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残血宜】1.7(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辽东边境的危机愈发紧迫时,皇帝朱由校只得更加重用东林党人,并在皇后的进谏下下诏为神宗时期的首辅张居正等罪臣平反,还录用方孝孺遗嗣,优恤元勋,给予祭葬及谥号。

    这些本是应当用于安抚文武百官收拢天下人心的措施使得天启初年的朝政出现略显清明的局面。别管文武百官都是在心里怎么想朱姓皇帝,至少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人胆敢跟叛将努尔哈赤那边有联系,否则必将天下人共唾之!

    但也因为皇帝的倚重,致使朝局也呈现出“东林势盛,众正盈朝”情况,这显然很是让朱由校感到担忧。

    于是只能再抬举魏忠贤,让其带着东西两厂去跟东林党相抗衡。

    明明两边都是靠着朱由校这个皇帝才能保证有权有势的地位,但朱由校作为皇帝的疑心病,还是让他不敢相信这些人。

    这种时候也就只有桃夭这个皇后能听朱由校说点心里话,但或许老朱家的皇帝都喜欢把天子这个职业当成副业对待的毛病,朱由校在抱怨完那些不听话的文武百官和东西两厂之后,就又开始伤春悲秋了。

    “若朕不是天子,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木匠,倒是可免去这些繁杂恼人的烦心事……”

    桃夭没忍住,默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也就当上皇帝才会矫情的叹息着悲怀那,若朱由校真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匠,那确实不会有这样奢侈的烦恼,因为单是要吃饱穿暖就足以耗费普通人的一生。

    尤其是在这个朝堂斗争不断,王朝趋向腐败堕落的时期,普通人的命很容易就会贱入草芥!

    桃夭虽然不曾体会过那样凄苦悲惨的日子,但她见过啊!

    人竞相食,千里饿殍,民间疾苦,哀鸿遍野。

    太苦了!一个人想要活着活好,真的太苦了!

    桃夭对于民生有关的朝政都十分感兴趣,只是她没有在朱由校这个皇帝面前表现出来。因为她很清楚,若是她表现得过于热切,即使朱由校对她再有爱意,那也得防备警惕她。

    朱家确实常出情种,但若是涉及到皇位和权力,那就跟碰到他们的命根子差不多。

    不是谁都跟唐高宗李治那般,会愿意把皇权分出去给自己的皇后……

    似乎想到了谁,桃夭的眼神游离一瞬,随后很快就回神,在没有十足的把握时,她不会做出随意干政那样愚蠢的行为。

    毕竟来日方才。

    桃夭就不信还有人能活得过她!

    不过想是这么想,桃夭明面上还是一副很关心皇帝的贤妻良母样,十分妥帖的安慰起皇帝来。‘

    这时候那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很适合拿出来宽慰皇帝的情绪,朱由校也不是那样矫情的皇帝,被皇后甜言蜜语好生劝解一番,顿时就又高兴起来。

    不仅如此,他还喜滋滋的给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念了几段诗词,随后又听了听孩子胎动,最后才带着一脸幸福的笑意离开,前去处理几乎是堆积如

    山的朝臣折子。

    曾经朱由校也跟皇后责骂过那些大臣呈上的奏折一味堆砌辞藻,重要的事情分明只用几十个字便可说清楚,非要东扯西扯上几千几万字,就是单纯为了拍皇帝的龙屁!

    简直就让原本便不爱批阅奏折的皇帝感到心力交瘁头疼欲裂。

    桃夭就给出了一点小意见,便是天子明令下诏规定群臣上奏的字数,比如定上三百字或者五百字的限制,而且按军事、民生等等分门别类,倒是能更方便皇帝查看批阅。

    这显然就是一个好意见,但不太敢标新立异,又觉得自己才登基不足一年,若是枉然修改祖制,怕是天下人会妄议云云。

    朱由校说是要好生考虑一番,但一拖再拖还是没有决心。

    于是这改革文武百官上奏内容字数的建议就又不了了之。

    说好听点就是万事都三思而后行,但说难听点就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

    朱由校这个天子说白了就心软耳根子软,而且还性情较为散漫,什么事情都可以得过且过。

    大概是因为年少丧母,又不得先帝的喜爱所导致的顾前顾后不敢为人先。

    这是朱由校性格的缺陷,也最终会导致他人生的不幸。

    不过虽然朱由校这个天子并未接受过皇太子、皇太孙或藩王级别的皇室教育,但他也算不上是“文盲皇帝”。

    至少听话这一点还是很让桃夭满意的。

    耳根子软容易被旁人挑拨离间,但也容易被她说动。

    虽说不上是多么圣明的天子,但至少比很多皇帝(比如宋朝皇帝)都要好上很多。

    桃夭已经将要临盆生产,这时候她也没有再拒绝家中长姐想要来宫中看望照顾她的事情,待终于见到了许久不曾见面的长姐,她实在是忍不住想要落泪。

    张嫣为了桃夭这个妹妹,可算是又跟很多经验丰富的产婆学习了诸多女子生产的知识,也是这些学习使得她意识到世间女子生产到底是多么凶险的一件事!

