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普普通通,麻麻赖赖。

    “人啊,都是有贪心的,‘斗米升,担米仇’也是说,我们不能一昧地满足别人的贪欲,”马佳芸兰揪一揪他们的婴儿肥,问,“假如你们是大善人,会如何做啊?”

    长瑞干脆:“不啾。”

    塔娜持不同意见:“可是我们是大善人啊,大多灾民也确实受难离乡,除非我们这个大善人是假的善人。”

    马佳芸兰给两人都比了个赞:……这大概是人设ooc和上帝视角的问题。

    长瑞咯咯笑了两声:“不给多,不听话,打!”

    言罢,还给自己鼓了个掌。

    “长瑞真棒,”马佳芸兰也给他鼓一鼓掌,以激励教学,“救助应该适当救助,我们还可以制定规则,筛选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

    塔娜高高举手:

    “让他们干活才有饭吃!”

    “哇,以工代赈

    ()    ,塔娜也棒棒,”马佳芸兰毫不吝啬给予夸夸,“‘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能解一时之急,但授人以渔,却可解一生所需[1]。”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声男音突然插入进来。

    马佳芸兰笑着望了过去,眼睛弯如一眉新月,明亮清透。

    被惊艳到的康熙,又被两声“汗阿玛”,唤了回来,清了清嗓音,坐下把塔娜提溜起来,以掩饰刚才半秒的尴尬。

    他言:

    “都无外人,不必多礼。”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引自《淮南子·说林训》的‘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罢,这话琢磨着倒是一目了然。”

    马佳芸兰:

    “谢万岁爷夸奖。”

    “你们在讲什么,怎么聊到这个?”康熙好奇一问。

    已经有语言组织力的塔娜把刚才额娘讲的成语故事、成语出处、新编故事,以及拓展问答,一一描述。

    口齿清晰,叙事有条有理,抓重点抓的非常清晰。

    康熙听着也有趣,他又给他们拓展了不少东西,全是干货。

    马佳芸兰在一旁含笑地看着父女父子互动,思绪早已飘远。

    这个故事的寓意不在故事之中。

    否管说康熙好面子也罢,假仁假义也好,他的确是一位对百姓施仁的君主。

    仁孝皇后以四全束缚自己,康熙又何尝不是被一个“仁”困住。

    托清穿小说的福,康熙晚年国库空虚是一件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

    而造成此点的原因有好些个,一因不断战争消耗,这个没办法,清朝初期需要打下国家版图,二因天灾过多,又以地震、洪水最出名,这个目前也没办法;

    三因人祸,康熙经常给巡视地方百姓免税,体谅百姓是一件佳话,可更多把仁用在官员上,只会导致贪官蛀虫越来越多。

    这个暂时也没办法,毕竟前线打仗那么多,总需要仁来稳固民心和朝廷,作稳后勤保障,且谁也不敢议康熙不仁。

    题外话,他能把“仁”字送给孝仁皇后当谥号,可见对其重视。

    康熙一生出巡过很多次,至少前期中期,都是有明确政治目的的,晚年则游乐的借口居多,还更重视形式。

    以上马佳芸兰都无法直接插手,脑壳不够,或许以后交给儿子在前朝能多努把力。

    唯有关于国库借银子一事,还是可以提前洒一点种子,说不定能釜底抽薪,从源头开始遏止此事。

    如今康熙国库里仍然缺银子,这种政策还没出来,等过两年,三藩之乱平定,国库日益丰润起来,他就会起了心思。

    然后就会想到今天的故事,不要小瞧康熙的记忆力和联想力。

    不管这事情能不能改变,届时也与马佳芸兰无关,且为了避免被记账,她结尾不是搞了个虎头蛇尾父母官把悲剧转复仇剧。

    马佳芸兰这么做的有几个原因。

    首先,借着塔娜开蒙,时机刚刚好。

    若等长瑞也长大由夫子教导,阿哥都不住钟粹宫,这话找不到由头,康熙也不喜欢后妃过多插手皇子教育。

    假如这种子顺利生根发芽成树,不管下一任君主是谁,至少国库不会空虚成那个模样。

    且她不可能把后世东西全永远藏着,但想一想,自个儿和长瑞在后面努力拼命挣钱立功,高高在上康熙却在当人傻钱多速来冤大头狂洒水,亏心不亏心?

    长瑞的性子有他自己走的路,更顺畅的路,而非当一把刀,胜利了也不需要收拾烂摊子到累死在朝廷之上。

    于是才有今天的小课堂。

    马佳芸兰洒下种子也不忙着培育,任由其野蛮生长,才不会落下痕迹。

    她估摸了下时间,笑了笑,打断他们的滔滔不绝:“万岁爷,天色不早了,不如今天学到这里,先传晚膳?”

    塔娜、长瑞还有点意犹未尽,三人又讲了一刻钟方才结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