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前,曾经提到‘分封制死灰复燃’,那个时候举例的时候就说过明朝。

    而明朝这里也正是因分封制吃足了苦头,而源头,毫无疑问,正是设立这个制度的明太祖朱元璋本人。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实行分封制,他将儿孙派驻各战略要地为王,以“外卫边陲,内资夹辅”,又创建卫所制度,由中央牢牢控制军事指挥权。】

    【朱元璋去世后。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帝。

    建文帝为巩固中央集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他的叔叔们,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欲铲除燕王。

    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经过四年的夺位战争,最后率军南下,攻占京师(今南京),史称靖难之役。[1]

    靖难之役会出现,追根到底还是制度上的弊端,是分封制的弊端……可以说,早在昔日确定分封制的时候便埋下了今日祸端的伏笔。

    再加上先前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的同时,也对功臣有所猜忌。不过,他想抓紧手中权力的手段可狠多了。】

    岁寒生稍稍介绍了一下:

    【朱元璋是个狠人,狠人上位后手段自然也很狠。

    朱元璋借此兴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清理权贵和不法功勋。

    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之罪名杀胡惟庸,又杀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

    1390年,李善长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坐死,总计株连者达三万余人。儒臣宋濂只因受孙子连累,全家被贬到四川,他也病死于途中。此案延续了十年之久,前后被株连的几十家王公贵族,共三万多人。

    此后,朱元璋又借大将军蓝玉张狂跋扈之名大加诛杀,连坐被族诛的有一万五千余人。加上空印案与郭桓案合称明初四大案。朱元璋通过打击功臣、设立锦衣卫加强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强皇权。

    “胡蓝之狱”后,明太祖意尚未足,过了年余,颍国公傅友德,奏请给怀远田千亩,非但不准,反将他赐死。

    定远侯王弼,又奉诏赐死。

    宋国公冯胜亦被赐死。

    经过几次党狱,明初的功臣大量被杀,间接导致了他死后在靖难之役中朝廷无可派之将。】[2]

    ……

    从秦到明,又经过那么多朝代的发酵,可以说,众人对分封制是不能再熟悉了。

    分封制好,确实是很好。但是自秦以后,不,在战国时期便已经不再适用了。

    到现在,这无疑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在地方的治理上弃朝臣不用,朱元璋还敢用分封制不得不说胆子很大。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是看他这般在朝堂之上这样大张阔斧,他对自己手下,自己

    手下这些武将不信任那是很正常的。

    很明显在他看来,此时这些不靠谱的群臣是比不过自己同姓的儿子、孙子,他们才是自己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子嗣,是自己的后代,而因为这层血缘关系,他们也会天然站在自己这方,也就相当于,派出去的儿孙都是自己的手臂的伸展部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够不着的,群臣不行,就用儿孙来凑。

    ……

    秦。

    “……可惜啊可惜。()”

    天幕上又是一张地图,这一次呈现的是靖难之役。众人看着激烈的战况,听着是一阵唏嘘。同样是重法,秦朝众人对明朝隐隐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当然,秦和明还是不同的,但是毫无疑问,明初为了扫清障碍,下足了血本。

    清理朝堂可是大事!

    而杀了那么多功臣……

    继位的建文帝无人可用还算好的了,还有能打的叔叔在边疆抵挡。‘无人可用’,通常是意味着内外空虚,意味着会被外族抓住机会趁机南下,那可是亡国的事!

    “兴许……这位明太祖,正是因为有那位……明成祖在,所以才这么彻底的。?()『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王绾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猜想。

    这只是他自己的猜想。但是并不是没有可能。没有足够的底气怎么敢这么做?难道不思考后果吗?

    有人可用有人可以兜底,才敢大胆去做。否则等到元军恢复以后南下反扑,那时该怎么办?

    观那明成祖的封地,可不就是正好在最前线吗?而之后的靖难之役毫无疑问也证明了他的才能。明朝的江山在建文帝手上意思意思,过了一下就落到了明成祖手里。

    内战,损伤的到底还是明朝的精神气。

    只要明朝想发展,那么之后名超出迟早还是要在这里损失的加倍补回来。

    ……

    【……经此,很明显刚明初的法制风格倾向于法家思想,也就是:重典治国。这是吸取了元代因“宽纵”而致“朝廷闇弱,威福下移”最后亡国的教训,不过朱元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这是同他的经历有关。

    朱元璋出身寒微,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又相继遇上旱灾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自己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走投无路之下他去当了和尚,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和尚们便云游化缘。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也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这样穷困潦倒,居然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起步正是“开局一只碗”。

    二十五岁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公元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公元1364年称吴王。他又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公元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

    ()    朝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从底层爬上来颇为不易,但是能爬上来的话,事实也在说明朱元璋是个成大事的人。同时这样年轻时在底层摸爬滚打的经历也让他看到他亲身体会到底层的艰辛。

