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求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天,来养心殿置见见的大臣们都注意到,皇上身边多了一个瓷器样的圆柱形的火炉,里面烧的不是常用的木炭,而是一种蜂窝状的东西。

    看那个颜色,是煤?

    不少人有些皱眉,用煤确实不错,但这东西有毒气,一不小心是会出事的,所以虽然各人府上和言里都有用煤,但煤的占比很小,多是厨房和火墙用。

    像他们自己,都是用红箩炭和白炭。

    皇上怎么突然用起这个了?

    有人冥思苦想,猜测皇上是否要借此有什么动作;有人则想着回家赶紧将红箩炭换了,可不能让皇上觉着他奢侈享受。

    还有人忧心圣体,禀言直谏:“敢问皇上,这火炉烧的可是煤?”

    胤等了一天,终于有人问了,赞许地看臣子一眼:“不错,是煤做的。”

    “奴才敢请皇上,不可再用此物。”老大人忧心忡忡地道,“臣知皇上一向俭省,但也不必如此,煤此物,虽利火,却有毒气,每年顺天府都有几例因此而亡的案子。皇上龙体贵重,怎能以身犯险。”

    胤微微颔首:“爱卿所言有理,不过此物虽是媒做,毒气却比煤轻些,你们进进出出带来的空气流通足以散去这些毒气。”

    “朕用此物,乃是想看看它一日最多耗费几何。”胤祺问道,“爱卿府上用的什么炭,一年耗费几何?”

    老大人捻着胡子:"府上一般用的是红萝炭和白炭,至于作价几何,这……此事乃夫人安排,臣不大清楚。”

    胤道: "朕倒是清楚,民间百姓用不起红萝炭和白炭,常用劣质木炭或柴薪,只木炭而言,一斤大约五文左右,而一户小民一年最少也要用上干斤炭,也就是5两银子。”

    “但此物。”胤模指了指煤炉,“名叫蜂窝煤,乃是皇六子弘书忧心民生钻研而成,只用煤灰和黄泥便可得。”

    “一又钱可得三块,一尸人家用一天,位智些只需四五块,便是日夜不停的以最大火烧也不过十块而已。”

    “也就是说,若小民将木炭换成此物,一年的花费最多也不过二两五钱银子,比木炭便宜一辈,若俭省些,甚至只用七钱银子。"

    “如此,爱卿还觉得,些许毒气是问题吗?”胤问。

    老大人呐呐无言,他虽不通家中庶务,但于民生还是有些了解的,京城富民多,但四两银也不是小数目,此物若真能代替木炭,那京城的百姓怕是得蜂拥而上。

    不过他还是坚持:"虽如此,皇上还是得以龙体为重。"

    胤点点头,没反驳臣子,他虽俭省,但也不是要找罪受。试用一天,他已然发现,此物味道颇大,于他来说,忙碌于国事时,还是希望有个舒心的环境。

    试用一天后,胤来新任命的内务府总管来保和弘书。

    “东西朕用了,不错,这是来保,需要什么人和他说,让他调给你。”

    “啊?”弘书懵逼,“我来卖吗?”

    胤他:“不然还要朕去给你卖?”

    “不是。”弘书道,“皇阿玛你安排人做啊。”

    胤微微挑眉,兴味道: "朕安排人,这赚来的钱可就归朕了。"

    “当然归您啊!”弘书理所当然地道,“不过,您要是赚钱了,赏我个几百两,我也不嫌弃。”

    胤没想到弘书还真不要,以为他不知道其中价值:“没出息,几百两就把你打发了?这东西若推出去,一年几万两少不了,以后甚至更多,真舍得?”

    弘书不以为意:“这有什么舍不得的,我现在吃住都有您管,又没地方花钱,要那些难道用来铺床吗。何况皇阿玛您有了钱,我有需要问您要,您难道还能不给?"

    “合着是不想出力。”胤道,“还想拿朕当荷包。”

    弘书一脸无辜:“爹养儿小,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皇阿玛,我如今才五岁呢,不是十五岁,您最少还要养我十年。”

    胤没好气地瞪他一眼:“朕从不养白吃白喝之人,朕可以指派人,但你也不能不管。”

    就知道这爹不会放过他,果然便宜没好货,便宜爹也是,弘书撇撇嘴:"好吧。"

    来保悄默声的站在一边,他本是三等侍卫,常规来说,内务府总管这个位置大概一辈子也轮不上他,不过李延禧一事牵扯内务府人众多,皇上大动肝火,彻底不信内务府,才点了他来。

    如今御前侍卫都知道李延禧的倒台,起因是他糊弄六阿哥,所以来保上任之后,就决定要认真对待几位阿哥,尤其是六阿哥。

    而此时旁观了皇上和六阿哥的奏对,他在心里默默调高了六阿哥的档位。

    以后这位的事情,他一定亲自处理。

    “来保。”

