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85章(1/2)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郑葳不害怕段立肖把她和郑章扔在太明县,从此后查无此人。
她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人,段立肖若是想不起,就搞点事情让他想起。
再说了段立肖身边俩心腹都是她的人。
不是段立肖把她跟郑章边缘化,他把他俩扔在太明,换个角度来看,是段立肖给了他们独立发展的机会。
拿着鸡毛当令箭,这招郑葳可太熟了。
既然段立肖把县里的事务全权交给她来处理,作为一个责任心强的人,她就应该把段立肖交代的事情打理好。
至于这地方将来属于谁,那可就不一定。
接下来就是要如何经营的问题,段立肖把县里的亲信带走了七七八八,只零星剩下几个,大概是准备监视郑葳。
郑葳身边没有那么多人可以往里安插,她先把贾岱先生安排进去,让他做了县丞。
这就等于,剩下的人员填充都交给贾岱,让他多年教书生涯里,觉得可用之人往上安排。
郑葳将这一摊子事情交给贾岱,她自己就不太费心思。
事必躬亲,那肯定会累死的。
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但也不说就完全的信任贾岱,不是还有那么一句老话,防人之心不可无。
把官员任免全权交给贾岱,也不是说,就完全的信任他。
郑章和宇文允一直跟在他身边,本意是跟着他学习处事,但也有监视的意思在。
县衙里的人员填充交给贾岱,郑葳自己还有一个事情要忙。
段立肖离开的时候,留下了五百士兵。
留下的这五百士兵,是为了县里的防务安全,也是为了防范郑葳。
但郑葳可不这么想,留下来,这些人就是她的。
到了嘴边的鸭子,不可能飞掉。
郑葳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五百士兵,变成她的私兵。
这问题稍微有点难度,但郑葳已经想好了解决措施。
郑葳非常庆幸,留下来的这些士兵,都是相对来说比较老实,未曾跟着段立肖一起出征,没有跟着段立肖一起染上那许多的坏毛病。
留在太明县不是个好差事,不能打仗,那就没有军功,有门路的士兵们都活动关系离开,只有啥关系都没有的,也不觉得待在太明县有什么不好的士兵才会留下。
也是得感谢段立肖要将中心搬离太明县,才给了郑葳这个机会。
把太明县这一摊子都丢给郑葳,段立肖就不打算再管。
这就导致一个后果,兵营县衙失去了发饷银的人。
在县衙里,郑葳给自己手底下的发银子那肯定是没有问题,可那些段立肖留下来的官吏,郑葳没有给他们发银子的打算。
到了发俸禄的时候,被段立肖扔下的那五个人,左等右等都没等到给自己发银子。
刚开始是以为要迟发俸禄,这在每朝每代都不是新鲜事。只有到了段将军手下时,每月的俸禄都是按时发放的。
这位是前朝的公主,做事上面染上一些前朝的习惯,这都很正常。
谁也没把这当回事。
可看到其他的同僚都喜气洋洋的,明显是收到钱了。
同样是一处做官,凭什么他有钱我没有。
几个人一合计,这事不能去找县丞。
除了咱们,这些同僚都跟贾大人有故交,他们都是一派。
咱们才是外人。
早就觉得那贾大人看咱们不顺眼,看看吧,现在甚至开始明目张胆的排挤我们。
我们是段将军的下属,欺负我们,那得让你知道什么叫厉害。
南石郡离得太远,没办法跟段立肖告状,只能去找宁寿公主。
几个人哭哭啼啼,来到郑葳家里要郑葳给他们做主。
郑葳听到刘妈说这几个人来找他,有点意外。
这个时间,应该是为了俸禄。
郑章刚好这时候在家,他跟郑葳一起招待这几位大人。
以为郑葳是朵白莲花,这还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几位大人过来造访,是为何事?”
这几个人内部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等他们都说完了,郑葳才微笑问:“我隐约听着好像是为俸禄一事,不知我听错没有。”
“没错没错。”
郑葳看向郑章:“这几日你一直跟着贾先生,这事你可知?”
郑章早就猜到,郑葳会把锅甩给自己。
“略知一二。”
“那你可知这其中缘故?”
郑葳皱着眉头,冥思苦想,“这是先生做的决定,貌似是因为咱们县衙没钱。”
一位长须的大人不同意:“若是没钱,怎会给除我等之外的其余都有俸禄!”
郑葳摸着下巴:“似乎不太合理。”
就是不合理!
这几个人挨个数落了一遍贾岱的罪证。
郑葳和事佬一样,“要不这样,我让人跟县丞说一下,让他注意一下。”
这样就对了嘛!
几个人满意地离开。
目的达到,顺利拿到俸禄,宁寿公主对他们态度也很尊重。
目送这几人离开,郑葳才问郑章,“既然我终究都要给他们发俸禄,又何必让贾师搞那一手,这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郑章大胆猜测:“他们是段立肖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太明县官吏都排挤孤立他们,在他们看来是因为先生,他们需要改变现状,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段立肖帮不了他们,这几个人就只能依附于你。”
郑葳提醒:“还有一点叫,想象跟实际有出入。”
具体施行怎样,还未可知。
到了兵营那边,又是另一番局面。
发不出饷银就算了,一些出来当兵的百姓也不完全是为了饷银。
家里粮食不够,一个壮年劳动力在家,得把家里大半粮食吃光。
壮年劳力吃得多,可能干活儿的也多,可地里遭了灾,注定收成不好,就是在地里拿锄头使得再用力,该出多少粮食,注定要出多少,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既然如此,那不如当兵去,家里的粮食省下了,去军营里还能混上一碗饱饭。
段立肖把大部队搬离前,没有把粮食带走,都堆在库房里。
即便如此,粮食的数量是固定的,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越来越少。
军营里的大厨,以为多撑两天就能等到段立肖送来粮食。
大厨们根据库房里粮食的剩余,每日都在将士兵们饭菜减少一些。
从刚开始油水足也能吃得饱,到最后几乎没啥油水,每顿饭也只能吃个半饱。
这哪里能忍。
我过来是为了有好前程,给家里挣钱,再不济你得能让我吃饱饭吧。
这些人也都不是傻子,自己这群人明显是被放弃了,这也就罢了。
他们原本每月定时定点下发的饷银迟迟不发。
没事,当初来兵营也只是为了吃饱饭。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