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事实证明,还真有人敢来。

    不光有,还络绎不绝。

    不是,你们真不怕死啊!

    苏景殊很懵,文人之间情比金坚他理解,坚到这个地步他不理解。

    瘟疫!会传染的瘟疫!稍有不慎就嗝屁的瘟疫!

    要是寻常头疼的脑热也就算了,这是瘟疫不能随便探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不是这样玩的。

    幸好守在门口的衙役态度坚决,安乐坊只能进不能出,别说友人进来探病,就是亲爹亲娘都不能进。

    小小苏蹲在门口看着一波又一波的人来了又走,感觉他们梅先生的人脉和他爹有一拼,不,应该是更胜一筹。

    哇,不怕死的人真多啊。

    瞧这一波又一波的,阎王爷都得夸他们积极。

    安乐坊陆陆续续进人,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开封府的衙役忙活不过去,包拯直接请命将驻扎在城外的禁军调过来帮忙。

    城里的病患全部挪到城外,和患者接触较多的也强制带出来隔离,不过三天的时间几排院落都住的满满当当。

    城外哼哧哼哧紧急加盖房屋,城里挨家挨户巡查躲藏起来的病患,几天下来原本长了杂草的路都给踩平了。

    这年头百姓对官府有着天然的畏惧,看到衙役挨家挨户上门搜人都吓的不行,要不是开封府在所有街道都贴了告示解释来龙去脉,又派了大量的官差去给百姓解释出城只是治病,怕是衙役去家里搜都搜不到人。

    连太学的学生都去了安乐坊,百姓有什么好怕的?

    那些学生正是热血沸腾的年纪,路见不平连官家都敢骂,要是在安乐坊中受了委屈肯定要写诗文谴责,有那些未来的国之栋梁在,朝廷肯定会上心。

    如此宣传了四五天,这才终于出现家中有疑似染上疫病的人后主动到衙门上报的情况。

    有第一例就有第二例,不管怎么说,事情总归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京中疫病发现的早,开封府动作迅速,没有让病情扩散到周边州县,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些天梅尧臣的病情虽未好转,但也没再加重,不过精神头比刚过来的时候好了许多。

    太医诊脉之后越发笃定不让人来探病对病患有好处,病人就要有病人的自觉,放松心情安心养病比什么都重要,多深厚的感情啊非得赶在疫病的时候显摆?

    都走都走全都走,一个都不准放进来。

    安乐坊里除了太医院的太医还有从城里诸多医馆中抽调而来的大夫,城中病患挪到城外,医馆的压力减轻,也能腾出手来去城外帮忙。

    口罩和防护服都紧着安乐坊用,城里的医馆还没有普及到,新来的大夫们看到安乐坊中太医们的新奇穿戴很是惊讶,“这是什么?”

    带他们进来的太医简单解释了几句,他们最开始也觉得穿戴成这样不太方便,但是穿戴了几天发现的确有用。

    以往疫病传开会有很多大夫感染,可能这次是疫病没那么凶,也可能是他们穿戴的口罩和防护服派上了用场,这次安乐坊中竟然没有一个大夫染上疫病。

    新来的大夫们听的连连点头,防止病气入体的确很重要,如果穿戴成这样就能挡住病气,方便就得排到后面,宁肯动作慢点也得以性命为先。

    太医们叹道,“谁说不是呢。”

    然后把这些新来的全部推进暂住的院子里换防护服。

    城里派来了大几十个帮手,太医们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终于不再像前些天那样看谁都像杀父仇人一样。

    苏景殊住的那排院落里有两个人发病被送走,由于发现的早诊治及时病情并不严重,除了有些低热咳嗽之外还能和往常一样看书写字。

    只是这些后来发病的虽然病情不严重,但是数量却越来越多,且大部分都是从城里运出来的。

    有禁军和开封府的衙役驻守在外面,安乐坊中治病救人进行的有条不紊。

    苏景殊也没有闲着,他被安排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根据安乐坊的现状来整理出一套可以推行各州县的防治措施。

    主笔:苏景殊

    监工:孙直讲和太医院的太医们

    因为太医们前不久刚去他家给他看过病,在安乐坊重逢竟然还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别扭感觉。

    苏景殊:……

    就是说,这种事情交给别人来也可以吧?

