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1/2)
【‘一条鞭法’是不错。】
【嘉靖九年(公元1530)‘一条鞭法’由桂萼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公元1581)推广到全国。
它主要分为三方面:
一是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这针对的是当时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为了达到税赋均平的情况,
使税赋相对均平。
二是统一赋役,限制苛扰。
赋役。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以前的赋役是分开的。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赋归于地,计亩征收;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
这使税赋趋于稳定。
三则是计亩征银,官收官解。
我国古代田赋,唐以前基本上都是征收实物。唐代两税法虽以货币计算,但缴纳仍折实物。宋代征税,只是偶有折银。元代科差虽行色银,但积粮仍为谷粟实物。
但是从明代一条鞭法实行以后,不仅差役全部改为银差,而且田赋除苏杭等少数地区仍征实物以供皇室食用之外,其余也均已一律改征折色,即折为色银。与此同时,赋役征课也不再由里长、粮长办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缴入库。
明朝从此,赋不按实物征课,由此省却了输送储存之费;不由保甲人员代办征解,免除了侵蚀分款之弊,使征收方法更加完备更臻完善。】
【‘一条鞭法’的出现缓解了明朝当时的社会矛盾,由赋役问题产生的阶级矛盾,如里长和粮长的重役及痛苦和徇私舞弊、耗损公粮……这些弊端因此暂时得到缓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另外,由于以银纳税比以实物纳税运输轻便,使得赋役的缴纳、运输等也非常方便,节约了税收征纳成本,既提高了课税的行政效率,又提高了课税的经济效率。
另外,农民因此获得较多的自由。相对明初赋役制而言,一条鞭法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而将赋役折合成白银,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
……
【但是,有利就有弊,哪怕对后世影响深远、为许多人称赞的‘一条鞭法’也不能例外。】
众人凝神听着。将自己置身处地于当时的明朝,这样的制度可谓是为那时的明朝两声订做,也是因为明朝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在那样不断下沉,所以这‘一条鞭法’才应运而生。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场改革。
但凡改革,有时候是无法面面俱到,所有方面都能够完全顾得上的。想顾此,有时候就得失彼,无可奈何迫不得已。
而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其他不说,折合成的那些银两去哪
儿弄来?
能将那么多的赋役折合的银两,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需要细想都会知道那得是一笔多庞大的矿产资源!
……
多条一模一样的弹幕在屏幕上飘过,夹杂着几条有vvip标识的。可见直播间里那些vvip大佬也为之震撼了。
能把观众们齐刷刷震撼,岁寒生有些欣慰。不过关于白银的来历,他还得卖个关子。
他轻咳了一声,继续道:
【关于这‘一条鞭法’,首先,要提一下它的本质。
‘一条鞭法’诞生于封建社会,诞生于封建统治者的手中,目的仍是维护封建统治,它的实行是为了整理封建政权的财政。但凡如此,像‘一条鞭法’这样的从上而下的政策,那么便意味着它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只要基于这层目的,再好的政策也仍然是为封建社会的基础服务的。
‘一条鞭法’是一种改良主义的政策,是含有专业主义政权和豪绅地主斗争的性质。但是这个“改良”和“斗争”也是极其微弱的,连对当时豪绅地主优免权也要“除外”。[2]
这是本质上就存在的问题,哪怕之后在此基础上再怎么改革,从开始的出发点开始,从起步开始就无法避免。这是其一。】
岁寒生列举:
【其二。将‘一条鞭法’完全不加修改地推向全国,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晏子春秋·杂下之六》曾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由此可见,同一件事,在不同的风土人情之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就如橘与枳之间的区别一般。
‘一条鞭法’是江南地区百余年各种赋役制度改革的结果,其自身带有很强烈的江南地域色彩。
将地域性色彩强烈的地方政策,一成不变地推行全国其他地区,必然因地域环境差别、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方官员维护本地区及本阶层利益而进行阻挠等因素引发矛盾。
而这样的矛盾往往直接会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其三问题便是出在这实施上。虽然政策很好,目的政策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杂役之害,可实际上在实施的时候却根本没有达到这个效果来。因为明朝政府在此基础上还另行增加了徭役赋税,扰民非常厉害。大体在万历末天启初的时候,一条鞭法已不遵守。
如此一来,那这项政策也就无用了。】
【另外还有第四点的火耗问题。因税法规定纳银,而银两熔铸过程就产生了所谓“火耗”。熔铸碎银的实际火耗为平均每两一至二分,即百分之一二,但实际征收的火耗往往高得多,每两达二至三钱,有时甚至更多。那么一来一往便产生了差价中,而火耗这一阶段,也自然而然便成为地方聚敛的一个巧妙的手段。银两的额外损耗,也成为纳税人沉重的负担。
最后便是会出现银贵谷贱问题。因为官方的两税收的是白银,民间在交税的时候会将谷物等产出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
而在兑换的这一阶段,闻利而动的商人又借此将银价抬高,长此以往,这又成为是明清延续的一大弊政,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3]
……
白银,白银,果然又是白银问题!
