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商业与货币14(1/2)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包括以下部分:
对国产货物出口实行限制,粮食、铁及铁器、硫黄、硝等严谨出口,丝及丝织品、茶叶、大黄的出口量实行限制;
严格限制中国商人制造海船,对造船规模、造船专业化控制严格;
长期实行“禁海”,对出国华商及海外华侨出海的手续要经过申请、具结、取保、船只连接环保结、舵水人等连环保结等繁琐环节;
禁止中国史书出洋,禁止中国人教外人汉文和国人学习外语;
由行商垄断对外贸易,同时对为数不多的行商进行刁难和打压。
……
【这里列出的部分,有很著名的代表性,可以清晰看到清朝如何一步步倒退,一步步把自己逼死的。】
限制出口货物,限制丝和丝织品,质比不上日本生丝,产量也比不过,想要薄利多销都没机会,于是把蚕农一步步逼死;
严格限制自己造船,严格控制造船规模和专业化,等到英国工业革命之后,钢铁船的技术飞速领先,不但把大清的木船遥遥甩开,大清连技术都没有;
长期实行“禁海”,对大海上的风起云涌完全不知道,最后大清的海域主权被剥夺;
禁止中国史书出洋,于是传教士入华后回去自己写得史书比清朝文人写得更客观更真实;禁止中国人学习外语,于是大清从皇帝到官吏,都依赖翻译,都被翻译坑惨过。
建立了“广州十二行”,一边依赖十二行的行商对外贸易,一边各种刁难打压,让国内自己的商号生存艰难,外资进入后抢占市场毫不费力……
.
还是那位马嘎尔尼,他一口气提出开放7个通商港口:宁波、舟山、天津、广州等地,并且要求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仓库来收储发卖货物,允许英国在北京设立事关,允许英国在舟山附近修建设施作为存货和英国商人居住。
但是翻译把国书改得面目全非,担心这些“琐事”扰了乾隆祝寿的兴致,只谈了祝寿和进贡,英国人对大清领地的野心完全被有意遗漏。
尽管这样,马嘎尔尼展示了英国的部分先进火器后,乾隆依然很不高兴,后来派大臣对其“详加开导”,对所提之项全部驳回。
马嘎尔尼失望而回,随从后来概括:“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二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乾隆年间,东印度公司的商人执意去浙江定海设立新的冒一点,乾隆皇帝直接给予强硬回击:把松江、宁波、厦门等3个通商口岸撤销,只保留广州。并且颁布了《防范外夷规定五条》:
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国商人只准每年5、6月进入口岸,9、10月离开回国,或者居住于澳门;外国商人到广州只准居住在洋行,由行商负责
稽查管束;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或受雇于外商;外商不准雇中国人向内地传递消息;外商商船进泊黄埔,由广州水师负责弹压稽查。
也就是说,马嘎尔尼一行人从进入大清的领地开始,一直被监查着。
从他们事后的回忆录可以看出,对大清的如此手段非常不满。
在马嘎尔尼一行人眼中,所谓的“康乾盛世”是“一座雄伟的废墟”,任何进步在这里都无法实现,人们生活在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他们给妇女裹脚,残杀婴儿L”,“他们胆怯、肮脏而且残酷”。
马嘎尔尼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的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
嬴政深感华夏的名声被大清影响的海外评价很低,对清朝更为厌恶。
“雄伟的废墟,给妇女裹脚,残杀婴儿L。”嬴政一字一句念出这些贬低的评价,只想说:既然是废墟,为何不快点倒塌,让汉人来重建?
“还好,大秦的名声没有被影响。”扶苏看出父亲的愤怒,安慰道。
曾经的古罗马称呼汉为“大秦”,大汉又称呼古罗马为“大秦”,足以说明大秦的名声还是可以的。
然而嬴政并不高兴。
这些虚名要来何用,又不是真的是他的大秦。
“总有一天,大秦会亲自让古罗马见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秦人!”
