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母系氏族与女性力量8(1/2)
【哪怕华夏从周朝开始,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已经开始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加强,但是依然有众多的女子突破重围,走到权力的巅峰】
荆咕在做华夏古代女性强者时,实在是难以抉择。
不是因为太少,反而是因为太多。
优秀的女性太多,但是相关的资料又太少。
比如姓名,平阳昭公主没留下真实姓名只有封号,太平公主解忧公主等都没有留下名字。
还有史书上真假难辨的消息,后世许多史书的消息来源是前朝的民间书籍,里面本就有不少是民间造谣,集合到史书里代代相传,就被造谣的更严重。
想要从中间提炼出来历史的真相,哪怕是专业的史学家也很有争议,荆咕查资料时就看到对同一位人物不同的史学家或者研究者做出完全相反的评价。
但是,她做历史视频就是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本就会各有侧重,这一期华夏历代优秀女性,荆咕选择了具有跨时代进步意义的一些女性,以及选择她们对时代具有进步意义的贡献。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大秦宣太后,太后这一词也来源于她。】
【《史记·秦本纪》记载:“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后列国诸王之母亦称太后。】
【先秦史学家马非百评论: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秦朝的历史资料都不多,更不用说先秦时期。
关于大秦宣太后的记载不多,但是最主要的贡献,在秦武王嬴荡举鼎而死后,接回质子嬴稷,稳固秦国江山社稷,并且灭亡了义渠国,帮秦国消除了后患。
哪怕后来嬴稷因为权利与秦宣太后不和并且产生冲突,嬴政依然对宣太后的贡献和能力表示认可:“宣太后对大秦的贡献不可磨灭。”
但是在后世,秦宣太后的名声却不太好。
天幕虽然没具体说出秦宣太后的私人生活,但是在明清时期依然有许多不和谐的声音。
“秦宣太后宠爱情夫魏丑夫,又与义渠王私通,还杀死义渠王,实乃歹毒!”
“本就不忠于秦惠文王,又毒害义渠王,果然是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
“秦宣太后牺牲自己,色.诱义渠王,帮助大秦开疆拓土,实在是非寻常人等能做到的。”
“一节女流之辈能做到如此,已经很不容易。”
有些是明明白白的贬低,有些看似是赞美,但实际上也是看不起女子的能力,只把秦宣太后的能力归类于“色.诱”。
西汉时期,刘向编著的《战国策·卷二十七·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里,记载秦宣太后面对韩国使者求助时拿先王与她的房事作比喻,这个历史是不是真的并不好说,因为《战国策》并不是一人所作,
是刘向汇聚的民间多篇文章编纂而成。
清朝大文豪王士桢曾经在自己的《池北偶谈》就此事批点宣太后:“此等淫.亵语,
出于妇人之口,
入于使者之耳,载于国史之笔,皆大奇!”
秦宣太后与义渠王的感情,还有宠爱情夫魏丑夫,在明清两朝的男人看来,都是妥妥的黑历史。
再加上她大权在握,后来若不是秦昭襄王能废宣太后夺回大权,定然不会还政于秦王,对帝王而言同样敏感。
但是这一切,对于秦宣太后本人来说,她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会在乎。
听到后人对自己的评价,秦国,依然大权在握的秦宣太后非常高兴:“看来后世对我的功绩还是很认可的,这说明我做得没错。1”
【进入封建帝制王朝后,因为秦始皇嬴政并没有立皇后,有关胡亥妻子的记录丝毫没有,第一位太后,是吕雉。】
【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吕雉在政治上继承了刘邦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任用的丞相也是萧规曹随,对汉初的休养生息起到了极大地作用,为后面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并不意外吕雉执政,他在选择刘如意还是刘盈时就清楚,这选择的不仅仅是儿子,还有儿子背后的母亲。
刘盈过于软弱,刘如意虽然能得到他的喜爱,但是能镇压住其他与他一起开国的老臣吗?
刘邦认为,不能。
刘盈不能,刘盈背后的戚夫人也不能,戚夫人背后的戚家更不能。
从吕雉为刘盈能请来商山四皓时,刘邦就知道,吕雉大势已成。
儿子不成器不要紧,只要大汉能延续下去,他就不担心。
同样,听到天幕讲吕雉当权,刘邦同样没有太大反应,反而听到史书对吕雉的夸奖、听到天幕说吕雉继承自己的政策,为后面的文景之治打下基础,很高兴地夸了吕雉一句:“善,不亏是朕的妻子。”
吕雉难得有些出神地看着天幕。
她现在还在为刘邦想废刘盈立刘如意各种想办法,原来在未来,她已经当太后了,还得到了后世的好评?
