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果树变银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津口县全民参与制作果干,货品被果商们销往各地。

    他们沿路卖,有人卖得快,又回来复购。

    果干的定价,已经被谢星珩抬高了。

    再想有三十文一斤的进货价,得拿货一千斤以上。

    低于五百斤,都是四十文一斤。

    五百斤以上,一千斤以下,是三十五文钱一斤。

    他敢定价,百姓们还喏喏不敢听。

    黎文君不懂生意,但知成本,知道这个定价,才会让百姓们真正挣到钱。否则一点承担风险的能力都没有。

    她找了几个大家族的族长商议,先强制执行一周。

    因价高卖不出去,那就调整回来。

    谢星珩跟她说:“不用这么麻烦,你放消息出去,你们只认一千斤的订单,但没有限制购买人数。他们几个大果商凑吧凑吧,一人两百斤总没问题吧?”

    这一步是增加出货率。

    当地是不能囤货的,今年没有地方囤货。保质期有限,囤久了,制成果干也得烂手里。

    果干市场还没有打开,来进货的商人都是“吃老本”,是年年来津口县采购水果的那一批。

    再加一个谢星珩。而谢星珩来的时候没想到会多一个生意,人手不足。现在津口县出货,优先给其他果商。价钱也高一些。

    果干比水果轻,不压秤。一千斤能装满满两大车。为了方便赶路,一千斤得分四辆车。

    能带四辆车的货物,都是大商人了。

    这些果商都拿捏惯当地果农了,今年出了个果干,他们反被拿捏,已经很不爽。

    买了些货,就近在附近府县试着卖,很快卖脱销了,他们心情才好转。

    果干的售价,他们以糖价做参考,还提价了。卖七十文一斤,纯水果做成的,水果什么价位,大家心里有数。

    因紧挨着南地,越靠近这里,水果价位越低。喊价七十文一斤,成交价是六十文一斤。

    这都卖完了。

    他们满怀喜悦的再次回到津口县,觉着卖果干比卖果子有“钱途”。

    结果这批果农太过分了,坐地起价,没有这样子做生意的!

    他们气呼呼的,甩手走人。但又舍不得离开津口县。

    因为此次出去售卖,他们打听过消息,只有津口县有果干,别的地方都没有。

    果干比水果好运输,价格贵了些,但损耗小,总体跟他们售卖水果的利润差不多。

    碰上生意不好的时候,还能囤一囤,不用立即贱卖。

    他们舍不得走,就被黎文君拿捏了。

    舍不得走,就会进货。

    今年是第一次售卖果干,黎文君也要稳着来,这便按照原计划,找了个托儿,去跟他们搭话。

    托儿经过培训,伪装成外地商人,过来进购水果。

    看他们住客栈,衣着打扮富贵,有商人标志性的钱纹绣样,就来跟他

    们搭话。

    商人之间搭话,排除竞争关系,别的都好说。

    同是采购水果的,因谁也没法子吃下整个县城的水果,都能和气说说话。

    果商们正不满,嘴里说着气话,跟托儿介绍南地其他县城的果子。

    “又多又好,拿货也快。津口县就是近,别的优点一样也没有!”

    托儿很认真,详细问了,还了解各样水果的口味、常价,运输注意事项,常温能保存几天。装得很像样。

    他们越聊越火热,客栈老板反而听急了。

    津口县唯一的一家客栈,是家庭作坊。

    客栈老板家也有水果,眼看着生意要飞了,这样着急,很正常。

    他气呼呼说:“我们县有果干果酱,别的县城有吗?!”

    说起果干果酱,果商们就生气。

    “只有你一家有,也不能坐地起价啊!头回买是一个价位,再来买又是一个价位。谁家是这样做生意的,一点信誉都没有!”

    客栈老板也是有过培训的,他一听,眼泪都要冒出来了。

    “诶,你们几个也是我的老熟人了,年年来都住我家店里,要是不亏本,我们能这样做吗?”

    他给果商们算账。

    “别的不说,你拿一斤果子,切成小块摊开,再拿一斤果干摊开,你看看哪个多。水果六文钱一斤,我们都是勉强过日子,没什么挣的。这是第一次做果干,我们算错了,定价连果子的钱都保不住,还有其他添加的东西。亏得很!”

    果商们心里有数,大大的果子,缩成那么小个果干,肯定减了分量。他们又不知道减了多少。

    他们就说:“你们亏本,还能让我们拿三十文一斤的货?骗鬼呢!”

    客栈老板不舒坦了:“这不就是给你们便利的吗?我们也想守诚信啊!这还是我们姑奶奶找了好几个族长商量的,不然还没有这个价!”

    果商们满头问号,几乎要撸袖子跟他打一架。

    “你坐地起价,你还有理,还是我们占便宜了?”

