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2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小小苏语不惊人死不休,听的老苏没忍住又给了他一个脑瓜崩。

    不会说话就别说话,不说话没人把他当哑巴。

    苏景殊讪讪笑笑,缩缩脑袋捂住嘴,乖的不能再乖。

    虽然他爹和欧阳公只差两岁,但是俩人站在一起的确像两辈人。

    看他们兄弟三个就知道他们爹也是个心大的,遇到事情首先从别人身上找毛病,有火当场就发绝不内耗自己,比起内耗他们家人更喜欢外耗别人。

    平时有钱有闲,又有清心省事的儿女和才貌双全的妻子,心态还如此美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正常。

    欧阳公那儿就不一样了,官场起起落落起起落落,庆历年间被贬后在地方辗转十多年,再次被召回京时头发都白了。

    回京后也没消停过,不是这儿出事就是那儿出事,文臣内斗耗心耗力,就算位列宰执也不能掉以轻心。

    劳心劳力的活儿最消耗生命力,欧阳公还一身病痛,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也很正常。

    俩人一个显年轻一个显老,可不就看上去像两辈人。

    苏景殊煞有其事的在旁边辩解,他不是嫌弃亲爱的爹爹比不过别人家的爹,他是在夸爹爹年轻,纵观整个京城,谁家爹五十多岁了还能像他们家爹爹这么年轻有活力?

    爹爹的日子多好啊,无事一身轻,路见不平提笔就喷,天知道他有多羡慕这种生活。

    可惜他过不上。

    老苏皮笑肉不笑,“你要是实在想过这种生活,爹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

    苏景殊立刻改口,“我还年轻,再过几十年就追随爹的脚步。”

    也许不用几十年,什么时候被贬到山沟沟里他就接上老爹陪他一起去下乡改造。

    亲父子!同进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苏洵白了他一眼,嫌臭小子在旁边耽误他办正事儿索性将人赶去门口站着。

    眼不见心不烦,再在他眼前晃悠就不是两个脑瓜崩那么简单了。

    苏景殊老老实实去门槛上蹲着,托着脸看他爹忙里忙外。

    这些事情平时都是娘和姐姐管,看爹手忙脚乱的准备节礼还怪好玩的。

    苏洵:……

    总感觉臭小子是在心里编排他。

    父子俩各自在心里嘀咕,不说话效率高,待会儿要带的东西很快就收拾妥当。

    上门做客要带礼物,眼下马上要过年,老苏准备的说是礼物其实更像年货。

    欧阳修家里几个孩子还没他小儿子大,能忙活家长里短的长子长媳又为了避嫌离开京城,虽然还有个薛夫人在主持中馈,但是先前那档子事儿是薛夫人的堂弟搞出来的,家里的氛围或多或少要受到影响。

    之前过节前他也曾去看过,怎么说呢,冷冷清清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连家里几个孩子都不敢随意打闹了。

    苏洵点好礼单,将不省心的小儿子拎到跟前耳提面命,

    “待会儿不许说朝堂之事,大事小事都不能说,尤其是你那些戏本子,记住了吗?”()

    “?住虎?”?潦詫???獼????“?????????汑彎厐??”

    ?想看醉酒花间写的《[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第 202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老苏瞥了他一眼,“你不说他可以当做不知道。”

    苏景殊摸摸鼻子,“也是。”

    朝堂之事在朝堂上说就够了,走亲访友的时候单纯点,真要谈论政事的话怕是连朋友都没得当。

    想想欧阳公的政治主张,待会儿去拜访的时候他的确是闭上嘴巴比较好。

    巧了,又是一个反对新政的。

    欧阳修这边和司马光差不多,都是推行新法之前和老王关系极好,然后因为政见不合分道扬镳。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两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1】

    李白的诗写尽风花雪月,韩愈的文章卓尔不群,他现在虽然老了但是雄心壮志还在,以老王像李白、韩愈一样的才华也不知道以后有谁能比得上。

    很有文人间互相吹捧的意思,但是也能看出来欧阳修对老王的看重。

    直到条例司开始推行青苗法,老王的人际关系便迎来了大崩盘。

    这不,他爹现在还和老王别扭着呢。

    他们王相公的理财思维太超前,前面条例司运行几个月都只是小规模的争吵,直到青苗法出现,那场面才是真的热闹,也就比前些天全民唾骂好一点儿。

    这么说吧,最开始和老王一起主持条例司的陈升之陈大人是在青苗法出现后撂担子不干的,上任御史中丞吕公著吕大人是老王推荐上去分化言官的,吕大人日常还兼任老王和司马光之间的调停者,青苗法出来后也换了立场,前不久才被贬出京城。

    其他大大小小的反对就更不用说了,亏得老王心态好,换个人过来都扛不住那铺天盖地的抗议。

    苏景殊摇头晃脑的想着,心道幸好那两年他不在京城,不然就他这心态还真不一定能稳得住,“爹,欧阳公在家闭门不出真的什么都不管了吗?”

    他回家这几个月的确没怎么听到过欧阳修的消息,不过那是他消息不灵通,他爹这儿肯定有别的消息。

    苏洵:……

    这时候又说自己消息不灵通了,先前写戏本子挑动城中百姓情绪时说“没人比我消息更灵通”的是谁?

    苏景殊伏低做小伺候他爹上马车,然后麻溜儿的钻进去准备听他爹讲故事。

    知父莫若子,看他爹这反应就知道肯定还有别的他不知道的事情。

    虽然欧阳公最近着实有点惨,但是不得不说,他身上大宋文人的刻板毛病还挺多的。

    首先,重文轻武就不多说,朝中武将没有没被他喷过的,其中狄青狄大元帅是集火点,在狄青的事情上他和文彦博文相公统一战线,弄得狄大元帅都冲上大宋武将最高峰了都不敢在京城多留。

    他本以为回京时能看到狄青家里的小娃娃,没想到狄大元帅在听说文相公要回京的时候就

    ()    连忙收拾行囊带着乐平公主和宝贝儿子去了西北边城,大过年的都没回京城。

    其次,欧阳修是个战斗力爆表的杠精,不光杠武将还杠同朝为官的文人,连包大人都逃不过他的吐槽,甚至偶尔还会充当一下猪队友坑自己人。

    说真的,他至今想不通欧阳公为什么会在庆历新政的风口浪尖上写《朋党论》。

    想不通就想不通吧,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他总不能真的到人家跟前问,那会让欧阳公觉得他是上门找茬连着他爹一起赶出去。

    喷人者人恒喷之,比起在朝堂上拉仇恨,他感觉欧阳公提前过上退休的生活也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