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百万贯(1/2)
明远的“汴梁日报社”, 已经拥有了一个小小的团队。
负责人是史尚, 他这个汴京“百事通”和“包打听”方面的特长,在日报社的草创初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因此报上才多了这么多鸡零狗碎的市井消息。
史尚还曾因为“报道”的内容太上不来台面, 而忐忑不安地向明远致歉。明远却只告诉他“无妨”,这些消息越真实越好,越贴近市井寻常百姓家的生活越好。
若是将来有一天,三五街坊闲时坐在一处的消遣, 就是找一个认得字的当众读报——那这份报纸的目的就达到了。
如今《汴梁日报》的消息来源还不大足够,甚至有时还做不到撑满整个版面,所以需要大幅刊载各家瓦子的节目单。预想中的“广告”客户,也还没有一家上门的。
但明远不着急:他背后有整个试验方的财力支持,在投入初期“烧”一点儿钱也不妨事。
毕竟后世有很多完全“免费”的报刊,仅靠广告收入就能支付运营成本。
明远对此很有信心。
因此他只管吩咐史尚去收集关于城中各家商户的各种消息:这家正店推出新品酒水,那家脚店打折……然后刊载在报纸上。
等到汴梁日报在京城中发行量日渐增大,将来这些商户自然而然会发现“报纸广告”的妙用, 到时候自然会找上门来。
至于蔡京问他有什么深意——这深意自然是有的。
明远早在试验方给他注资注满十万贯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
历史上出名的富豪, 富可敌国的那种, 结局似乎都不怎么好。
邓通是饿死的, 石崇被砍掉了脑袋, 沈万三最后究竟怎样了版本太多说不清, 但想必不会太美好。
而他要花一亿贯,到时必然成为顶级富豪, 届时势必需要给自己找一个保命之道。
如果他拥有一家报社, 而且在初期完全以市井消息做伪装, 便不会太过惹人注意。待到发展壮大,他就相当于将来有了一个喉舌,一个可以发声的地方。
当然,这也是有备无患之举。
明远也很希望自己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安安静静地烧完一千亿,回家领奖金去。
他一面摇着扇子,一面任由自己陷入沉思,却不知道身边的蔡京,正目光灼灼,盯着自己。
而坐在贺铸身边的种建中,正目光灼灼,盯着蔡京。
“远之,远之!”
苏轼亲切地唤明远。
“我们几人都无异议,今晚还是去桑家瓦子!”
桑家瓦子的节目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平蓉郝眉这一对姐妹花,今晚有新排的般杂剧上演。
看起来苏轼等人都是平郝二人的“粉丝”,一力邀请对杂剧不怎么感冒的种建中和贺铸,也一起去看看。
明远当然没话说,当即唤过向华来,着他去桑家瓦子订下最大的一间閤子。
在京中待了三个月,史尚的一部分管家工作已经顺利移交到向华手中。
而向华也不再是初到京师之时那个愣头青了,而是沉稳地凑到明远耳边,小声问:“郎君,今日是端午……”
端午节,瓦舍里的閤子可能会加价。
明远冲他一笑:“你明白的……”
向华顿时颔首:“向华明白了。”
这十六岁的少年,顿时像一个二十岁的大人似的,迈着沉稳的脚步,迅速走了出去。
“各位,我们也往桑家瓦子那里去吧!”
明远懒洋洋地起身。
“顺便逛一逛汴京城。”
端午节的汴京城,虽然不及上元这等节庆,但也是热闹非凡。
众人纷纷应了起身。蔡卞脸上一红,先告辞了——他要回家陪老婆。
余下几人都是悠闲无事,众人便一起,离开明远住着的小院,先沿着蔡河前往朱雀门,然后折向北,一直行至御街最南端,然后折向东,沿着汴河,一面慢慢往桑家瓦子过去,一面欣赏沿途的风景——其实就是看“人”。
端午这日的汴河边,就是人从众,放眼望去,四处都是人头攒动,中间还夹杂着此起彼伏的摊贩叫卖声,人们见面问候“端午安康”的交谈声……伴着树上的蝉鸣声,在耳边连绵不绝。
一路上,苏轼很留意街边一步之地内摆出的那些小摊,尤其是文房四宝和古董玩器。他很爱收集那些,虽然兜里没有钱。贺铸对苏轼的才学很是仰慕,始终跟在苏轼身边。
蔡京在苏轼身后大约两三步远的地方不徐不疾地跟着,始终保持距离。
而种建中却最不耐烦在拥挤的街道里行走,眼见着前面汴河上弯着一弯虹桥,桥面上开阔,人也少些。他顿时一扯明远的衣袖,说:“小远,我们去那桥上透口气。慢慢等苏公他们过来也不迟。”
明远知道他是憋狠了——在陕西的时候,哪里见过这么多人,这么拥挤的场面?
他当即点头:“走!”
两人刚刚上桥,就听见远处争执之声传来。
“方腾,你不要想不开!天无绝人之路!”
难道有人要跳河?
明远听着一个激灵。
“落草什么的,都不是正途!千万别!”
啊?竟然不是要跳河,而是要落草?
当强盗这种有前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