    于是张嫣默默就有了一个志向,那就是如同曾经悬壶济世的大明女医谈允贤(1)一般,为世间女子治病救命。

    说起谈允贤,桃夭也略显感兴趣,交谈一番后又谈起西汉义妁、晋代鲍姑、宋代张小娘子,这都是历史上极为著名的女医。

    “长姐你有这一大志向,我自然就是支持的。只谈女医是因为祖传家学便是这个,而且她少时得到祖父母指点讲解,诵习《难经》《脉经》等医籍,揣摩医理,渐通医学。长姐若是想要真切帮助到她人,怕是还要吃很多苦头了。”

    望着妹妹的担忧,张嫣却不觉得有什么。

    “其实有你支持着,那我就已然比很多女子都要幸运得多……毕竟世间女子实在是太苦了,若是我能为她们做些什么,那就是极好的事情,也不枉费我这一生来人间走一遭。”

    张嫣这般说完,又提起谈允贤名医的生平事迹——这可是她翻阅了大量书籍才得以知晓,当真是让她感到喜悦。

    原来谈允贤婚后得血气等疾,延医治,每先自诊,以验其言,用药亦必手自拣择,斟酌取舍,子女患疾,亦自行诊视。

    后来她的祖母临终之时,将平素经验方及制药器具悉数授之,遂正式悬壶济世,每奏奇效。女眷患疾,多络绎求治,便逐渐名闻于时。

    “……尤其是谈名医五十岁时,将祖传医术参以己验,撰成《女医杂言》一卷,那必然是救世救人的良药!”

    话说到这里,桃夭也差不多明白长姐的意思:“原来长姐是想要我来帮忙,我还以为长姐就是单纯进宫来看我的呢!”

    如此一言,倒是让张嫣感到有些羞愧,但她也是有理由的:“我听闻谈女医所著成的《女医杂言》共收载病案三十一例,是极为珍贵的个人医案,而且此书主要记载的是妇科病案,其中涉及各种女子常患诸证,并记载了其对灸法娴熟动用,更是极其少见的专科医案书。所以我才想着让皇后娘娘你帮忙……”

    桃夭假作怒瞥一眼长姐:“这里又没有旁人,长姐何故与我这般生分?”

    一旁候着的黄嬷嬷见状就插了一嘴:“大小姐你可不知道,当娘娘知道你要进宫陪她,都高兴了好些时日,一天天都问着御膳房那边可准备好大小姐你爱吃的各式菜肴,还有亲自查看衣物首饰等等,就担心大小姐你进宫这段时日会吃不好睡不好。”

    张嫣一听,赶忙就说劳烦妹妹了:“你有孕在身,而且也快要生产了,实在不必如此操劳,不然倒是我的不对了。”

    姐妹一人自然不会再说什么两家话,桃夭后面又问了几句未来姐夫的事情,得到张嫣所说一切都好的答案,便也没有过多关注。

    不过张嫣也不曾说谎,最多就是没告诉妹妹她未婚夫将要参加科举的一事,免得再让她妹妹操心。

    ——这也是她未婚夫的决定,有大志向的人总是不愿意走捷径和拉关系,这对有才能者来说不是荣幸而是侮辱!

    其实张嫣早就想要进宫来看望妹妹,虽说自从得知妹妹怀孕的消息后,她便忙着各种生产的医术学习,但心里总是挂念着离家许久的妹妹。

    原本小妹也吵着闹着要一同进宫,但张父和张嫣这个大女儿商量一两次后,还是断然拒绝了。

    一则是担心小妹过于活泼好动的性格适应不了规矩繁多的皇宫,一则是担忧……皇上那边,那皇宫之中人多眼杂,她的一妹独得皇上恩宠,还一朝有孕在身,自然多的是想要攀龙附凤之人,若是真的中了心怀不轨之人的阴谋诡计,就实在是过于可怕了。

    当初作为皇后妹妹有孕在身的消息传到家中,是张父独自一人进宫见了刚被册封为皇后一月有余的桃夭。

    这就是担心皇上会起别的心思——毕竟历朝历代姐妹共侍一夫的事情也不算少见,而本朝天子荒.淫放肆的也不在少数。

    于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惨案的发生,张嫣直接都没有进宫,便是现在为了妹妹生产安全和安心进来,而自己也已然跟未婚夫订下婚约,那也是得避着皇上走。

    这是张嫣十分隐秘的担忧,或许跟她曾作过无数次的噩梦有关。

    虽记不清梦中的情形,但那恍若窒息而亡的悲痛却是时刻萦绕在张嫣心头。

    在隐约记得是与皇宫有关后,张嫣那就是一边担心身为皇后的妹妹生产会出意外,一边又担心皇上那边会移情别恋,让她妹妹伤心。

    不过最后一切事情还是在张嫣的时刻警惕中向前发展,皇后顺利生产,母子平安。

    喜得嫡长子的皇帝顿时就抱着孩子笑得只见牙齿不见眼睛,但在大多数人都关心皇子而罔顾皇后时,她却是第一时间就去关系妹妹。

    从古至今,女子生产一直都是在鬼门关走一遭。

    还好桃夭作为桃花妖,还是有点法术在身上的,至少不会在生产这件事上吃太大的苦头——但不得不说,凡人的母亲真是伟大!

    她吃苦赚来的气运,绝对没有半分是白拿的!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