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 章 175(一更)(1/2)
乔琰连忙又补了一句:“下次造成这种结果的,还是得先跟我报备两句。”
现如今在她手底下做事的这些谋士,真是一个赛一个的有本事,要是真让他们自由发挥了,难保不会出现全面开花的情况。
虽说知道他们不会做什么让她为难的事情,但要是“战线”太多,可就不好收尾了。
像是郭嘉接下来要往青州走的这一趟,就最好只是针对于将郑玄带回并州,不必再专门对袁绍来上一出针对性打击了。
反正她是迟早要带着那个债务找上门去的。
她话中的顾虑,郭嘉一眼就看了个明白,摆了摆手笑道:“君侯大可不必担心,不是人人都有文和这等机会,行乱武之事的。若无君侯的大方向指令,我等也绝不会做出这等僭越之事。”
有乔琰的这一句话就够了。
对敌人仁慈,不止是对自己残忍,也是对跟从她的下属的不负责。
一个心存抱负的人,若是会被友谊或者同盟关系牵绊住手脚,那么迟早会有麻烦的。
这绝不该是一个合格的诸侯会犯的错误。
好在,他所选择的这位主公不但有着远超同时代竞争对手的见识谋略,在心性上也毫无弱点可言。
这么一看,说不定喜好吃甜食还真是她的弱点之一?
郭嘉想到这里,在安全感之余,还觉得有些好玩。
“说正经的吧,君侯对那孙策是如何看待的?”
孙策比乔琰小了一岁,勉勉强强也可以算是个同龄人。
但说实话,在孙策做出这种这种忽然转道袭击袁术,解除庐江之围,又占据了庐江和丹阳两郡之前,其实谁也没觉得他是可以跟乔琰同台竞技的。
哪怕是孙坚,因其在攻伐董卓之时走的是鲁阳一路,时人也大多不将其先破关隘的战绩放在前头,而是将其视为袁术的打手。
孙策作为孙坚还没成年的儿子,自然不必指望别人对他分出多少注意力。
说不准孙坚麾下的黄盖祖茂之流,还要更得人尊敬些。
不过,如今他拥有了两郡之地,庐江太守陆康承蒙了他的救命之恩,丹阳太守周尚是他刚到手军师的叔父,在还有袁术这个北面对手的情况下,这两人都不会给孙策拖后腿。
这地界一联合,顿时让他擢升到了需要被重视的地步。
现在是该评价孙策,而不是他已经过世的父亲孙坚了。
“孙策之勇武不下其父,要害关头的抉择也堪称有远见卓识。”乔琰评价道。
跳出荆州的困局,转战扬州的举动,足可见孙策此子能打下江东基业,虽有父亲留下的老将协助,却大半还是靠的他自己的本事。
孙策的人格魅力又并不在其父之下,或许最大的问题只在于——
他有一点和他父亲相似的毛病。
在对自己的武
力过分相信的情况下,就不免出现孤军深入的问题。
孙坚此人,就算没有贾诩的一番算计,和刘表的精准执行,也迟早会因为执意为先而出事。
孙策在历史上也是因为轻忽而送命。
这样的一个人,放在武力夺天下的环境里,或许有得势的机会,却很难将位置坐稳。
更别说他处在的,还是个竞争对手都实力不低的环境里。
乔琰继续说道:“他为人如何我就不说了,我与他接触过的时间并不长,若只凭着这些风言风语的消息,就对人做出评价,难免偏颇。只看他眼下占据的郡县地盘,让他发展起来,对我们也构不成威胁。”
“荆州之南宗贼林立的情况,哪怕有刘表先以利诱后骗杀夺权,都不可能将其根治,江东也是如此。越是在大汉的南边,因人口稀少田地未开,豪强攀附之事便越多。这比凉州并州豪强还要牵一发而动全身。”
郭嘉抿了口手边的热茶,回道:“君侯所说不错,此可谓尾大不掉。那扬州刺史陈温早先就送命于袁术之手,而在孙策所占据的庐江与丹阳以南,会稽郡太守早已闻风而逃,在此情况下,孙策想取会稽也不难。这便是占据了三郡之地,半壁扬州。然而地盘越大,他需要面对的掣肘也就越多。”①
扬州换作是在经历了东吴建都、西晋末衣冠南渡后,或许还能说是经济发达,可如今这个水网纵横,隔绝长江天险之地,说是南蛮之地也不为过。
甚至还有宗贼在熹平年间手握数千部从就敢自称阳明皇帝,奉诏讨贼的太守反因为兵员不足而难以将其攻破。
所以别看孙策一旦借着庐江和丹阳两郡,顺势占据会稽后,所拥有的地盘可能要比乔琰还多,他也依然不足为虑。
他没有旁人想象中的那么风光!
郭嘉又道:“再者说来,他若想要为父报仇,西进进攻刘表,对方有了此番教训绝不会再放松警惕,若要北上度过长江,那退回到了九江郡,又有豫州汝南作为后盾的袁术,还勉强可算一个拦路虎。”
乔琰笑道,“这个时候他也不妨当一次路中悍鬼的。”
所以孙策看似在这出凌厉的进攻面前,展现出了开创江东霸业之人的气度,但现在只是打,而没有治,孙策又没有经历过在袁绍手底下磨砺的这几年,更容易忙中出错。
她垂眸沉思了片刻,又问道:“以奉孝看来,我若是给孙伯符送一份礼物如何?”
孙坚身亡,她总是该当送去一份慰问的。
何况在孙策先处江东,反而能以暴力手段瓦解宗贼和山越势力的情况下,支持其发展非但不是资敌,反而是让孙策成为她在南方的一把刀。
孙策自己知不知道他是这把刀不要紧,乔琰知道就行。
郭嘉回道:“君侯不是还有这个送礼的最佳人选吗?”
不过还没等乔琰的指令到达,这个送礼之人就已自己先送信过来,自请往南方走一趟了。
乔琰拆开了这封从并州寄送过来的
信,
见其上陆苑写到,
先前袁术率军包围庐江的时候,她身为乔琰的属臣,不能做出轻举妄动的举动,所以她不能为了父亲的安危擅离职守前往扬州。
事实上她就算一人去了也没有用处,在不可能跨境作战的情况下,她若真去了,也只能是让陆氏再多一个牺牲品,还不如像她与乔琰所说的那样——
倘若陆康真送命在了袁术的手中,在将来乔琰对上袁术的时候,陆苑会记得为他报仇的。
但如今她该去一趟。
作为乔琰留守在并州的心腹,贾诩到底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为董卓的出谋划策中有多少是出于真心,又有多少是出于伪装,陆苑不会不知道。
这一遭荆扬之变里,孙坚之死的背后推手,应当说是乔琰。
那么为防孙策有机会将此事联系到乔琰的身上,就最好再深化一轮乔琰为汉臣、且和孙坚乃是同盟的形象。
涉世未深的孙策越是对她此时的支持而感恩戴德,也就越难想到她和此事的联系。
而巧的是,除了给出对孙策的援助之外,她手下的人里还有一位可以凭借正当理由前往扬州的。
正是庐江太守陆康之女陆苑。
陆苑的判断力一向不差,在被乔琰给出了权柄后越发挖掘出了她从政的潜力。
孙坚之死的消息传到并州,陆苑便提出了南下的申请,为求让这份援助给出得顺理成章些。
按照陆苑的说法是,乔琰在此时给孙策送去件保命的锁子甲,托以对孙坚之死的慰问凭吊也便够了,这已算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