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1/2)
一同进来的吴嘉辉与蔡青云由另外两个大学士分管,相当于一个大学士带一个刚入门的新人,算是半个师父。
史学明在翰林院地位不低,他从早朝回来之后就立刻通知了翰林院的所有修撰和编修们一同开会,传达早朝之上皇帝陛下的言论精神。
宋声实在是没想到,到了古代上班也还是逃不过开早会的命运。
翰林院有专门腾出来的大房间用来开会,宋声不知道路,他一路跟着人群过去,路上有个同僚倒是个活泼的个性,主动上来与他搭话。
“你就是宋声吧,今年的新科状元,听说你还是三元及第,是真的吗?”
宋声看对方自来熟,说话也不拘谨,便也搭话道:“嗯,是我,不知道这位兄台怎么称呼?”
“我叫卢修文,是去年来翰林院的,现在是正七品的编修。”
“原来是卢兄。”宋声听着他的名字有些耳熟,想起当初会试结束后有学子过来同他道喜,当时好像有个叫卢修永的。
名字这么相像,难道是有什么关系?
“不知卢兄可认识一个叫卢修永的举子?”
“认识啊,他是我堂弟。怎么,你也认识他?也对,他也是你们这一届的考生,认识也不奇怪。”
原来对方是堂兄弟,怪不得名字这么相像,应该都是范阳卢家的人。
因着原来卢钰卢县令的关系,宋声对范阳卢家印象还不错。
宋声看对方不像是那等油滑之人,便多说了几句,“当时会试放榜后,你堂弟过来与我搭过话,算不上认识。对了,他今年考的如何?”
“还行,是二甲进士,去了一个小地方做县令历练去了。”
卢修文又说道:“你跟我们兄弟俩还挺有缘的,看在有缘的份上,以后你在翰林院有什么不熟的可尽管来问我!”
“那就多谢卢兄了。”
卢修文是范阳卢氏的人,在翰林院待了一年,这般性子树敌也有不少,其中就有一个同品级的编修李瑜。
李瑜不是出身高门大户,但家中父兄也都是做官的,只是与那些士族子弟相比还是差得远。即便是他考上了榜眼,如今却和不是前三甲进士出身的卢修文平起平坐,都是七品官,他心中不满已有多时了。
这会儿李瑜见他俩走路都在说着悄悄话,忍不住出言讥讽:“卢修文,这是来了个状元出身的修撰,你就迫不及待的贴上去了吗?也不看看自己身上什么功名,一个不知道排到多少名的进士,不过是仗着家中蒙荫,才做了这七品的编修,人家可是状元,这其中相差多少,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卢修文一听急了,他是个坐不住的性子,就是看宋声一个状元,刚来翰林院,也没人跟他搭话,新来的榜眼是
个年纪大的,处事圆滑老道,探花蔡青云出身河南蔡氏,不缺上赶着搭话的人。只有宋声一个状元孤零零的跟在这些人后面,他瞧着有几分可怜罢了。
让李瑜一张嘴说的那么难听,他想骂回去,却被宋声拉住了。
开早会的路上要是起了争执,被大学士知道了肯定是要受罚的。他们这些六七品的小官年底考核十分重要,要是被记了过,恐怕考核就要不通过了,到时候不知还要在翰林院这小小的品级上蹲个几年。
宋声小声说道:“我知道你不是他口中的那种人,别理他,做好自己就行。()”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说的是这七品官职的事,按照景朝的规制,一般进入翰林院的都是一甲前三名,但如果祖上有功勋的子弟,只要考到进士的功名,也可以进入翰林院,只是这种例子比较少罢了。
卢修文家中祖上是立过大功的,这次受祖上荫蔽,直接进了翰林院,也可以理解为高考加分,别人凭实力考上了名校,而他是靠加分考上的。
“没事,不用放在心上。”宋声安慰道。
他交友一般都是以人品为上,否则即便是出身名门,如果品性不好,他也是不屑于结交的。大概这就是旁人口中经常说的读书人的气节,不过宋声自认自己没有那么高尚的气节,他只是遵从内心做事。
如今朝廷重用寒门子弟,皇帝勤政爱民,不喜结党营私,所以他一个人在翰林院越孤,对他的发展越有好处。
早会路上的小插曲很快过去,到了开早会的房间后,大家纷纷自己找地方落座。
等到人齐了之后,翰林院大学士史学明踱着步子姗姗来迟。
到了之后他先是给大家介绍了一下翰林院今年新来的三位官员,也就是宋声、吴嘉辉和蔡青云。然后又让旁边的一个翰林学士贺平负责带他们,平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贺平。
这就好比宋声他们进了一个博导的课题组,但是博导比较厉害而且非常忙,就给他们指了一个下面的硕导来带他们。
宋声听了之后心里有了底,最起码以后有事知道找谁了,比如临时有事请假这种小事,跟贺平请应该就可以。
宋声他们三人在早会上站起来露了下脸,又分别作了一下自我介绍,给翰林院的其他同僚也都认认,方便以后一起相处。
