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就堵满了人。

    百姓都爱看热闹,在热闹可能和他们每个人都有关系的时候,别说天气炎热,就是天上下刀子都挡不住他们过来一探究竟。

    禁军只抓犯了事儿L的人,各座府邸的下人度过惊心动魄的一夜,等外头的动静消停下来立刻互相打听,消息瞒是瞒不住的。

    四海钱庄和城里几家大粮铺全部被查封,主家大半夜的被官兵抓起来带走,连知州大人都没躲过去,这会儿L都在大牢里待着呢。

    别人不能治知州的罪,现在要开堂问审的是包青天包大人,别管什么知州知府都得束手就擒。

    公审结果不出所料,李坤程元等人罪恶昭彰证据确凿足以定罪,但是李坤身后的人却没有审出来。

    其他人在堂上要么喊冤要么唾骂,只有李坤一言不发,看上去和之前那个奸诈的商贾判若两人。

    包拯也没指望一次就能把所有疑点都解决,此案涉及颇广,他也没必要将时间都耗在几个问不出东西的人身上。

    皇城司的官差有时间和他们耗,直接将人押送到京城就是。

    登州和青州相距不远,兴许过几天还能在青州找到点线索。

    根据郑宏的供词,他们铸造假\钱用的朝廷发下来的军饷。

    禁军直属中央,厢军属于地方,二者之间本来没有牵扯,只是登州地处沿海,禁军中除了马步军分驻各地,还有水军驻守沿岸,各营的军饷虽说是由朝廷发放,依惯例却是由厢军代发。

    军饷有零有整,铜钱由官府发放,不需要到地方钱庄兑换,厢军禁军那么多士兵,涉及到的铜钱不在少数。

    先把真钱熔化然后再用熔化的铜来铸假\钱的确能够获利,但是获利还不够多。

    如果没有猜错,李坤手底下应该有座朝廷不知道的铜矿,不然他不会胆大包天用官府的铁器作坊来铸假\钱。

    既然可能有铜矿,会不会也可能有金矿?

    包拯心中已有猜测,就算

    李坤不言不语也没关系,到京城皇城司自然有法子让他开口。

    重点线索在抵达京城之前不能死了,不光要防止他自杀,还要防止外来的刺杀,于是押送犯人的重任又落到了武功高强的展护卫身上。

    审案结束,案犯要被押解回京。

    程元得知包拯没想当场铡了他后大喜过望,回京好回京好,回京还有活命的机会,他是庞太师的亲外甥,他舅肯定不会看着他被砍头。

    本朝祖训不杀士大夫,他怎么说也算是士大夫的一员,就算他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包拯也没资格斩他。

    只要能活着进京,舅舅一定能想办法把他捞出来。

    姓苏的!你等着!本官一定会回来找你报仇!

    囚车浩浩荡荡走远,州城肃然一清。

    百姓们看着囚车里一颗又一颗的人头,一想那么多脑袋都要到京城菜市口问斩就替京城的百姓倒吸一口凉气。

    可怕,相当可怕,他们只想想都要做噩梦,亲眼看到那么多颗脑袋落地还不得吓的天天都睡不着啊?

    包青天就是包青天,连他们小地方的百姓见不得血腥都能考虑到,要是能一直留在登州就好了。

    登州的百姓殷殷期盼包青天能留在登州,可惜他们也只能想想,天底下盼着包青天去他们那儿L当官的百姓海了去了,以包大人目前的官职品级,想让他到地方任职可能性不高。

    不过也不是不可能,连文彦博文相公都能去大名府,没准儿L包大人什么时候心血来潮就要去地方。

    问题不大,先排队再说。

    程元郑宏这些官职高的官员以及越挖越有惊喜的李坤被押送回京,州城大牢还有很多不需要送到京城就能定罪的人。

    苏景殊对来自程表哥的威胁毫不在意,没有恶人能从包大人手上逃脱,别说庞太师不会捞他,就算庞太师愿意捞也捞不动。

    怎么着,以为当今圣上是仁宗啊?

    白眼.jpg

    庞太师是他舅舅怎么了,庞衙内还是他的好朋友呢,不知道亲儿L子比外甥更重要吗?

    知州不在,通判暂领州务。

    那么多积压在牢里的犯人等着审讯,苏通判审案的经验不多,天天追在包拯身边问东问西,恨不得变成挂件挂到包大人身上,不到柴王爷生辰就不放人。

    从登州到青州只有三四天的路程,包大人行行好,看在他没经验还要独当一面的份儿L上多帮他几天吧。

    QWQ~

    他不怕审案,他怕他判错刑啊。

    量刑定罪是个技术活儿L,包拯也的确不放心他第一次审案就遇上那么多案子,看他审了几个人后索性拿出《刑统》来当堂授课,让他知道什么叫所有的罪都要师出有名。

    进士出身的官员和明法科出身的不一样,进士科的考生对律法的了解不多,当官年数多了能凭经验能对律法条例手到拈来,刚考中进士的官员却没那么大的本事。

    不怕他们一边翻《刑统》

    一边给犯人量刑定罪,就怕连书都不翻就随心而为。

    苏景殊乖乖的跟在包拯身边学习,包大人亲自授课的机会不多,过了这个村儿L就没这个店儿L,不好好学的是傻子。

    他学!他学!他玩儿L命的学!