    可是就算心里觉得孙直讲来动笔比他更合适他也不敢说,只能在众人和善的监督下将他写过一遍的东西再写一遍。

    上次写的仓促,这次有足够的时间给他酝酿写草稿,完全可以将他上辈子经历过的各种防疫措施改善成这个时代能操作得来的法子。

    杀菌消毒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千年后和千年前的法子完全不一样,不过酒精蒸馏提纯可以安排一下,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比之前发的酒醋杀菌效果更好。

    蒸馏的器皿也不用他操心,京城有很多香水铺子,不少铺子都懂得“花露蒸沉而成液”的法子。

    据说那法子是商人从大食偷师学艺悄悄传过来的,本来法子在大食大家都不知道,传回大宋后立刻就传开了。

    毕竟除了工艺配方也很重要,京城的贵妇人买东西很挑剔,香水味道浓了淡了都不行,要的就是一个恰到好处。

    然而每个人对恰到好处的要求都不一样,这么一来除了几家大店会碰香水生意,其他店铺宁愿高价从大食商人手里采买也不愿意冒风险自家制香。

    蒸香水的器皿得用上好的琉璃,琉璃那么贵,打造一套器皿的钱好几十瓶香水都都赚不回来,没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

    打造蒸馏器皿对商人而言是大手笔,对朝廷来说却只是毛毛雨,反正有朝廷给兜底,花钱不心疼。

    孙直讲闲着也是闲着,写好一张他就看一张,有些感觉像是小孩子胡思乱想,但是仔细一想似乎还挺有道理。

    花露可以蒸

    ,酒水自然也可以蒸,酒水中蒸出来的精华叫酒精完全没问题。()

    烈酒可以用来给伤口去腐消毒,酒水中蒸出来的精华效果的确可能会更好。

    ?醉酒花间的作品《[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那么好的主意以前怎么没人想起来呢?

    周青松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回道,“先生,蒸出来的酒精不能喝。”

    孙直讲一想也是,文人清雅,喝的都是淡酒,讲究小酌怡情。大辛大热即大毒,只有鲁莽武夫才喝烈酒。

    酒水太纯了不合士大夫的口味卖不出去,酒家赚不到钱,自然也不会去酿。

    大夫治病并不经常用到酒水,想到这里的可能性也不大。

    奇思妙想果然还是得看小孩儿。

    “先生,我不小了。”苏景殊抬起笔杆指指自己的脑袋瓜,“这叫还没有被世俗污染过的清澈大脑,新的,好使。”

    “继续写你的,别插嘴。”孙直讲笑骂一句,琢磨现在让人送套琉璃器皿来的成功性有多大。

    大夫们忙着治病救人,他们这些潜在病人却都闲着,旁边还有个拥有“没有被世俗污染过的”臭小子,先看看能不能把酒之精华给蒸出来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把这一页交上去。

    苏景殊很有信心,“我来画图,让工匠们按照这个样式来烧。”

    周青松转过身,“你又知道?还是用你那没有被世俗污染过的清澈大脑想出来的?”

    “这倒不是。”小小苏笑的露出小白牙,“我娘在城里开了间胭脂铺,里面有卖各种花露,下次有空带你去看看,回头议亲了记得来照顾生意。”

    周青松白了他一眼,继续去旁边陪孙直讲查漏补缺。

    这东西非常重要,写出来是要下发到州县作为参考的,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他们检查完太医院的太医也要检查,太医院的太医检查完官家还要亲自看,确保无误之后才会下发到州县让州县照办。

    苏景殊撇撇嘴,他感觉到太医院那一步就已经够了,完全没必要拿给官家看。

    官家又不懂,多此一举。

    院子里忙忙碌碌还算安生,他们这些人没有发病,按理说已经可以回城正常生活,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太医院还是决定让他们多待几天。

    现在房宅还住得开,等过些日子住不开了再让他们离开。

    隔离观察的几排院落还算轻松,不远处病患居住的地方气氛已经开始沉重。

    瘟疫是要死人的,即便这次开封府动作很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