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除了新法,西南这些他熙宁期间耗尽心血拿回来的新州,在元佑初年还被旧党人以蛮人习惯风俗很久生活不便而废除。

    诚州撤,沅州留。道路废,砦堡坏。

    所谓五溪郡县,更是无人再过问。

    赵煦摁了摁自己的眉心。

    章惇是他的宰相,是他经略天下重要的存在。他没办法把对方再放到西南恢复这些建制,只能再另找人选。

    ——希望能找到吧。

    —

    王安石默然,看了一眼身后跟集贤院其他人混在一起的章惇。对方接收到了他的眼神,回望过来显得分外无辜。

    相貌俊美,少年修道显得气质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青年人,近来因为不过而立之年仕途就收到贵人赏识,而肉眼可见走在了飞黄腾达之路上,周身更添了几分意气风发的得意。是个人看上他一眼,都会忍不住评价一句,好一个良才美玉。

    一点也看不出来未来会又暴躁又狂野,甚至精神扭曲到要掘仇

    ()    人家坟的样子。()

    ……

    ?本作者浮笙闲提醒您《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旧党的贬谪到底对你的精神状态造成了怎样的重创啊!

    章惇:有没有种可能,我向来是这样一个人啊。

    收回对着王安石装无辜的眼神,他漫不经心转了个身,在周遭人震撼中夹杂着错愕的“你小子未来竟然能干出那么漂亮的功绩来吗”追问中,眼神扫过司马光。

    极冷,晦暗的一眼。

    他当初第一次科举的时候,能因为侄子章衡考中了状元,于是不齿位居其下,放弃到手的进士功名再考一次。

    也在和苏轼把臂同游的时候,平步而过游仙谭那狭窄的,下临万丈深渊的窄桥,用索挂着树方便上下,面不改色地在石壁上留下“章惇、苏轼来游”的字迹。

    苏轼当初怎么评价他来着?

    哦。

    “公定能杀人”

    章惇面无表情地,在心中记下了一笔。

    【虽然人品确实很一般,并且对于王安石来说绝对称得上忘恩负义一小人。

    但是领着陕西军打赢了西夏,在两次灾荒期间于汴京粜卖了数以万计的粮食,稳定了京师居民的生活,利用青苗钱米募集受灾农民兴建水利和从事其他工役度过灾荒,比起宋朝其他奸臣来说,干的坏事简直称得上小巫见大巫层级的吕惠卿进了。

    ——这个从人品来看不算太冤枉。】

    王安石:……

    想到自己去年认识的那个学子,想到自己曾经想要将对方援引给今上,称赞他“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的心思。

    突然就有点微妙地淡了下来呢。

    尽管拉他进变法派还是得拉一把的,但是这人嘛……

    赵顼咂咂嘴:听起来不是很适合当权臣宰辅的样子,当了肯定要因私废公。

    【其实政治立场比较中立,作为新党核心反对过市易法,因此被视为背叛而被贬谪过,却在元佑年间被旧党以为是自己人重获重任的时候,顶着司马光的压力试图保住变法成果的曾布。

    因为在王安石变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功喜提奸臣传。

    笑死,与其说他因为史书上给出的理由进奸臣传。不如说因为他在哲宗死后,支持太后立赵佶为新皇,最终导致徽宗成功上台开始败家,最后把大怂打出了靖康之耻的耻辱成就,所以把他塞进去呢。

    如果是因为后者我百分百支持好不好,章惇要是知道北宋最后的结局,那估计是真的恨不得吐着血把“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这句话给糊到他们每个人脸上吧!】

    ——“啪”

    那股冥冥的预感,此刻终于成真。

    赵煦两眼放空望着空中,端王、赵佶、徽宗,这三个称呼此刻被串成了一条完整的线索,契合着他先前的猜测,完美无缺填补上了北宋灭亡始作俑者的空白。

    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

    说来惭愧,赵煦知道自己作为兄长,是个绝不应该被世人效仿的,过于溺爱的类型。

    父亲早逝,祖母弄权,嫡母膝下无亲子又地位无忧,赵煦很早便有了长兄如父的认识,将下面那些不论同母还是异母的弟妹,都视作自己应该照顾着的责任。

    可天潢贵胄,本质上又能有多少的麻烦和苦恼,有多少需要他照顾着的呢?

    于是不得不说,他养出了一堆实在说不上有多优秀的弟弟。

    而比起那些更为顽劣的弟弟们,同样作为纨绔,但是顶多逛逛青楼,玩玩书画金石败败家,行事风流,但生性甚至有点懦弱的赵佶,在其中都显得有些让哥欣慰了。

    ——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存在,成了北宋灭亡最后的推手。!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