早会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宋声不太清楚情况,半个时辰结束后他特地问了一下卢修文关于早会的事,得知只有月初开一次早会,并不是每天都开,他这才松了口气。要知道不论是前世今生,他都是极为不喜开会的。
贺平是个个子有些矮的中年男人,听说在翰林院已经待了好多年了,这才熬到翰林学士。
早会结束之后他把宋声三个人留了下来,给他们安排事情做。
贺平为人精明世故,
() 别看宋声是个三元及第的状元,
可他的态度照样冷冰冰的,
就因为他出身不高。
在他们翰林院这种地方,有的状元郎进来之后做冷板凳到现在的都有,从六品的修撰一直没变过,所以贺平并不怎么把宋声放在眼里。
榜眼吴嘉辉不爱说话,但毕竟是榜眼,不像宋声这个状元树大招风,贺平对他态度尚可。
到了蔡青云这,贺平说话可是相当的热情,人家蔡氏可是大家族,就算现在朝廷重用寒门子弟,但人家毕竟是赫赫有名的大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再怎么没落,指甲缝里漏出来一点资源都够他们这些家世平平的人受用不尽了。
贺平道:“宋声,这段时间你便先去书阁内整理书籍吧,皇上有心想要重新编撰一下水经地志,你就先把涉及到的书整理出来。吴嘉辉,你跟宋声一样,先去书阁整理书籍吧,如果有缺页残页的都先找出来。至于青云,你家学渊源,底子深厚,就先跟着我参与诏令奏议的编修吧。”
这般明目张胆的偏袒宋声看的清楚,为了这点小事不好找大学士说道,他初来乍到,还是低调点为好。而且若是为了这事彻底得罪了贺平,怕是以后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去书阁整理书籍也不错,水经地志,一听就是有关于工事类的书,从他每月看的邸报上来看,景朝的工事比如修建堤坝,河渠等工程并不牢固,光是堤坝决堤的事二十年内就发生过两次。
如果说是官员中饱私囊私吞修建款,用的材料差导致决堤,也说的过去。可是派去的官员查看过后发现材料没问题,那就是工事上修建的方法以及河道走向没摸清楚,这才导致工事不行。
多看一些这类的书也是有益的,想要修撰出来一本好书,知识积累得先达到一定程度才行。
某种意义上来说,贺平安排的这个活正对他的胃口,反正他过目不忘,多看点实用的书也是好的,对于以后的修撰工作肯定有所帮助。
但这个举动在别的同僚眼中,和坐冷板凳差不多了。
卢修文得知贺平让宋声去书阁整理书籍,愤愤不平道:“他一向踩低捧高惯了,就这样,你别理他。不过你好歹是个状元,怎么能一过来就去书阁整理书籍,再看看那个蔡青云,竟然直接跟着进了编修工作,这也太不公平了,要不你去找大学士说一声吧,不能这么欺负人啊!”
宋声摇摇头道:“不用了,书阁挺好的,刚好能多看些书,丰富一下知识。”
看宋声这般老神淡定,卢修文倒是有几分佩服他了。就这份心性,仕途肯定不止于此。
卢修文又安慰道:“不过你也别气馁,像你这种从六品的修撰,即便什么功绩都没有,只要在翰林院待满六年,顺利通过“翰詹大考”,就可以由院里保送,放去外地做官,基本上都是出去做知府的。”
卢修文所说的“翰詹大考”,其实就是授予翰林院官职后,每隔几年,年底就会进行一次考试,称为“大考”。大考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一等可以超擢任用,二等可以升阶,比
如原来从六品,
可以升为正六品官阶。如果是三、四等,
则会分别给予处分。
大考并不好通过,翰林院里除了个别靠家世进来的,其余都是科举制度中胜利的佼佼者,这些人里除了状元就是榜眼和探花,要论才学,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文采出众的。考出去到地方上做知府的并不多,大部分还是老老实实的在翰林院待着,好的话可以升阶,慢慢熬,总能熬出头的。
宋声大概了解了一些关于大考的事情,谢过卢修文后,问了一下去书阁的路,先去书阁里整理书籍。
没想到吴嘉辉跟他一样,也坐了冷板凳,一块来这书阁整理书籍。吴嘉辉三十多岁,这个年纪应该是有了家室的,不过这个人沉默寡言,宋声跟他几乎没怎么说过话。
两人刚打开书阁的门,一股子灰尘气扑面而来。吴嘉辉开口道:“这地方应该不常来人,咱们先打扫一下吧。”
“嗯,我去打水,你去找下有没有抹布。”
职场新人如果没后台,被欺负是常有的事。吴嘉辉的家境要比宋声好一点,他是商户子,家里有些钱财,但士农工商,商人地位还不如种地的老百姓。所以家里头一直举全家之力供他考科举,从小西席先生都不知道请了多少个,吴嘉辉考了许多年,在如今三十五的年岁才考上。
