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2/2)
街边普通的小茶肆,坐下点一壶茶,几个小食,听段说书,也得花掉几百个大钱。
她看中的小宅子,在城北好地段算是要价便宜的,但几贯钱绝对不够。
她今天出门时,怀里揣着义父给的五十两银。
约好牙人,午后又看了一遍宅子。
她看中的那处城北小宅院,进门一个四方院落,坐北朝南齐整三间瓦房,院子里一棵上年头的桂花树。西边厨房新砌的干干净净灶台。
义母爱干净。搬过来新屋后,再不用踩着满地泥泞进出门户,再不用担忧雨后返潮的地面,不知何时倒灌进巷子的河水。
最关键的是,她看中的这处小宅子地段绝佳,就在长乐街的斜对面,七举人巷。
长乐巷里住着义父的仇家,晏家。
晏家长居京城,世代做官,祖上出过两任宰相。义父说和他结仇的,就是上一任的晏相,那是个狗官!
两边结的世仇,老子不在了,儿子抵上。儿子不管事,孙子抵上。这一代晏家的当家人:晏容时,就是上一任晏相的嫡孙。做的大理寺少卿,名声打听不出好不好,总归听起来又是个狗官。
等应家搬进七举人巷的新屋宅,以后每天早晚她都能远远望见仇家门口人员出入动向。义父给的五十两银,怎么不算用在关键时刻?
总之应小满非常满意,当场和牙人商量签下赁屋的契约。
从午后商量到太阳落西……终于敲定细节,约好日子,由义母出面立契。
应小满有点高兴,又有点失落。
手里空空,肚皮空空,失魂落魄地走出这处她极满意的城北小宅院。
牙人的一番话仿佛钟鸣,嗡嗡地在耳边回荡。
“小娘子再算算?今日给付的五十两银正好抵得租赁金,没得找钱啊。”
“不可能!不是说每月赁金两贯钱?一年二十四贯,如何没得找?”
“小娘子不知,这间宅子赁期两年,外加押金一个月。两年到期后押金原数退回。小娘子仔细算算,二十五个月,折合五十贯,市价折银五十两整。”
应小满震惊地攥紧沉甸甸的银锭。这五十两银承载了她许多期望。
她打算先赁好屋宅,给义母和阿织添置
() 一身绸缎衣裳,添置些家具,再买几件趁手的的踩点作案工具,夜行衣裳……原本都打算从五十两银里出。
她在小院枝繁叶茂的桂花树下发怔许久,“城南铜锣巷那边赁屋,都是按月给钱。为什么城北七举人巷的屋子一次要给足两年的钱?”
牙人视线刀子般地扫过应小满身上的素衣布鞋。生得如此标志的小娘子……牙人把难听的话硬生生吞回去了。
“偌大个京城,富贵贫贱各有不同,不同地段的规矩怎可能一样。这处七举人巷,原本就是六品京官才住得的好地段啊。左右皆是体面人家,巷子出去斜对面,喏,那便是曾出过两任宰相的晏家高门,当今大理寺晏少卿的住所。小娘子手头紧张的话,往南边和西边找找房子?何必非要往七举人巷里搬。”
应小满抿了下嘴唇。天生爱笑的弧度绷成一条直线。
“就是要七举人巷里的屋子。没有更便宜的了?”
“这处就是最便宜的了。”
应小满把手里攥得发热的五十两银放在桌案上。“就定这处。明日我娘来签契。”
两手空空,失魂落魄地走出七举人巷,一路回家,整个晚上都很沉默。
义母灶上煮饭的功夫拿眼风瞄她十多次。等全家吃饱喝足,把阿织抱回炕上睡下后,母女两人在屋里压低嗓音说话。
“新宅子没谈成?”
“谈成了。极干净的清净小院,院子里一棵繁茂桂花树。约好明天签契。……城北的屋子太贵了。”
“这么好的屋子,贵有贵的道理。赁金多少钱?”
“……两贯。”
“两贯钱!一个月!”问清楚数目,义母气都喘不顺了,“租一年得二十四贯钱!你爹给你留的钱还能剩多少!”
应小满不敢说话。
义母又喃喃地道,“铜锣巷这处虽然地势不大好,但也不是年年都淹水。要不然,再住一年?”
“……住这里报不了仇。”
母女俩相对沉默了。
整个晚上应家都很安静。应小满被义母督促着吃完一碗水蛋羹,又捧起第二碗蛋羹送进西屋,取出油纸坐下记录今天的新账目时,人还是恹恹的,不怎么想言语。
桌边帮忙举油灯的郎君看在眼里,主动问起,“刚才听应夫人在屋里高声说‘两贯钱一个月’。莫非是新住处一个月的赁金?”
“太贵了。”应小满吸了吸鼻子,“城北的屋子怎么这么贵。他们是不是坑人呐。”
“两贯一个月的赁金还算公允。有些靠近皇城的好地段,赁金都是十贯往上。”
郎君打量她恹恹的神色,想了想又说,“我会随你们搬进新宅子住。两贯的赁金,我支付半数便是。”
按理来说是好消息,听来该高兴的,应小满也果然笑了笑。但那点笑意却又很快散去了。
西屋郎君察觉几分不对。“怎么了?”
“今天给出去的五十两银锭,是我爹给我的。”
有些话不能和阿娘说,倒可以和外人说两句。应小满在油灯下边写边说:“拿出去就知道会花用,但总以为会剩点下来。没想到那么大一锭,半点没剩下,毕竟是我爹过世前留给我的……”
“念想?”西屋郎君接了两个字。
应小满写字的动作一顿,啪嗒,一滴水珠滴落油纸上。她抬手迅速抹了下眼角。
但暗藏的情绪一旦说出于口,便失去了原本翻江倒海的威力。她很快从短暂低落中恢复,渐渐高兴起来。
记录好当天账目,西屋郎君新添三十文欠债,应小满把油纸收好,桌上的碗往对面推了推,“吃罢。娘说这碗水蛋羹不算你钱。”
“多谢应夫人体谅。多谢应小娘子送羹。”西屋郎君坐在对面,边吃边问,“你家寻的是城北哪处?”
应小满:“七举人巷。”
西屋郎君才吃进一口,动作便顿了下。
“原来在七举人巷。”他手里的瓷匙搅了搅蛋羹,瓷匙碰着汤碗,叮叮当当一阵轻响。
“倒是离我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