    所以在有每“见州县长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他对此感同身受。因此,他认为建明后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治理“乱世”,必以“重典”。

    他认为:“反元政,尚严厉”;“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因此强调“重典治国”必须“重典治吏”和“重典治民”,通过“重典治吏”和“重典治民”以实现“重典治国”。

    前者“重典治吏”表现在朝中的大清洗上。

    而后者“重典治民”,则是因为他看到“顽民狎玩,犯者不止”,所以认为“民经乱世,欲度兵荒,务习奸猾,至难齐也。”

    于是“出五刑酷法以治之”“刑不得不猛”,“使人知惧而莫测其端”,“欲民畏而不犯”,“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让民众畏惧法律,乃至达到不敢再犯法的效果。】

    【除‘法’之外,朱元璋同样也宣扬‘礼’的作用,在封建社会,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汉人治下,礼是重中之重:

    朱元璋认为“纪纲法度为治之本”、“礼法,国之纪纲,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建国之初,此为先务”。

    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同样继承了他爷爷的思想:‘盖刑乱国之典,非百世通行之道也……夫律设大法,礼顺人情,齐民以刑,不若以礼。其谕天下有司,务崇礼教,赦疑狱,称朕嘉与万方之意。’

    明初这对祖孙都奉行都是礼法并重。】[3]

    ……

    “这明太祖如此严厉……这是在治军啊。”

    刘彻和李世民齐齐再次感叹。

    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这样感觉了,可是每次听到朱元璋的做法,隔着天幕他们都能感觉到风雨欲来。

    军纪严明,治军的话自然应当如此。在战乱的时候,大敌当前,重法以治军,全军上下一心这是前提,这样的做法,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治军上,换做他们自然也会采取这样的策略,毕竟还有北方的民族,还有刚被打败的蒙古人还在塞外虎视眈眈。

    不对的是——明太祖太过紧绷了。

    就像先前科举制时谈及明太祖时心生的感慨:行事作风过于雷厉风行,他们旁观之人都能隐约嗅到其中的风雨欲来,容易生乱啊。

    统治国家啊,既要武力也要文治。朱元璋既然是文治自然是要统治人的思想,改变人的思想。但是朱元璋,‘删去孟子的部分内容,可视作思想精髓’‘将孟子排位移出孔庙’……这些可以说是那些读书人那些儒生的命根子……刚刚开国就这样那

    ()    个这么大肆动静,到底是鲁莽了些。

    强权并不是能压下一切的。

    上一个重法的秦是怎么覆灭的?除了那个不中用的二世,主要不就是因为这个‘重法’吗?

    当然,要是继位者施以仁政,接过这个烂摊子,还能趁明太祖大张阔斧扫清朝堂上障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推行自己的政策,没有了什么反对的声音,时间一长,政策效果出来后,再次迎来盛世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明朝,这第二位皇帝,继位的建文帝继任时间到底太短,只不过短短四年,还伴随着四年的战争。内乱前他在削他叔叔们的藩,而内乱里也没看到他什么建树,在治国上对建文帝难以评价,甚至登位后这四年就一直被明成祖紧逼。

    与其找建文帝的表现,不如说在位这短短四年的建文帝只是明太祖思想的延续。重点……其实还是这个明太祖的嫡子……那位故去的太子,也就是建文帝的父亲。

    如果那位太子还活着,这位初始定下的这个继承人——他如果成功上位了,成功登基了以后,他着手治理的时候认定的国策会不会延续他的父亲?还是与他的父亲呈现互补?

    是支持重法?还是更愿意实施仁政?这位早早过世、遗憾未能登位的太子,他的态度很重要。

    这点很关键。

    毕竟,不管是这建文帝还是这明成祖,都不是朱元璋最初看好的继承人。

    ……

    【新朝代都是在旧朝代的灭亡下建立的。新生的朝代开国之后,往往都是力图平稳抓生产养精蓄锐。如汉初,如唐初。

    在明初,即位的前两位皇帝还陷入各种政治斗争里,一个对朝臣,一个对叔叔。没有一个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面,当然,这也跟当时明朝不太稳固的国情有关。

    总之,在他们手里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待发展的明朝在嗷嗷待哺,上位者却必须要腾出手做别的事。

    在朱棣即位后,改元永乐。不过在他的手下,明朝也出现了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

    【朱元璋在位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朱元璋晚年,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先后去世,那么,他的四子朱棣更是自然而然地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在本该继位的太子去世后,已成气候的藩王心里对皇位正蠢蠢欲动时,却看着长大的侄子轻而易举坐上了皇位。那么他们怎么会甘心?早在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引起诸王,特别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的不满。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之间早已开始了明争暗斗。

