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1/2)
朱翊钧认为,沐朝弼如此目无法纪,并且在隆庆五年已经将他削去爵位,他仍是屡教不改,反而变本加厉。
不管他是谁的后人,都应该受到法律惩治,不会有什么争议了吧。
然而,到了朝会之上,众人仍是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说,黔宁王乃是开国功臣,又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皇后的养子,二百余年,沐氏世代镇守云南,劳苦功高,若论沐朝弼死罪恐怕不妥。
也有人说,虽然沐朝弼肆意妄为,但他本人对朝廷有功。
嘉靖三十年,元江府土舍那鉴叛明。沐朝弼与都御史石简率兵讨伐。
嘉靖四十四年,沐朝弼讨擒叛蛮阿方李向阳。
隆庆元年,沐朝弼平武定州凤继祖。
及时说到这里,朱翊钧也没有心软,因为两年前,先帝已经饶了他一次,网开一面,让他回到云南。
两年来,他非但没有半分悔改之意,反而更是变本加厉。
更让朱翊钧愤怒的是,他为了承袭黔国公这个爵位,让他兄长的两个儿子沐融和沐巩,不满六岁,就莫名夭折了。
这种对年幼的孩子下手的人,实在残忍至极,叫人无法宽恕。
还有派遣兵士到京城刺探情报,他想干嘛,谋逆吗?
朱翊钧正要下旨,让锦衣卫去云南抓人,但接下来,杨博的话,却不得不让他有所顾忌。
云南远隔万里,两百年来,朝廷日渐失去对该地区的掌控,全靠沐家维持边陲稳定,镇压叛乱。他们在当地威望颇高。
沐朝弼手握兵权,领兵打仗乃是他的强项,野心勃勃,猖狂至极。激怒了他,后果不堪设想。
日讲结束,朱翊钧召集群臣文华殿议事。众人还未开口,他先说道:“今日召众卿讨论此事,是以将沐朝弼绳之以法为前提,那些什么念及祖上功劳,赦免他的话就不用说了。”
“……”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皇帝这是铁了心要置沐朝弼于死地,他们一时间也想不出对策。
最后,还是张居正这个卓越的政治家给出了解决方案:“陛下可以先下旨,加封沐昌祚,赐予黔国公府重赏。”
朱翊钧不解:“可他已经在计划杀了他的儿子,我加封沐昌祚,重赏黔国公府,他就会束手就擒吗?”
张居正摇头:“自然不会,此举旨在稳定人心。”
朱翊钧仔细一想,沐府将领效忠的是黔国公府,而不是沐朝弼。只要朝廷向他们保证,沐朝弼是死是活对于黔国公府的其他人没有半分影响,他们自然会权衡利弊,投向沐昌祚,而放弃沐朝弼。
朱翊钧惊喜道:“就按先生说的办,沐昌祚从征擒拿叛乱蛮族罗思有功,加封太子太保,其余将士,论功行赏。”
圣旨下去不到一月
,沐朝弼曾经的手下已悉数投向他儿子沐昌祚那边,沐朝弼没有爵位,成了光杆司令,很快,张居正的钦差就抵达云南,宣沐朝弼进京面圣。
到了京师,等待他的并非当今天子的召见,而是锦衣卫的逮捕。
朱翊钧又问张居正:“现在咱们可以处死沐朝弼了吧。”
张居正不答反问:“陛下以为如何?”
朱翊钧明白了,这话的意思是沐朝弼已然是案板上的鱼,任人处置,但杀了他并非是最好的选择。
朱翊钧背着手在大殿内踱步:“先生的意思是,留沐朝弼一条命,还能牵制沐昌祚,不听话,再把他爹送回去。”
张居正欣慰的点点头,他这学生,聪明得不像话,无论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透,看来是学到了他的精髓。
朱翊钧又道:“不能让他回云南,那就押往南京囚禁起来吧。”
黔国公的事情解决了,虽然没有如朱翊钧理想的那样,杀了沐朝弼,但将他囚禁起来苟延残喘何尝不是一种折磨,还能牵制他的儿子,一举两得。
朱翊钧刚松了一口气,四川巡抚又呈上奏疏,僰人阿家三兄妹起兵造反,自立为王。
因为此时,朝堂上再次争论不休,一边主战,一边主和。
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年都有人造反,不是广东,就是广西,不是贵州,就是四川,处理这种事情,朱翊钧已经很有经验。
这个僰人据说从商朝开始,跟随武王伐纣开始兴盛,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在川南一带建立僰国,置都九丝山。
大明建立以来,僰人不满朝廷辖制,据不纳税,朝廷先后对其进行11次征剿,但因为九丝山地处天险,易守难攻,朝廷折损大量兵士,也未能拿下。
因为地势险要,朝中许多大臣仍建议以招抚为主。但朱翊钧冷笑一声:“两百年了,招抚要是有用的话,还能征剿11次都未能成功?”
“这个什么阿家三兄妹,就是仗着地势险要,朝廷拿他们没办法,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造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