【当然,我们对比同时代的历史,看看欧洲列强已经在四海殖民,能看出清朝皇帝不仅仅是为了奴役国民的政治目的,也有防范外国殖民者的考虑。】
【但是,仅仅靠提防是不够的。】
弘历连连点头。
“没错,朕也不是不喜欢外商的钱,实在是这钱币太危险。”
只能说比起钱币,他更喜欢自己的皇位。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面对强大敌人,一时躲避永远被动,只有了解敌人才能更好地面对敌人。这一点,宋朝已经给清朝做足了范例,可惜清朝皇帝看来没好好学历史。】
当时的西方人自己也说,早期与清廷贸易时十分野蛮,非常不讲礼仪,经常有恶性事件发生。
已经在明朝进入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带着殖民思想,对大清并不是平等交易的态度,让清廷很厌恶,直接驱逐。
而大清周围的邻国,比如菲律宾,已经从明朝末年被殖民,足以让清朝感受到威胁。
【但是对付厌恶的敌人,不是关上门不见,是要比他更强。】
【春秋时期,楚武王攻随国时自称“吾蛮夷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蛮夷,楚国的强大谁能忽视?“楚虽二户,亡秦必楚”虽然看似虚假,最后亡秦立汉的刘邦、火烧咸阳的项羽都是楚国人。】
千年后,大家
对随国的了解,来源于“曾侯乙编钟”。
这一座最完整的战国青铜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在春秋时期,随州正是随国。
陵墓的主人曾侯,随国的国姓就是“曾”,亡国后后人改姓氏为“随”。
不过目前史学家认为“曾侯乙编钟”属于“名叫乙的曾国侯爵”,曾国可能是随国之后的国家。有关曾国的记录不多。
【据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记载,大学士塔拉·刚毅反对维新变法时曾说“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说清廷宁愿把土地与政权给西方列强,也不愿意还给汉人。所以他们宁愿败给日本割地赔款,也不愿意支持国内的维新变法,担心汉人重新卷土而来。】
一听到这句话,玄烨就感觉要糟。
先前天幕提到八国联军侵华,提到汉人习武抵御外敌,还让民间习武之风大盛,但是一致对外,目的是外国侵略者。
但是这位名字明显是满人的大学士这句话一出,恐怕会刺激到汉人的愤怒。
该不会又要起义吧?
【塔拉·刚毅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其实不确定。但是从清朝人一手造就的环境来看,华夏经济文化各方面倒退,满清负主要责任。】
【满清统治者真得不知道科技的重要性吗?并不是,清朝皇帝多有任用西方传教士,任用他们的天文、地理、火器、科技等等各个方面,哪怕经历了“大礼仪之争”,依然愿意相信传教士,而不是提拔民间的有才汉人,但是结果呢?】
【结果就是,我们能在不少华夏资源被掠夺的事件背后看到西方传教士的身影。】
无论是植物间谍、两国交战时的翻译、任职于清廷担任的高官、任职于报社的记者、或者服务于帝王的地质学家等等。
许多传教士本身就不是单纯的传教,如同欧洲当时打着传教的目的进入非洲,最终带走的却是非洲的黄金和黑人奴隶。
从文化根源的角度来说,传教士对大清皇帝根本谈不上什么忠诚,当官服务不过是为了利益,大清皇帝以对待自己臣子的态度来对待他们本身就有问题。
.
“洋人果然不可信!”弘历十分生气。
从他对外商的态度其实能看出对洋人的警惕,各种防备。
可惜,依然没有防住。
又或者说,实力不够,想防也防不住。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弘历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机会拯救。
他下定决心,派人去打探西方的消息。至于会不会有什么结果,目前还不好说。
【现在说回商业,说说人参。】
华夏的东北东区,是人参主产区,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这里面甚至包括一些看起来是外国货的西洋参、花旗参,下次购买的时候看一下产地,很多就是辽宁种植生产的。
但是,和韩国高丽参相比,东北人参的地位十分尴尬:东北人参产值不到世界人参的总产值的4%,效益不足“正官
庄()”的1/10。韩国高丽参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的34%,是绝对的霸主。
【我前面说过,韩国高丽参与东北人参一样,都产自东北长白山,品种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的人参在国际市场上如此受欢迎?】
【答案在于商业措施,包括国家的态度。】
如同东北人参起初是满清的拳头产品,在满清还没有入关之前就靠着人参做交易换来军费,高丽参同样是韩国的拳头产品,是韩国政府下定决心打造的国家名片。
这也就意味着,国家为它全方位的推荐。
韩国高丽参里,最出名的就是“正官庄?()?『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2010年,韩国首尔举办的G20峰会上,韩国政府选择用6年根红参制作的正官庄产品,作为国礼之一送给各国首脑——这个手段,类似英国人给乾隆皇帝送骨瓷一样,以“国礼”为噱头,为国家产品推销。
其次是韩国人最擅长的韩剧,在现象级韩剧里插入大量的“正官庄”人参广告。
比如《大长今》是2004年年度韩国收视率冠军,引入华夏后在华夏的收视率也是遥遥领先,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食材就是人参。
《太阳的后裔》中再次植入,“正官庄”红参精因此供不应求,随着韩剧的热播,其他国家消费者纷纷将其列入“韩国必买购物清单”。
除了文娱,还有体育方面,“正官庄”精准对着自己国民的爱好发力。
韩国人喜欢围棋,正官庄各种赞助围棋对抗赛,打造和助力韩国体育,将高丽参与围棋结合在一起。
它还出了大量的经费,在国内外的电视台上做节目。
比如韩国国内的“高丽参养生探秘”“韩国御用养生谈”,还有华夏中央节目《健康之路》播放的《从宫廷到民间,韩国高丽参养生传奇》。
全方位的推荐的结果,就是韩国人从小孩到老人都有服用人参的习惯,有儿L童红参、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种红参,还有高丽参粉、高丽参膏、高丽参茶、高丽参精丸、高丽参含片、人参提取液、人参大枣粉等等。
目前,正官庄在世界上60多个国家出口产品,华夏市场是韩国人参公社海外市场占比最大的,现有1000多个直营专卖店。
正官庄在华夏吉林、辽宁等地,东阿阿胶等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华夏也在大量种植高丽参,进入了全球化布局和本土化渗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参加工厂,未来可能会有更全面的覆盖。
.