    他们拉着新来的“果商”,也就是那个托儿,让他来评评理。

    托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他理所应当的站在果商这头。

    果商们见他们占理,心里才舒服。

    客栈老板语无伦次比划,急得脸红脖子粗。

    托儿认真听着,然后跟果商们说:“几位哥,我听着好像是这么个事儿。你们不是说他们抬价,逼着你们当冤大头,要么买一千斤,要么高价买吗?但我刚听他说什么‘没人要你一个人买一千斤啊’,你们听见了吗?这是什么意思啊?”

    果商们注意力在吵架上,哪里能注意到客栈老板密密麻麻的叨咕里的一句话?

    他们说没注意,又说:“这又怎么了?这不就是爱买不买的意思吗?”

    托儿还煞有其事,防贼一样,拉着几个果商,躲着客栈老板,跑到街上去,跟人凑一处,小小声说:“我觉着这事情可以操作一

    下。”

    怎么个操作?当然是拼单啦!

    他们推出一个代表,去低价拿一千斤的货物。

    然后根据各人订购斤数,把货款结了。

    几个果商愣了愣,然后眼睛发亮。

    对啊。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

    他们买来了,就算当着果农的面分货物又怎样?

    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是正常售卖,果农们管不着!

    不过他们就是想一想,为了以后的长久合作。他们得悠着点。

    当晚,托儿也入伙,说要定三百斤的果干。

    果商们都听惊了。

    “这是新品,你买那么多,万一卖不出去呢?”

    托儿摇头:“我这三百斤,一路送到京城去,京城贵人多,一准能卖光。”

    这托儿,是江家的人。

    三百斤货,也是江家此行真会拿的。这样子做戏,才算全套。

    拿了货,一路北上。

    给禹南县送一批,让李燕白能有东西卖。再回丰州县留一批,家乡的人也得尝尝鲜嘛。最后才是京城。

    送到京城的,不是货物,是“人情”。

    依然是那几个门户。何家是自家兄弟,要给一些。程明要有,霍首辅家要有,顾慎行家也得有。

    到时根据货品存量,酌情多给顾慎行一些。

    他加盟了糖铺,开在了京城,能给贵宾用户先送一点,也是人情。助力糖铺在贵人圈子扬名。

    话回津口县。

    果商们看这托儿如此大气,说话又熨贴,说信得过几位哥哥的眼光,先买一批试试水。

    果商们看他拿三百斤的货,还说是试试水,就想结交他。

    一问果然是该结交的人,能做这个主的人,竟然只是个小管事。东家是丰州县江家的。

    “我们江家是皇上特批的盐商,几位哥哥若有需要,也能来丰州县转转。”

    盐商!

    他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这年头,沾盐的,哪一个不富?

    他们反过来,开始喊这小管事哥哥。

    管事的不客气,但“哥哥”依然挂在嘴边,大家互相当哥哥。

    进货危机解决,采购时,才有第二个计划推动。

    “老带新”活动。果商们若能带动别的商人来津口县进货,报相应果商的名字,可以享受折扣,每斤能少一文钱。双方都能少。

    商人们机灵,“也就是说,最低进货价能在二十九文钱一斤?”

    果干销售负责人憨憨笑着点头:“嗯嗯,对的,我们姑奶奶是这么说的。”

    一提“姑奶奶”,果商们就知道是家里出了女官的。

    家里有女官的人,行事规矩,不会败坏名声。

    他们放心了些,也想带些果酱卖。

    津口县的人投桃报李,感念谢星珩给他们的果子找到生路,也替江家宣传。

    “果酱难做,江家在县里选地方,在盖作坊了,你们下次来,或许就有果酱买了。”

    果商们听着懵懵的。

    “江家?什么江家?”

    跟他们一起来进货的管事含蓄笑道:“是我们东家的生意,果酱要的果子多,他让我去找你们打听打听,还有哪些地方有便宜果子卖,各位哥哥别介意,这果子我是真要买的。”

    果商们晕晕乎乎,发现这江家真是好大的手笔。

    初来乍到就开作坊,做水果生意。牛得很。

    拿了果子,各人上路。

    津口县为“赔罪”,启用了县衙冰库的存冰,给他们冰藏果干。让果商们心里最后一丝火气也没了。

    今年来时,他们没有体谅果农辛苦,明知他们挣不了几个钱,依然拿乔、压价。

    因为果干,二次来津口县,反而多了些理解。理解他们最初的恶劣态度,也理解他们抬价的原因。更接受了他们道歉的诚意。

    又能拼单,又能报名字享受折扣,还能冰藏果干,去哪里做生意能有这个待遇?

    心情好,生意就顺。

    他们原路销售,先把第一批老顾客兼顾到。

    更为了能先挣个快钱,当地有商人来采购,要批发购买他们手里的果干,他们看价格合适,也卖了。

    大不了辛苦点,多跑几次津口县。

    同时,他们没有忘记,多叫来商人,还能享受折扣。

    进货的商人,都是有铺面的人。货物在铺子里卖着,他们带着银子和护卫,跟着几个果商南下津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