    州衙里人手不够,被审的大部分都是州衙的官差,好在剃掉心思不正的人后剩下的都是能干实事的,短时间内一人兼任几职勉强也能撑下来。

    大牢里的待审案犯越来越少,公孙策抽空去验了一下前任通判的尸体。

    前任通判死的蹊跷,程元当时上报说急病而亡,之后帮着处理前任通判的后事,出钱出人护送灵柩回乡,作为一个没有相处多少时间的同僚算是仁至义尽。

    回过头来想想,会不会是前任通判的死因不是生病,所以他才匆匆忙忙将灵柩送走?

    公孙策跑了趟前任通判的老家开棺验尸,果不其然,根本就不是生病猝死,分明是中毒身亡。

    毒名无影散,是大理段氏的独门毒药,中原地界儿L很少见。

    正好沈仲元之前托人打听的消息也有了眉目,所有的消息汇到一起,总算是搞明白了段五到底是什么来历。

    那家伙是大理国段氏的家奴之后,从大理国的皇宫中盗出无影散后进入江湖,不过他行事过于毒辣,动不动就用毒来伤人性命,惹得江湖中人群起攻之,之后便销声匿迹,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李坤招揽。

    襄阳王那边也有很多江湖人,那些江湖人的来历都还算正常,段五可能和襄阳王没有关系,但是和真正的幕后黑手有没有关系就不好说了。

    得嘞,还得继续查。

    登州这次被拉下马的官员太多,在新知州和其他职位的官员到任之前,退休官员们挺身而出帮忙补上州衙的缺。

    有包大人亲自作证,再加上程元被抓后的怒骂,苏通判的清白勉勉强强算是保住了。

    可喜可贺。

    就是老人家们见了他还是会吹鼻子瞪眼,要不是包大人亲自去请,他们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到州衙和某伪装的预备役贪官共事。

    忙忙碌碌到八月初,天气渐凉,带了小半个月学生的包拯必须得启程去青州了。

    苏通判眼泪汪汪的送到城外十里亭,想起州衙那些还没处理完的政务只恨包大人不会影分身之术。

    稳住,不慌。

    案子已经上报京城那么多天,补缺的官员很快就能到位,离他解放的日子不远了。

    谁家好官刚上任就要兼任一把手啊?他承认他不太行还不行吗?

    卑微.jpg

    在新知州到任之前,苏景殊先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包裹信件。

    包裹是家里人寄来的,有冬衣还有各种耐放的吃食,大到两个护院一起才勉强搬动。

    信件也是厚厚一摞,这是第一次寄信,家里的信和小伙伴们的信都放在一起,免得他隔一会儿L收一次隔一会儿L收一次再给收烦了不想看。

    小小苏大人让人

    把包裹搬到他屋里,然后焚香净手虔诚的拆信,诸天神佛保佑,希望他是个贪官的消息没有传到京城。()

    第一封信是太子殿下写的,小金大腿信里的信息量惊人,才看了一页就把小小苏大人惊的仰倒。

    ?想看醉酒花间写的《[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第 1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和他伪装贪官打入敌营没有关系,是襄阳王的案子有了新线索。

    狄青在荆湖两路平乱,到底还是没能赶上乐平公主生产。

    不过乐平公主是个大气的公主,有狄娘娘和曹太后照看,公主府的一切都被打理的井井有条,有没有男主人不重要。

    大气的公主殿下并不在乎那么多,生完孩子后安安心心坐月子,出了月子就柔柔弱弱的去皇城司找襄阳王讲道理去了。

    襄阳王离京当藩王的时候乐平公主还没出生,当叔叔的对这个侄女只是略有耳闻,并没有真正见识过侄女发飙。

    公主温声细气的说想见幺叔,皇城司的官差也没有想太多,襄阳王毕竟是宗室亲王,定罪之前该有的待遇都不能少,说是关押其实也只是找个宅子好吃好喝的供着。

    谁都没想到乐平公主见了襄阳王就立刻变脸,拔出旁边侍卫的佩剑就横在了她叔的脖子上。

    女人生孩子是鬼门关里走一趟,她这辈子第一次生娃就被害的见不着娃爹,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病猫啊?

    不想当王爷就别当,谁家正经王爷成天琢磨怎么造反?

    想造反是吧?先去地底下问问列祖列宗的意见!

    皇城司的官差看到乐平公主拔剑都愣了,反应过来后谁都不敢上前劝。

    刚才还以为乐平公主生娃之后脾气变好了,现在看来哪儿L是变好,分明是更不能招惹。

    劝什么劝?赶紧去通知上官过来主持大局。

    别人拔剑可能只是威胁,乐平公主她是真敢捅啊!!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