比起听后辈谈起‘一条鞭法’好处,他们勤恳学习长处的时候;听弊端的时候,观众的心情可就没那么舒畅了。
众人噫吁又长叹,眉毛皱紧。
总结出的这几点弊端里,第四点、第五点里,完全可以归类成白银带来的问题。
而除此之外,白银的来源问题呢?
在他们的认知里,哪怕历朝历代,哪怕白银再多,都没有一个朝代的储备白银能够庞大到支撑起一个国家。怎么想也不可能。哪怕再开发了一些未知银矿,也不太可能。毕竟银矿的储备就那么多,哪有太多未知的银矿?
那么,基于此,明朝的白银又是哪里来的呢?
再怎么超,也不至于超出这么多的吧?
明朝到底哪里来那么多的白银?
这明晃晃的就是超出他们认知范围了!
急急急!
……
岁寒生也在此揭秘:
【首先明代统治者重视银矿开采,比如明朝白银主要产地云南,每年银课可达10万两。按照明代银课抽3成的比例,云南一省每年的白银产量就可以达到30万两以上。而明朝产银高峰期的宣德朝,一年银课可以达到30万两以上。虽然没法跟美洲相提并论,但也能很大程度缓解明朝白银紧缺的问题。
当然,更为重要的白银来源,还是明中叶解除禁海后,美洲和日本的白银大量流入。其中高峰时,美洲白银,每年可流入100-200万两,而日本白银每年可流入300多万两。日本发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银矿,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甚至多于美洲。只不过,有趣的事,日本那些流入美洲的这些白银。到最后大多还是借助葡萄牙商人之手运到中国。
在当时,世界上那些白银的终点,只有中国一个。
请看,这便是当时的白银路线图。】
话音落下时,更庞大的地图展开来了。
分为两张地图,一张是球形,一张是展开后平铺的地图,无数带着箭头的粗细不一的线段横亘在其上。跟着后辈的讲解,不难明白,这些箭头代表交易的方向的。而线条粗细则代表着数量。越是粗的线段,便意味着着此次交易的丰厚了。
这些实在让人眼花缭乱,在外行人眼里和在内行人眼中,那却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专注此行的内行人已经在后辈贴心的注释下,以及前期的讲解里根据此分析了起来。他们对此足够敏锐。
后辈的声音在此刻传来:
【有学者曾这样评价明朝:一个不富藏银的国家,竟然选择银作为自己的货币,是一件把金融命脉委于他人的荒唐之事。】[4]
听着这个分析,内行人更是全身一震,加快了研究。
经济确实重要(),而白银大量依赖进口也确实难以想象?[()]?『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难不成……明朝的所铸的千里之堤,毁灭之时也有它的一笔?
这个想法着实大胆,但是结合实例却又不得不这样想。
毕竟明朝确实是一个鲜明到血淋淋的例子。
……
内行人越看越冒冷汗,相比较他们,外行人的注意的点就在别的方面了。
在那些外行人里,就有人看着看着,就从这地图上看到别的、更加珍贵的东西来。
就如现在,已经有人难以控制自己的心潮澎湃了:
“……原来后辈眼中看到的世界是这样……”
“都说天圆地方,天似华盖,形圆;地如棋盘,形方两者的结合则是阴阳平衡、动静互补。”
那人望着球形地图良久,在此之前他已经确定这两张图实际上还是一张地图,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可也因此更让人惊讶了。
这就意味着……
“……原来不是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是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圆的,所以在上面的我们触目所见的天空是圆的……”
这个答案实在匪夷所思。
他们中有些人,光顾着对着后辈画的白银路线图对比了,太专注细节,便容易忽视了这最简单、也更加明了的这一部分。
在地图出现之后,因这是后辈带来的,可以确保其真实性,但是与此同时却也更加的让人不可思议了。
天圆地方这个观念,自古代先贤提出后,因为无推翻的证据,有有一定的道理,反正肉眼所见之下,也无法否认这个观念。于是这便如权威般根深蒂固在所有人的脑海之中,并且一代一代就此传了下来。于是哪怕经过百年、千年……他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过去。
但是突然出现的后辈,展现这他们后世的地图,带来这后世的知识。一切都是那么突如其来,于是这突来的冲击,将人震得三观尽碎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了罢。
……毕竟他们能看到后辈,后辈能以这种形式出现,本身就是个奇迹吧。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离谱的事呢?
……
因为那一瞬的惊吓,仿佛停滞了一瞬的心脏也慢慢恢复了运作。众人深吸一口气,稍稍缓解这不适,冷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