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9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恒只希望大汉能够长久一些,如此他才对得起列祖列宗。

    刘恒不是没有雄心壮志,但想让大汉长久下去,休养生息是必然的。

    先祖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他要守好才是。

    *

    隋。

    昨日才出现的神迹,今日又出现,杨坚强打着精神看向神迹。

    听神迹说后世小儿的偶像是汉文帝刘恒,杨坚心里有一丝失落。

    他记得神迹之前说过,自己的谥号也是隋文帝,都有一个文字。

    杨坚自认为自己的功绩比汉文帝要大一些,当然,杨坚也认为汉文帝是千古明君。

    正因为如此,他也想如同汉文帝一样被后世追捧。

    后世小儿虽以汉文帝为榜样,

    【方才说了题外话,咱们言归正传,看看唐太宗李世民在文治上的功劳。

    首先,唐太宗深知民以食为天,百姓们最基本也是最淳朴的愿望就是吃饱,只有吃饱了才有能力去干别的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制定了以粮食为民生之基,为治国之基,

    真是刻在咱们祖祖辈辈骨子的种田。】

    乐瑶放出小动画来,这次是农民伯伯的小卡通,只见农民伯伯拿着锄头,一下一下的锄地。

    俗话说得好

    ()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近日光提醒您《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虽然唐太宗李世民特别注重农业,但是他也重视商业,两碗水端平不偏科,和大宋重商轻农的政策不一样,唐朝的商业咱们后面再说,先说农业。】

    乐瑶在自己笔记本上写了个商,然后画圈,放在后面再说。

    “神迹又提咱们大宋,果真咱们就是各朝各代的反面例子。”赵匡美边说边写,丝毫不耽误。

    被赵匡美连续怼了这么多天,赵匡胤觉的自己心里素质好了很多,瞧,他心口都不闷了。

    【为了发展农业,李世民鼓励开荒,并给开荒的农民们奖励,减免他们的赋税,如此增加百姓种地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提倡科学种植,合适的季节种植合适的作物。

    要知道古代可没有塑料大棚,都是看节气种田,在不合适的季节种粮食,不但无所收获,还会浪费人力物力。

    皇帝开始带头,从官员到百姓都十分重视春耕时节。】

    卡通的农民伯伯又出现了,方才是刨土,这次是浇水。

    【在这举个例子看看唐太宗李世民对春耕时节是多么重视,多以身作则。

    太子李承乾的成年冠礼,按算的日子应该在二月份举行,最为吉利。

    但是二月份正是春耕时节,李世民怎么会为了太子的加冠礼而耽误农忙。

    李世民到加冠礼什么时候都可以举起,但是民生却耽误不得,于是李承乾的加冠礼被推迟。】

    听到自己的加冠礼因为民生被推迟了,李承乾心里仿佛被堵住了似的。

    他还小,没有他阿耶的度量,李承乾觉的自己的加冠礼只有一次,春耕则年年有,为何自己就得让着。

    李承乾低头,不敢让他家阿耶看到他如此模样,否则又要教导他为君者要造福百姓,什么百姓是水,君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承乾真是听了太多次了…

    *

    宋

    “唐太宗真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哎呀呀,太子李承乾,皇兄,李承乾是不是那个废太子?”赵匡美问赵匡胤,他忽然有点想不起来了,赵匡胤点头。

    “看看人家大唐,废就废没用的太子,咱大宋那么多没用的昏君,怎么就没一个人废了他们。”赵匡美叹气。

    虽然他三叔没点名说谁,但是赵德昭总觉得心口有点闷。

    【唐朝沿用了前面朝代的均田制,并加以改进,如此之前被忽略的弱势群体。

    虽然之前也有朝代给他们分田,但是他们根本无力耕种,一方面耕田荒废,一方面弱势群体仍旧弱势,没得半点改善。

    对于这些弱势群体,李世民下令,地方上的官员必须帮助他们来完成耕种任务。

    地分给他们,为了就是让弱势群体也有粮食吃,且根据田的不同,纳税自然也不同。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大大提高了百姓种田的积极性。】

    【有田自然要有水了,李世民在位期间兴修水利,修建的数量共计二十多个。

    这二十多个水利项目,自李世民登基,前前后后已经修建了二十多年。】

    杨坚想起之前神迹所说,他儿子杨广修运河只用几个月,后世唐朝皇帝竟用了二十多年。

    杨坚叹气,但心里还是向着杨广,起码修运河是对的。!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