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隐公九年、十年(1/2)
【隐公九年和十年都没有什么有趣的事件,一直在打仗。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看这种列国纷争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究竟有多复杂。】
【先放前提,齐鲁世代通婚,鲁宋至少在鲁隐公的上一代通婚并且有盟约,宋郑世有矛盾,卫郑也有积怨。当然这种积怨不是那种你死我活只是关系不太好。在齐鲁宋卫郑这五个国家中,鲁、卫、郑都是周同姓之国,齐国姜姓,宋国子姓。】
【上一年和上上一年我们都提到套娃看起来结束了,说实话我也以为结束了。直到我又往后读,发现他们又双叒叕打起来了。】
“利益之争,又及不伤筋动骨,征战亦是寻常。”息姑默默发出一条弹幕,继而松开手感慨道,“然如郑公这般善战多战,终究还是少数。”
“郑毕竟立国时日尚短,若想与诸位平齐,总是要用些手段的。”寤生答得毫不心虚。
【大争之世啊,这方面战国还是要比春秋丧病得多了。春秋还可以说不伤筋动骨,战国那是大把的死亡人口。孟子有句话叫“春秋无义战”,其实战国更没有,这句话主要强调只有周王才有资格讨伐诸侯的正当性。到战国,周王是什么?】
听到这里,公子忽走上前去按下按键,问道:“若无周王,谁人为天下之主?”
他是在场众人中停留在王畿最久的人,耳濡目染之下还是沾了些对周王的礼节性的尊重。事实上虽然不论是息姑、寤生,还是武姜和庄姜,都对周天子并没有多在意,但也没有人想过要颠覆周天子的地位。
以下犯上和取而代之,终究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战国有七雄,七雄并于秦,但秦二世而亡。你问我天下共主是谁,我只能掏出一句山口山的经典台词来给你解答,“王权没有永恒”。】
视频上的女子自然看不到空间里她的观众们收缩的瞳孔,她翻了翻手上的书,准备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
可惜她的听众,至少是空间里的这几位,怕是暂时没有心情倾听了。毕竟,谁也没能想到,最终的胜利者竟然会是默默无闻的秦国。但是二世而亡这一点,同样让他们难以想象。
【隐公九年第一仗,伐宋,理由是“不王”。“王”是四声动词哈,就是说宋公不去朝见周王。动手的是郑庄公,作为周王的左卿士,我今天就要为王上讨你这不臣的贼子!】
【大哥,你还记不记得你割的是谁的麦子和禾,记不记得你自己也就去朝见过一次周王,记不记得你还把周王赏赐的许田和鲁国交换了——当然,脑子只要没问题肯定记得,所以这也就是一个借口,打着周王的旗号伐宋罢了。】
【下次再也不相信你们签和约的有效期了。】
【但是这次这个大旗扯得实在太好了,郑庄公不但自己要为周王讨伐宋国,还把这事儿昭告天下,召集十八路诸侯一起讨董,不是,讨宋。】
【而宋国呢,本来鲁国还是有可能帮一把的,好歹也是姻亲。但是宋国被
攻打的时候,惦记当年鲁隐公因为使者的一句话不出兵,根本没有把这件事告知鲁国。于是鲁隐公怒得更严重了,直接把两国的使者来往掐断了。】
【这个问题在于,虽然宋国被讨已经人尽皆知沸沸扬扬,但是你不来告诉我,我就是不知道。将本国的重要事务告知他国,本就是这个时期国际交往的重要准则,比如内战,比如国君的即位、婚姻、死亡等,都是必须要官方交流的。】
【以卫国和晋国的内战为例,卫国的公子州吁之乱是被记入《春秋》的,但是隐公五年提到的晋国曲沃和翼的内战却未见于《春秋》。晋国内战这件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足以被鲁国国史记载,却是由《左传》补充,就是因为没有来告。】
秦国一统已是他死后不知多少年的事情了,何况郑国既然在他之后已经衰落,恐怕连与秦国相争的机会都没有。下次找到机会倒是可以问问所谓的战国七雄究竟是哪七国,胆敢如此号称。
想到这里,寤生挑挑眉,顺势接着小疯方才讲到的内容问道:“真的是为宋公不来告而怒?”他顿了顿,又投给息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不是因为宋国已成众矢之的?”
息姑没有理会他,倒是弹幕飘过了与寤生所说相同的猜测。
【有没有可能鲁隐公只是找个借口不去帮宋国,毕竟郑庄公扯的这个大旗真的名正言顺难以反驳?嘛,应该是有可能的吧,从逻辑而言说得通。毕竟谁愿意做赔本的买卖呢,这事儿明摆着宋国理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