    尤其是朱棣,他战功赫赫。出征漠北俘获北元太尉乃儿不花,这个捷报传到京师,朱元璋高兴地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自后,朱棣威名大振,更受

    倚重,屡次被朱元璋授命参与北方军事,节制士马。

    不过因此带来明争暗斗也少不了。朱棣招降乃儿不花后,晋王忌惮朱棣的功劳,到太子朱标处发告朱棣不听自己的约束“劳师冒险()”,那时候朱标还在,于是收到消息的朱标将此事汇报给朱元璋。

    到朱棣入朝,晋王又言语冒犯朱棣,还派人在燕王府内监视,搜求朱棣的“国中细故?()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甚至燕王每入朝,太子“数以语见侵”等等,其间剑拔弩张之势十分明显。

    到与他争斗已久的秦、晋二王相继去世的时候,朱元璋也快不行了。朱棣成为了诸王中最年长者,此刻他已经有大部分的话语权掌握在手里。因为这时朱棣的羽翼已经丰满,不但有久征惯战的护卫军,权限上也早已超出了“列爵不临民”的规定。

    甚至在晋王死后一个多月,朱元璋曾给朱棣一道敕谕:“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无疑,这时朱元璋已把朱棣看作维护朱家皇朝的一个支柱,对他寄予很大希望。】[4]

    ……

    唐。

    朱棣上位前的经历,听着实在有些耳熟,经历的那些事……跟他们的殿下有着相似之处。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开口,“我与他不同,我未曾离开得了长安。”

    争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们在朝中被打压得最厉害的时候,李世民也不是没想过到封地上避让一二,但是很可惜,这样的想法也被对方看穿了。这条路却生生被堵死了。

    他与李建成、李元吉结下嫌隙以后,认为洛阳地势优越便利,担心总有一天会发生变故,打算离开京城保守此地,所以就让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派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率领亲信王保等一千多人前往洛阳,暗中结交崤山以东的豪杰,等待事态变化,拿出大量的金银丝帛,任凭他们使用。

    但是李元吉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张亮被交付法官考察验证。张亮从始至终一言不发,朝廷便释放了他,让他返回洛阳。[5]

    他也因此被留在长安。

    相比朱棣的待遇,他不能离开长安,仔细想想,未尝没有父皇的猜忌在其中。

    朱棣同样战功赫赫,为什么他就能一直留在封地呢?

    回想着自己的父皇那些让人心寒的态度,李世民心情也低落了下来。

    众人一时间也沉默了下来。

    ……

    【……这些是朱棣的家底,也是敢去争夺皇位的底气。诚然,朱棣开创了盛世,可他同样一直被诟病着。当然,后人诟病他,主要还是因为靖难之役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以及他上位之后的一系列举措。

    朱棣哪怕被如此器重,可同样,他并不是朱元璋立下的继承人。甚至,朱元璋临死时下的遗诏:“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也考虑到燕王及诸王权势过大,对继任皇帝朱允炆构成威胁。

    ()    而到后来靖难之役中,朱棣以朱元璋曾经在《皇明祖训》中说的话“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以此此为理由,指责辅佐建文帝的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朱棣举兵的喊响的口号也是“清君侧,靖国难”。

    不过,威县、南宫百姓认为朱棣起兵谋逆篡位,天下大不敬,自发组织支持建文帝的皇家军队,抗击燕王叛军。《南宫县志》记载,“燕兵所过,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争抗拒之”。《邢台县志》也记载,“靖难兵起,传檄征响,秀抗不应”。

    而靖难之役历经四年之久。

    须知,靖难之役是明朝内部争夺权力的战争,两军交战不论胜负,损耗的是明朝整体的实力。这四年里,明朝消耗的是要算上朱允炆和朱棣两方的,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便因为这场内乱受到了不小的破坏。这是明初遭到最大的损失。

    战争剧烈的地区,所受的破坏更大,更是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这场内乱起于权力的争夺,结束于败破的河山。】

    【朱棣上位之后,首要任务是宣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和处置政治反对派。攻占南京后,开列“奸臣榜”,诛杀了一部分建文朝臣,例如方孝孺及其宗族亲友被杀者八百七十三人,其门生卢原质、郑公智、林嘉猷皆殉难;

    黄子澄、齐泰等被诛杀灭族,练子宁之死,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家族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数百人;

    陈迪之死,远戍者一百八十余人;司中之诛,姻族从死者八十余人;

    胡闰之死,全家抄提者二百七十人;董镛之死,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

    与此同时,朱棣并未将“奸臣榜”上的人全部诛杀,如张紞、王钝、郑赐、黄福、尹昌隆等人皆被宽宥任用。】

    岁寒生顿了顿,从里面挑出最有名、也是最可惜的来:

    【这里面有个叫方孝孺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