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 吞金兽(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旬,早晚已经不那么热了,但北方的大日头余威不减,烤得人脸上直冒油,后背火辣辣烫手。

    农研所沿途都是各种粮食瓜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又逢夏秋之交,正是硕果累累丰收时刻,还有不知什么瓜菜的黄的白的小花,倒也娇嫩。

    空气中

    ()    弥漫着土腥和作物清香的繁复味道,叫人莫名安心,天元帝边走边看,时不时停下来问几句,难得有几分悠闲。

    中间看到挂着的紫嘟嘟的大茄子,天元帝还指着笑,“这个朕认得,便是当初子归你亲自下厨做的茄子。”

    秦放鹤也笑,“是。”

    天元帝就瞅着他看,秦放鹤秒懂,“若陛下不嫌弃,今日臣也献丑吧。”

    天元帝就开心了,扭头对太子说:“你不知道,这小子厨艺很不错。”

    太子甚少见到天元帝这般轻快,又是这样随意的口吻,一时又是惊讶,又是受宠若惊,忙道:“是,秦侍郎所学庞杂,儿臣惭愧。”

    “殿下言重了,”秦放鹤忙道,“君子远庖厨,臣不过幼时家贫,这才落了个臭毛病,哪里是好张扬的。”

    一行人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远,不知不觉就到了玉米所在的试验田,周幼青赶着出来迎接。

    并非他拿大不提前远迎,而是到了这会儿,真就恨不得把眼珠子抠下来粘到玉米秆上照看,生怕有个差池。

    三棵玉米都长得齐人高,天元帝倒没嫌弃少,饶有兴致转着看,“呵,倒颇有劲头。”

    又指着那棵空的,“这上面怎么没有?”

    秦放鹤干咳一声,“这就是来之前跟您提过的,种五得三中二。”

    确实一共三株,但不是有一员大将落空了嘛!

    天元帝哦哦两声,想起来了,很有点遗憾地拍了拍高挑的玉米秆,“白长这么高……”

    咋不结果嘛!

    剩下两棵略矮些,但一个挂了俩,一个挂了一根,挺骄傲。

    周幼青亲自上前,拨开一点玉米皮与他看,露出里面一排排金灿灿的粒子,莹亮有光。

    天元帝就笑,“玉米,嗯,这个名儿倒恰如其分。”

    又招呼太子,“你也来瞧瞧。”

    “是。”太子也看了,见天元帝没说话,便主动问周幼青成长周期和亩产,还算有模有样。

    天元帝嗯了声。

    倒是知道做功课了,还成。

    “照单株的占地,明年亩产一百五十斤绰绰有余。”周幼青细细说了,最后满脸骄傲地宣布,“这几粒种子未必是最好的,再给微臣几年时间,细细筛出良种,亩产上两百斤应该不是问题。”

    太子尚未如何,天元帝甩手串的动作就是一顿,似乎没听清,微微眯起眼,“多少斤?”

    周幼青笑着回答:“如今是一百五十斤。”

    “上田?”

    “中田。”

    天元帝立刻陷入沉默,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

    中田亩产一百五十斤,是个什么概念呢?

    如今的北方上田,亩产小麦也不过百来斤,中田也不过八十斤。

    可全国上田才多少?不足三成。

    也就是说,这种作物若推广开来,中田立刻原地赶超上田!

    关键是,这玩意儿不耽搁种麦子!

    北方啊,一年两熟!这不跟做梦似的!

    一年下来,老百姓能多收多少粮食?!

    太多了,真的太多了,天元帝心脏怦怦直跳,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有点算不过来。

    就好比你打发家里的小子出去要饭,结果本以为一个窝窝头就算了,结果他硬是要回来八菜一汤,这谁受得了!

    还有什么?

    给他几年育种时间,能中田上二百斤?

    眼下土壤最肥沃的地区当属南方长江中下游,那里有着丰富的冲积扇肥田,再加上早年引入的占城稻,相当高产,差不多就是亩产二百多斤。

    但是地域局限非常之大,在打下辽宁之前,北方没法儿种稻子啊!

    如果周幼青没有夸张,那么这个玉米就会立刻填补北方高产作物的空白。

    还顺带着给家畜家禽挣了口粮。

    有肉吃了!

    “好啊!”天元帝用力吐了口气,久违的笑意在脸上层层绽放。

    此刻秦放鹤差不多能猜到天元帝的心理变化,也再次回顾了占城稻这个外来高产物种。

    对占城稻的产量,后世一直众说纷纭,所谓史料记载中也不乏歌功颂德的离谱夸张,比如扯到亩产五石,而那个时候一石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亩产六百斤。这不用多想就知道是扯淡,因为完全对不上其他史料。

    就算发展到明清、民国,粮食品种和科技、工具改良了几百年了,也到不了那么高产!

    倒是另一种说法,结合大禄朝当下的实际情况,秦放鹤比较赞同,那就是北宋晚期占城稻开始引入,南宋发展开来之后达到了亩产260斤左右,明代就激增到350斤左右,比较科学可信。

    其实占城稻最大的特点是不好吃,但生长周期短,引入我国后又不断改良,硬生生将五个月左右的生长期缩短为八十到一百二十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天元帝原地冷静了许久,破天荒拍了拍周幼青的肩膀,“爱卿辛苦了,此功,可传万世!”

    为什么人口总上不去?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粮食不够,不够吃的,总有那么些人活生生饿死!

    但现在,有救了!

    曾经的小县令刷一下红了眼眶,潸然欲泣,“陛下厚恩,唯死以报!然此功非微臣独有,实乃秦侍郎领头,农研所上下一心……”

    天元帝越发欣慰,“不贪功,不冒进,你很好。”

    又看秦放鹤,眼神温和慈爱,“很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