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民间的变化(2/2)
片片农田之间偶有一片灰白,那是水塘,离塘近些的地方,必有几户农家。
这一带的农舍不是几十户或几百户聚集起来的,而是三、五户一处,隔不远又有三、五户。
据说这是从旧村新搬来的农户,旧村子被水淹了,官府规划的新村落,挑地势高的地方建新农舍。
都是砖瓦房,远远能看到修路的村民。据说是官府只修大路,想让大路接到自家门口,那段路就得自己修。
村民们相互帮助,男人们修路,女人和孩子送水搬东西,打着下手。不时有家养的黄狗跑来跑去,假装自己也在帮助。
那般朝气蓬勃的场面,让冬素的记忆回到沈家村,不知道家乡有没有修这样的大道?
这里的田园风光跟光州极为不同,冬素没进村居里看,对平民来说,看到皇后娘娘,应该是又喜又惊吧?
正辛苦干活呢,何必去吓到人家。
她主要是看荒地的开荒情况,再看看有没有土地荒芜。
结果她发现,这城外竟然也有工坊,大片的房舍,进进出出的工人,大路上停了很多马车。M..coM
陪她的女官忙说,那是一家造纸作坊,因为造纸要用大量的水,还要麻棉木材,在城外比在城中更方便运送原材料。
女官笑说,像这样的小工坊不少大些的村子都有,女官机构可向百姓租赁工具。
像纺织机,有的村子租上十台,就能开办一个小型纺织作坊,工人都是村里的女村民。
还会教导村民简单的副食或农产品制作,像米粉、炒茶、麻绳等,一个村子就能开办一个小型作坊。
再穷一些,人少一些的村子,则能租给村子鸡、鸭、猪的幼崽,等喂大了女官机构会上门收购,也能挣些银钱。
总之就是学幽州的政令,女官和官府配合,全力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蹭上海商这趟财富巨船。
冬素对此很满意,就连这样的个小州城女官的工作都做得这么好,再多给她几年,她一定能让天下百姓都吃饱穿暖的。
偶尔看到大片肥沃的土地,但种的农作物长势却不太好,女官们面露鄙夷地说,这些是士族大户才上交的田地。
目前是做军囤地,因为误了耕期,播种晚了,故而长势不佳。
看来这里的士族对土改制,也是斗争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不得不认命的。
等听过修河渠的地方,禁军首领不让冬素过去看,说是有几百青壮在劳作,怕冲撞到皇后。
冬素一直以来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从不让身边人为难。
在看到一片荒坡,低阴处种满艾草,坡上搭了花架子,种的是茉莉和忍冬,她大感兴趣地问:
“难道这里也有商人收购花草?”
她和姜家合资的香水作坊,需要大量鲜花,为此姜家还去滇州租了数万亩田地种花草。
女官笑道,这不是为做香水或胭脂种的,而是为种蚊香。
“蚊香?”
这名字着实让她惊了一下,难道有别的穿越者?
她自己刚穿越来的时候,是有想过做蚊香赚钱的,可因为很快就认识凌墨萧这个大佬,她就没再费心去想这些小生意了。
但在听了女官的详细解释,她才确定没有别的‘老乡’。
这蚊香是一个道观的道士做的,他做贡香几十年,为了驱蚊,他结合熏艾驱蚊和做贡香的技术,用艾草加各种驱蚊草。
用做贡香的黄泥搅和,烘烤出了驱蚊香,广受好评,百姓上道观不求神了,专求驱蚊香,道观也要赚钱啊。
老道干脆开办了一个驱蚊香作坊,这些花草正是供那道观用的。
冬素再次感叹,果然,历史的进程根本不可能压在一个人身上。
只要有好开放自由的环境,自然能滋生出很多点子来。
“可惜这道士不知道,若这个秘方送到幽州,本宫高低奖他一个发明奖。”
这是她今日巡查的意外之喜,赶在傍晚前回到船上,小满牵着小宝,已经望眼欲穿。
小宝很委屈:“父皇带哥哥去城里,母后一个人去巡查,都不带小宝。”
冬素笑道:“这是娘亲第一次去民间巡查,怕有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才没带你。”
“娘亲保证,下次一定带你一起去。”
小宝嘟着的小嘴这才露出甜甜的微笑,跟冬素说着今天她陪弟弟玩的事。
摆饭的时候,凌墨萧带着大宝回来了,冬素很奇怪,城里难道没设宴?
凌墨萧笑说,自然有人要设宴,只是他不想带孩子在外面吃,还是回船上一家人吃晚饭的好。
至此,这趟南巡之旅,彻底变成一家人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