其价值所在。
但是多可惜啊。
口头上感叹着的汉帝,脸色却依旧是平静而带着几l分淡然的。
天不假年,天妒英才。
——反正,他的将军们,肯定会被他护得好好的。
唔,但吸取一下这三个人都是病死的教训,以后再让太常多看护一点吧。
自信的孝武皇帝如是想着。
—
建安,建安……怎么都是建安?
冰冷的黑体字不断在眼前放大,在他的注视中逐渐扭曲了身形。解离、拆散,抽象的线条宛如沉重的阴影一般笼罩住他的全身,让孙权的呼吸也为之一窒。
今年是多少年来着,从公瑾到子明,之间又有几l年来着?
他好像一时忘却了如何去计数,亦忘记了今夕何夕。眼神空茫的吴主,有些呆滞地看了看自己的手,可是哪怕摆弄手指,却也是计算不出日期的。
于是只能迫使自己运转仿佛生锈了的大脑,层层卡壳的齿轮吱吱呀呀地动着,好半天孙权才在耳边逐渐清晰的呼喊声中,弄明白了这两个简单的问题。
——今年是建安十六年。
公瑾没死。
当这两个结论最后得出,那原本被不受控制的情绪所阻塞的思维重又敏捷起来。
他对上呼喊着他名姓的周瑜的眼睛,在对方带着戚戚,但更多是为他的担忧的眼神中,望见了自己狼狈的模样。
无所谓吧,狼狈就更狼狈一点吧。
方一设想公瑾去世的场景,便感觉心有余悸一般的恐慌,难以自制内心惊惧的吴主根本顾不上什么仪态,一把扯住了谋臣的衣袖,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幸好,幸好——”
他断断续续地说着,哽咽的气音让发音都有些勉强,含混不清地吐露着字词。
原本应该在去年就已经病卒于巴丘的周瑜,为什么能够活到今年?
因为去年孙权目睹了一回天幕的存在,紧急将本该西征益州的周瑜匆匆召回,寄希望于与其商量未来重事。
当重臣病卒的阴影,稍微远离了孙权头顶之时,勉强得到了喘息之机的主公,很快也就理清了其中的逻辑,随之而来的便是深深的庆幸,宛如被解脱了的犯人一般得到了希望。
“益州短时间之内拿不下就拿不下吧!”
抹了一把眼泪,再开口,孙权的脸上重又出现了接近冷酷的果断,可是看见旁边的周瑜,想到之前猜测的种种,说话的语气还是和缓了三分。
“只要公瑾没事就行。”
“接下来是子敬、子明……”他思索着,“时
间上不算太紧急(),
”
▼()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东吴的淮泗军阀势力也就有些后继无力的苗头在了。
为了继续保持和蜀汉、曹魏相争的态势,东吴也就只能面对一个有些尴尬的局面:
它必须要招揽吴地的人才豪杰,也就是本地的世家大族来为自己所用,这才能为政权补充新鲜血液进而有所图谋。
也就是说,东吴政权必须逐渐,并且可能是彻底江东化。
大家可能在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还不能完全理解什么叫做江东化。会觉得东吴不本来就是一个位于江东的地方政权吗,怎么还要江东化呢?怎么还要担忧江东化呢?
很简单,没有江东化的东吴政权,它的性质我们应该定义为偏霸政权,其目的是坚定北伐以图统一天下。
而江东化了的东吴政权,其性质自然也就遭到了江东士族的影响,日渐趋向保守,满足于限江自保,在后期逐渐退化成为一个半偏安政权。
也就是说,别人打它它反击,小规模出击/帮助盟友不被吞并,以保持自身政权安全都OK。
但是统一?别想了,不可能的,凭什么呢?】
孙权:凭我是你们至尊——!
在继承兄长位置以来,已然目睹过了江东士族脾性的孙权深吸了一口气。
他心底曾经隐隐产生过的担忧,到了最后终于还是成真了。
甚至还是建立在,他自己预设过的解决办法,已然先一步失灵崩溃的前提下。
【江东士族多少年来,一直在当地盘根错节扎根颇深,属于地头蛇一霸,其势力也因为地处相对稳定安全的江东区域,远离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中原地区,而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