她辛苦这么多年,原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想起自从嫁给刘邦后,一直以来的辛苦,吕雉难得小女儿情态,眼眶一热差点哭出来。
但是当着刘邦,吕雉忍了回去,看起来依然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生硬地回道:“你都可以,我凭什么不可以。”
刘邦笑了笑,依然没生气。
他的手在桌案上很有节奏的一拍又一拍,看起来很悠闲,仿佛放下了最大的担忧,一切都看开了。
【吕雉在有些方面眼光比刘邦还要更开明。】
【比如刘邦在晚年颁布“贱商令”打压商人,导致商人矛盾激化,市场经济混乱。但是吕雉鼓励工商业发展,经济活跃起来。】
刘邦有些意外。
历代不都是重农抑商,
他颁布“贱商令”怎么还矛盾激化不行了?
再看向吕雉,
脸皮厚的刘邦丝毫不在乎吕雉的冷脸,笑嘻嘻凑上去:“为什么要鼓励工商业发展?”
吕雉也扯出一个假笑:“你猜。”
刘邦笑嘻嘻:“我不猜,我听天幕讲。”
【刘邦时期,因为国库空虚,刘邦以秦半两重为借口,令民间自行铸币,秦半两可以铸币“二分钱”。因为汉钱过于薄,又被称为“榆荚钱”。当时民间大量自行铸币,货币混乱,导致市面上钱多而价低,物价飞涨,“米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
【吕雉掌权后,禁止民间私铸币,将铸币权收回中央,发行“八铢钱”和“五分钱”,运用国家权力对货币经济进行管理调控,让市场货币稳定下来,物价平稳,也促进了商品流通。】
【但是吧,汉文帝登基后又把铸币权发给藩王,导致汉景帝想削藩还造成七国之乱,一直到汉武帝才把铸币权收回中央。可见吕雉在经济上还是很有头脑的,比几个老刘都要厉害。】
“不愧是吕公子女,娥姁果然很有经商头脑。”刘邦真心诚意地夸赞道。
吕雉想起父亲,轻轻哼了一声,倒是没有反对。
吕雉的父亲吕公就是商人,可能有些受到吕公影响,吕雉非常在意商业经济,如果说收回铸币权是刘邦晚年就有的想法,她只是继承。但是刘邦实行“贱商令”后,吕雉依然鼓励工商业发展就是属于她自己的眼光。
中央掌控铸币权,哪怕是现代的国家也是不变的铁律。
重农抑商从秦国商鞅变法就实施的政策,刘邦也是继承,但是吕雉却打破了。
刘邦看到国库空虚无力铸币,加上还要维持楚汉战争便允许民间自己铸币,等楚汉战争一结束,高帝八年刘邦就颁布了《盗铸令》,禁止民间盗铸。但是,已经迟了,货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已经出现了。
“吕后手腕强势,朕不如也。”
刘恒想起自己初登基时期对藩王们的妥协,就是一阵遗憾。
吕雉不但成功收回铸币权,还重新平稳了物价,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点刘恒后来也没有做到。
刘恒把铸币权发给藩王们,就是向诸侯妥协的结果。
他又把铸币权分给邓通,何尝不是想与诸侯抗衡。
他的儿子刘启再次妥协,短暂的收回过诸侯的铸币权,但是维持时间不长。
直到刘彻收回兵权、打败匈奴之后,才成功将铸币权收回中央,后世吸取他们的教训,再也没有将铸币权放手过。
【吕雉修建长安城,兴起长安城西市,使长安成为汉朝经济活动的中心,为长安后来成为世界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础。】
【汉初时期刘邦继承了秦朝的挟书律,吕雉下令废止此律后,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也让民间的文化大力发展。】
【可以看出,吕雉对民间的经济
文化是持比较开明的政策。】
“的确是人才。”
嬴政听着天幕夸奖吕雉的政策,微微颔首,“这样的人才大秦正缺,吕雉是刘邦的妻子对吧,应该也在沛县。”
前面说过吕雉的婚事是父亲做主,母亲反对也没用,嬴政记忆力很好,对于天幕特意提到的人才一个都不会忘记。
李斯:懂了。
他积极地回复:“臣已派人去沛县拿人,现在应该已经在回咸阳的路上。”
天幕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到汉初,他作为能臣,怎么能不懂帝王的心思?