“种人参也能种成世界企业?”清朝时期,东北的参农看着天幕,羡慕的眼睛比人参头顶的小红花还要红,“60多个国家,1000多个店铺!”
与他一起种人参的兄弟提醒:“这还只是我们华夏国的店,其他国家的还不算。”
“原来种植的秧参、林参也可以赚这么多钱。”
“也要朝廷支持。”
两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看得入迷,连自己父亲
() 走过来的脚步声都没听到。
老父亲走过来,听到两儿L子已经开始做梦,你说我要开100家店铺,我说要开遍全世界200个国家,啥事也没干,吹牛吹得厉害。
老父亲一人一巴掌,把两兄弟拍醒:“还要技术。你以为要让所有人都可以吃人参那么简单?还有那些什么粉、膏、茶的,那么多产品,你们谁会弄?”
两兄弟捂着脑袋,看着父亲傻笑。
老父亲呵斥道:
“不会就去研究,傻愣着干什么!”
两兄弟连忙跑路,老父亲看着直摇头,等到他回头,再看天幕,嗤笑一声:“200个国家算什么,天幕说过后世还能上天,换成老夫,要把东北人参种到太空去!”
【农耕文明有一点特色,财富依托于土地。但是土地是有限的,他人有了,你就没有了,所以具备一些排他性。】
【这也让华夏的一些商人很容易内斗和陷入外商的陷阱。】
华夏建国之初,发掘了珍贵的稀土矿时,都是私人经营。
趁着国内没及时管理,日本人进入华夏的内蒙购买稀土矿。
他们对着所有稀土矿矿主说道:
“我们要购买的数量有限,不过价格可以多给点。”
日本人报出一个所有稀土矿都给的起的矿产数量,给出一个高于国内的价格,然后坐山观虎斗。
那时华夏刚刚建国,市场混乱,一群矿主开始疯狂内斗。
他们彼此故意闹事影响名声,故意压价打价格战,送礼物贿赂日本商人讨好。
当华夏商人主动把价格压到一个极致时,日本人开始大量收购!
日本人根本不是只买那么多,用之前的价格收购了所有矿主的稀土矿!
等到日本商人的商船吃水过深地离开,听到风声的矿主一对口风,发现说好的只买一家,怎么每家都买了大量?
矿主们后知后觉发现中计了。
“妈的,老子被骗了!”
“中计了!”
“浪费老子送的钱和美女!”
也有矿主还是想不明白:“日本人要那么多稀土矿干什么,他们又用不完?”
那么日本人怎么用呢?
一部分,翻几倍的价格卖给欧洲;一部分,用不完就填海造陆,留给后人用。
当看到日本把稀土矿卖给欧洲的价格,国内的稀土矿主差点气疯。
【每次看到国内的商人为了拉到日本的投资送钱送美女打探消息,就很想嘲讽:醒醒吧,日本人的商业间谍是世界出名的,你玩的是人家玩剩下的!】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非常明显带有封建社会讨好官僚的手段风格,但是商人逐利,你这点小钱小利润,他们缺吗?】
“这日本人,果然阴险。”刘彻不懂商业,但是不代表不懂人心。
他稍作思考就知道了日本人故意用高价少量挑拨矿主们内斗,让他们互相压低价格。
这就跟“二桃杀二士”一样,“二桃”就是那个少量,被杀的矿主就是那中计的“二士”。
桑弘羊甚为警惕:“陛下,盐铁官营之后,其他矿国家也要关注。”
大臣们齐齐投来杀人的视线:什么矿都被朝廷管了,他们吃什么!
这个提议让刘彻非常高兴:“爱卿说得对。朝廷应该多多关注一下全国的矿产,不能让其他国家的奸商趁虚而入。”
大臣们:“……”
这对狗皇帝狗大臣,大汉现在有能比的外邦吗?有吗?
他们这就是在内斗啊陛下!
【在2005年国家出手打击恶意竞争和限制出口之前,华夏的稀土一直被廉价出口,日本欧美许多国家纷纷来华夏低价进口。但是注意,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不是美国倾销花旗参。人参可以种植可以再生,矿石是不可再生的。】
稀土是全世界高精尖行业离不开的“工业味精”,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就曾经专门派出地质勘探队到内蒙找矿,当时找的是铁矿和石油,没有发现稀土矿。
新中国成立后,华夏进入大炼钢,包钢的废渣里含了稀土矿和萤石矿,日本人为了稀土矿和萤石矿还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包钢的钢铁废渣。
后来华夏的稀土矿开发,但是没有得到有序管理,市场价格混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