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逐鹿中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年马钧忙道:“能为庄主效力是我的荣幸。”

    燕绥笑道:“早就听说你是个孝顺的孩子,我让志才给你准备一独立的小院和良田,等有空了可以把家人接过来一起居住。”

    马钧高兴地说:“多谢庄主厚爱,母亲来田庄住肯定会欢喜得紧。”

    他是个孝子,改良织布机的初衷就是体恤母亲纺织辛苦,来到田庄的时日他也发现云梦田庄最适合母亲和自己居住,眼下庄主赏了房屋和土地,自然喜不自胜。

    “不过,庄主说的水力是指……”马钧小心问。

    “我云游蓬莱的时候,曾见当地人以水作为驱动,驱动四对卷轴工作,这样纺织不但不费力,速度还能提高十倍。”燕绥和颜悦色道:

    “不过蓬莱的发展比我们内陆要快了百余年,想要赶上他们有些难度,我也只能说这个大体的方向,具体细节记不清了,日后改良还要劳烦你和同僚们多多摸索。”

    被这般友善对待,马钧更是感动:“多谢庄主告知,有什么尽管吩咐便是,我一定好好干活,绝对不偷懒!”

    以前在家乡,但凡有什么厉害的东西,大家都是藏着掖着的,来到云梦田庄,马钧发现在庄主的带领下,大家都是铆足了劲儿一起干,谁有什么发现都会飞速地报上去,再由旁人搭把手,一点都不会瞒着。

    其实,这就是燕绥激励机制的功劳了。新发明和改良都有奖励,不但个人有,后续参与的团队也能拿到经费,整个工坊在评优时也能加分,整个年终奖金盘子更大。

    对马钧这样百年一遇的发明家,燕绥开出的待遇自然优厚。不过,她赏赐田地和房屋的方式和秦汉建国以来的机制不同。和华夏刚建国时一样,燕绥给予的是公屋和公田的使用权,若是离职,房屋和田地得返还才行。

    马钧将传统动辄五十蹑、六十蹑乃至百余蹑的旧式织布机改为了十二蹑,效率提升了四至五倍,一匹的绫布在改良后十余天就能完成,织造的提花纹样还更独特。

    一会儿,诸葛亮跟着处理了一波事务的戏志才过来,看向戏志才的眼神更加钦佩:

    戏县令办起事儿来又快又利落,批复起文件来更是脑子转得飞快。相比起叔父来,他更想跟着戏志才学习了!

    顺着燕绥提供的思路,戏志才、诸葛亮和马钧围着改良后的织布机又商讨了起来,看哪里能加入卷轴和水车。

    等他们讨论告一段落,燕绥适时地插入其中,问道:

    “说到水车,我曾见过一龙骨水车,能够连续提水,灌溉农田,不知诸位可有改良水车之法?”

    看来蓬莱的人都这么用,戏志才问:“庄主可还记得大约的图样?”

    燕绥在旅游时了解到——在电动抽水机普及以前,龙骨水车在提水灌溉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他们去旅游的村落甚至还在使用着,有儿童踩在水车的脚踏上汲水。

    而这龙骨水车,就是几

    十年后马钧的发明,燕绥就等着这发明在春夏好生灌溉农田呢,减轻农人汲水的工作量,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修筑水渠和打水井上。

    眼下马钧还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少年,听到龙骨水车这个词后眼神有点迷茫,似乎不明白为什么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拿出铅笔画图样的时候,燕绥画了两种。一种是她在古村落见过的龙骨水车,通过脚踩就能轻松地把水汲取出来,另一种则是水转的高车,名为筒车。筒车会更省力,因为水流本身就能冲刷着筒车旋转,将水不停地送往高处。

    “这具体的构造我不记得了,只有大概的一个框架。”燕绥有些遗憾地说:

    “龙骨水车的应用面更广,但这种水转的高车,在水流湍急、动力十足的地方,能够昼夜不息地自己运作,将水引入田地,达到灌溉无忧的目的。”

    诸葛亮眼前一亮:“此器极好!大轮周用小筒次序入水舀满,至顶倾出,接以木槽,便能导入渠田。”

    马钧也忍不住拍着胸脯说:“有庄主这样的思路在,就跟房梁和地基都打好,只等着工匠们盖房子一样,您给我一个月时间,一定能造出来。”

    燕绥看向诸葛亮,诸葛亮也重重点头,一副干劲儿十足的小模样。

    戏志才:……我都不敢保证,这俩孩子也太厉害了。

    进展真是顺利,燕绥欣慰笑道:“那就有劳各位了,志才平时比较繁忙,此事就马钧和小诸葛负责吧,遇到什么瓶颈尽管来找我讨论,我再仔细回想试试。”

    其实曲辕犁、新式灌溉工具筒车都是唐朝的发明,距离东汉末年五百余年。单从生产技术上讲,应该是没有多少技术难题的。

    “诺!”马钧和诸葛亮对视一眼,作为少年人,都格外开心承担这一重任。

    “我刚才都没看出来是轮周小筒。”戏志才笑道:“你们脑子也转得太快了,我让管事带你们去挑人手,住宿也好生安排一下。”

    燕绥道:“嗯,我也要在此处停留些时日,等回去的时候小诸葛再同我一起去阳翟吧,你叔叔那边我写信给他。”

    诸葛亮重重点头:“亮也想和诸位多请教一下。”

    一会儿管事把人带下去,刚出门诸葛亮和马钧就热烈地交谈起来,甚至迫不及待地用树枝在地上画起了草图。

    远远望着两人,戏志才道:“这两人真是天赋异禀,我昨天和诸葛亮交谈,小小年纪,竟然是无有不懂。”

    燕绥八卦问:“跟郭嘉比起来怎么样?”

    “哈哈哈,”戏志才笑道:“才识我不好判断,但脾气可比他好多了。”

    “说郭嘉郭嘉到,”燕绥笑道:“这不就来了?”

    “少年人意气风发,真是让人羡慕,”郭嘉摇着扇子走了进来,颇为感慨地摸了摸脸:“怎么越来越觉得自己老了?”

    戏志才也颇有感触:“可不是么,法正、诸葛亮、马钧,一个赛一个的年少。”

    还各个极有天赋。

    郭嘉

    和戏志才陷入了会议中:“咱们已经过了在地上写写画画的年纪了,以前还在地上画过棋局呢。”

    燕绥语含无奈,看着郭嘉白皙年轻面庞:“奉孝这还未及冠呢,你们俩这样让我情何以堪?”

    “我可从没在庄主脸上看到一丝时光流逝的痕迹,”说罢,郭嘉又看了戏志才一眼:“倒是志才兄,沧桑了不少啊。”

    戏志才不服:“我这是风水日晒的证明,男子汉的标志!”

    郭嘉:“怎么,难道我和庄主这样的就不是男子汉了?”

    戏志才:……

    “庄主神采飞扬,非常人能及。”

    燕绥忍俊不禁:“你就别理他了,反正也吵不过。”

    郭嘉建议:“横竖其余人已经退下了,要不咱们煮个茶说正事儿?”

    戏志才暗道:这是越发讲究了,不煮茶正事儿都说不动了。只得让人去拿了会议室珍藏的茶叶去煮,再让人加点羊奶和蜂蜜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