嬴政对李斯投向满意的眼神,接着对吕雉的其他政策也有了想法。
“鼓励工商业发展,鼓励民间藏书,不但没有生乱,还能天下晏然?”嬴政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法家好用就用法家,现在听到其他的好用,也有了新的兴趣。
“鼓励工商业倒是与管仲的重商相似,鼓励民间藏书似乎是儒家的教化万民相似,她倒是足够自信。”
李斯作为法家大臣,自然是不愿意看到商业兴起,他垂首看似遗憾惋惜:“可惜,当世已无管子那样的大才。”
管仲其实也是法家代表人物,但是属于前期法家,与李斯的法家已经不太一样。
汇聚了管仲思想的《管子·治国》篇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首先提出了“国富民强”“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概念。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管子》名句。
但是到商鞅变法时,法家变成了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李斯的思想更接近商鞅,在他的《谏逐客书》里明确提出的经济观点,是“物力并用”、“重农抑商”、“积聚资财”、“轻徭薄赋”等,与管子学派非常不同。
嬴政淡淡地看了老狐狸一眼,手轻轻在膝盖上叩了叩。
轻微的动作仿佛叩在李斯的心头,他的心脏猛地一跳:陛下这是在警告他吗?
李斯立刻改口:“虽然朝中无管子那样的大才,但是民间百家兴盛,定然还有。”
嬴政这才满意:“此事交给你去办。”
李斯后背吓出一身冷汗,无比恭敬地应下:“唯。”
【西汉出了一位吕后,东汉还有另一位优秀的太后,邓太后邓绥,又被叫做“和熹邓皇后”】
“和”字是邓皇后皇帝丈夫的谥号,第二字“熹”是皇后本人的谥号。
在《后汉书》里解释:“有功安人曰熹”,“有功安人”意思是说她功于社稷,安定人心。
“和熹,看来你做得不错。”汉和帝刘肇轻轻抚摸着邓绥的手满意道。
“陛下也很不错,臣妾也是学得陛下。”在刘肇面前,邓绥柔情蜜意地说道。
“不刚不柔曰和,推贤让能曰和,号令悦民曰和,敦睦九族曰和……后世很认可陛下的功绩呢。”
【邓绥执政期间,帮助东汉克服了最为严重
的十年天灾——虽然当时总是有人造谣说天灾是因为太后当权阴盛阳衰,但是李世民在位时期也天灾不断,天灾什么时候还看人下菜,根据当权者来决定要不要发动天灾?】
【如果老天真这么机智,在宋徽宗执政时怎么不降雷直接劈死他。】
原本还在看前朝热闹的李世民猛地坐直身子:“天灾不断!大唐怎么就天灾不断了!”
天幕你倒是继续说说啊!
赵匡胤也咬牙切齿:“是啊,老天怎么不在赵光义篡位时天降巨雷直接劈死他,免得祸害大宋!”
董仲舒:“…………”
他的天人感应学说怎么办?还没被重用,就要腹死胎中了吗?
刘肇哈哈一笑:“看,天幕为你鸣不平呢。”
邓绥眼里满是感动,轻声叹道:“是啊。”还是天幕懂她,尊重她。
【邓绥开仓放粮,赈灾有方。此外在派兵平定羌乱,剿灭海盗,征服乌桓、鲜卑、南匈奴等外患,还设立西域副校尉,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统治,并且将九真郡外的夜郎蛮夷纳入版图,把东汉的领土扩张了1840里,被人称赞道“兴灭国,继绝世”。】
“好!竟然把夜郎国打下来了,好!”刘彻最喜欢开疆拓土,听到后世东汉的太后有开疆拓土之功,连连叫好。
秦朝时,夜郎国是秦朝的附属国。
秦灭后,夜郎国没有对汉朝臣服,独立了出来,与中原断绝了往来。
夜郎国是巴蜀之地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也是华夏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因为地势特殊,比较封闭。
正是在汉武帝时期,使臣唐蒙被汉武帝派去夜郎国招降,被夜郎国国王询问:“汉孰于我大?”,意思是大汉跟我夜郎国哪个更大,才诞生了“夜郎自大”这个成语。
夜郎国比较特殊,在汉初时期疆域并不小,还是奴隶制君长国,有10多个成员国,势力复杂地形更复杂。
汉武帝忙着打匈奴,对夜郎国没有动武,选择授予了夜郎王金印,承认其附属国地位。
到西汉成帝时期,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使陈立所杀。
夜郎国也随之被灭,前后持续了约300年。
但是夜郎国覆灭了,少数民族部落依然存在,一部分发展到了九真郡。
九真郡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郡,现属于越南境内,到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