因为家中经商,他一直从未对别人提起过自己的出身。贺平虽然没有刻意打听过他这个人,但稍微问问也就知道这人不是出自什么高门大户,他便跟宋声一样受到了冷落。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宋声和吴嘉辉一块去了食堂。
翰林院中午是免费管一顿饭的,和从前书院的食堂比起来,这里的伙食显然好了不少。
宋声打完饭找了个角落坐下了,过了一会儿吴嘉辉端着饭坐到了他对面。经过一上午的时间,两个人比之前相互熟悉了一些。
宋声正打算吃饭,看到卢修文也来食堂了,他打完饭环顾四周看到了他们,也坐过来了。
本来安静的座位上有了卢修文之后气氛开始活跃了起来。
卢修文是个自来熟,刚坐下就跟吴嘉辉打招呼:“你好,我叫卢修文,是咱们院里的编修。”
吴嘉辉这人虽然长得端方,一副国字脸,看着有些年长,但你若是跟他打招呼,他必定会有礼貌的回复你。
“你好,我是吴嘉辉。”
两个人简单介绍了一下算是认识了,食堂的菜色规定每人一份,有两荤两素,大家一般都要了很多荤菜,毕竟这免费的肉不吃白不吃,又不要钱。但若是吃不完剩下了,那可是要被罚的。
午饭后可以短暂的休息会儿,下午的时候宋声和吴嘉辉又去了书阁,上午已经打扫的差不多了,下午可以抄录和整理书籍了。
都说翰林院是个清水衙门,但一天的时间下来,宋声倒是没有闲着过。
翰林院坐班早上虽然要去的很早,但下午下班也早,不过四点多的时间,翰林院就到了下班的时间。
春生怕误了时间
,早早就赶着马车过来在外面等着了。
宋声与几个今天认识的同僚道别之后上了马车,春生赶着马车朝着花溪巷而去。
今天是他第一天到翰林院当值,一回来陆清就迎了上来,说是饭菜马上就做好了,让他先洗手等等,他去盛饭。
宋声洗完手进了屋,团团和圆圆两个小娃娃刚睡醒不久,他爹宋老三手里正拿着个新买的拨浪鼓陪他们玩。
宋声先抱了抱团团,掂量了一下他的体重,沉甸甸的,小脸水嫩嫩的,一看就知道被养的很好。
“乖团子,想不想爹爹?今天在家乖不乖?有没有闹阿爹?”
团团才几个月大,哪里听得懂他说什么,不过还是咿咿呀呀的说着,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反正没人听得懂。
才不到一会儿,旁边被爷爷宋老三抱在怀里的圆圆不乐意了,伸着手要找宋声,嘴巴咧着好像再不抱他他就立刻哭给你看。
宋声算是瞧出来了,圆圆占有欲很强,抱哥哥多一会儿他就不愿意了,必须抱他才行。
“你这个捣蛋鬼,怎么还没你哥哥乖?来,让爹爹看看,有没有吃胖一点!”宋声笑呵呵的接过圆圆,掐着他的腋窝把娃娃举了起来。
圆圆不怕高,举的越高他笑的越是开心。
“圆圆又吃胖了啊,瞧着这身量都快赶上你哥哥了。”
刚进屋来喊他们吃饭的陆清笑了笑说道:“他们俩一天天的可能吃了,能不长胖吗!快别玩了,先去吃饭吧,团团和圆圆我来看着,相公,你跟爹先去吃。”
“那不行,抱过去一起吃吧,反正他们都长乳牙了,吃点面糊糊不要紧的。”
最重要的是宋声一撒手,圆圆就要咧嘴哭。气的陆清捏了捏他的小脸,说道:“一天不见你爹爹就这么想他了?一撒手就哭,跟谁学的呀,小鼻涕虫爱哭鬼。”
宋声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发笑,他儿子也太可爱了,皱巴巴要哭的小脸都很可爱。
家里人少,算上郑昀和春生,也才五个人。也是因为有他俩在,搬新院子这事陆清他们轻松了不少,暂时不用请婆子来帮忙了。
不过这样一来,郑昀和春生身上的活便多了些,陆清做主给他们两个每月发的银子也增加了不少,这让他们更加有干劲了。
郑昀和春生都是从宛平跟着他们来的,算是自己人,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是一起吃的。郑昀还好,已经习惯了,之前他给陆清的麻辣烫铺子帮工的时候只要留下来吃饭都是一个桌上吃的,所以不觉得有什么。
春生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个马夫,专门给人赶车的下人,下人怎么能跟主家做在同一个桌上吃饭呢?
这个事陆清跟他说过好几次,都是一家人,他不是外人,反正家里人也少,一起吃饭没什么的,他们家没那么多规矩。春生这才敢过来跟他们一起上桌吃饭。
过了这些天,春生跟郑昀渐渐混熟了,夜里有时候两个人还会一起睡,都是差不多年纪的人,还会在一起说说话。
春生小声的跟郑昀说道:“我觉得能遇见老爷一家真是幸运,
他们可真好,
说话也温柔,从来没有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