    来保一个激灵:“奴才在。”

    “方才说的都听到了?”胤祯道,“此事就由你负责,不过前期的安排要多听六阿哥的。”

    “遮,奴才遵旨。”

    弘书无奈的带着来保回自己宫里安排。

    原材料,进价,工具,加工场地,人工,售卖场地,售卖策略,宣传。

    一项项安排。

    “这个煤炉,除了单孔的,还有三孔和六孔,适用于一些大户人家。”弘书拿出图纸道,“然后外壳可以做三种不同的,陶、铁、瓷,针对不同的买家,瓷外壳可以仿一下皇阿玛御前的那个,到时候可以偷偷散布一些流言,就说是御用之物。"

    来保欲言又止,上一个散布和皇上流言的人是贝子胤德,如今人被发配西北上前线去了。

    弘书瞥一眼就知道他的担心,摆摆手道:“别担心,回头我写个计划书给皇阿玛,会把这事写明的,不会让你担责任。”

    好吧,不让自己背锅就行,来保闭嘴,继续听。

    “场地这些你安排,不过人工,城外不是还有许多逃荒未走的流民,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在他们里面招工,刚好五月份天热起来,他们要回乡播种,那时蜂窝煤的需求也会减少。"

    “还有煤炉和火钳赠送之事…”

    来保一边听一边心中叹服,别的不说,只六阿哥这做事条条有理的样子,就不是大多数人能做到,甚至有些官员都办不到,别不信,来保好歹当御前侍卫这些年,可没少见先帝为一些糊涂官办的糊涂事发火。

    而六阿哥还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

    "对了,我安排个人过去学习你不介意吧。"讲完基本安排后,弘书随口问道,"我身边的曹康办理庶务能力不错,我想锻炼锻炼他,等以后出宫开府了,也有个能用的人。”

    出宫,奴才感觉悠可能出不了宫,来保大逆不道的想着。

    “当然不介意,不敢瞒阿哥,奴才才接任内务府总管一职就得皇上如此重任,心里正发慌呢,曹公公跟在您身边耳濡目染,肯定能力卓著,有他帮忙,奴才也能安心些。”

    弘书点点头: “也别给他太重要的活儿,嗯,我想想,就让他负责招流民和蜂窝煤的生产吧,这两样他有经验。”

    来保答应的很爽快:“没问题。”

    曹康激动的跪地谢恩:"奴才定不负阿哥所望。"

    弘书摇头:"我对你没有什么厚望,只是希望你用流民的时候想想自己的曾经,能对他们好些,别一味压榨盘剥。若叫我知道你不能善待流民,你也不用回宫来了。”

    “奴才不敢。”曹康哐哐磕头,“奴才定不会使阿哥名声沾染丝毫污迹。”

    弘书道:“记住你说的话。”

    来保带着曹康风风火火的去忙了,三月已经过了大半,再有一个来月天气就会回暖,介时蜂窝煤需求减少,就不好推广了。来保打算,在一个月内,让京城人人都知道蜂窝,煤和六阿哥的名字。

    弘书开始写自己的计划书。

    用骈文写了上百字后,弘书怎么看怎么别扭,将纸一揉,重铺一张。

    标题:儿臣叩请圣安,现已做好蜂窝煤推广计划书,请上御览

    开头:为将蜂窝煤尽快推广惠及百姓,……,预备做以下几项工作:一、……;二、……;三、..

    以上内容只是暂定,将会在行动过程中随时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望悉知。

    皇六子,弘书敬上。

    弘书满意的放下笔,吩咐朱意远:“等晾干后,送去养心殿。”

    于是在两个时辰后,胤看到了来自儿子的第一封奏疏。

    第一眼是显眼的句读:“不伦不类。”奏折哪有用句读的,回头得着人教教这小子奏折该怎么写了。

    细看内容,简单直白,详细易懂,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无处不在的马屁。

    镇日被朝臣奏疏里连篇累牍的啰嗦马屁烦的不行的胤祉祺舒服了。

    不愧是朕的儿子,第一次写奏疏就能写到朕的心坎上!

    这群大臣就不能学学朕的儿子?!

    一封奏疏正事说不了两句,全是拍马屁,读书人的风骨呢!

    胤祯着完后,除了满意儿子表现出来的办事有条不紊、统筹全局的能力,更想做的是将儿子的奏疏挂在御前展览,让那群大臣都知道知道什么样的奏疏才是他老人家的最爱。

    但是……

    胤祺叹了口气,想到被他压箱底的奏请立太子的折子,默默将儿子的奏疏收起来。

    “去跟六阿哥说,朕知道了。”

    弘书看着来传话的小黄门,有些懵:“所以,该发还我的折子呢?”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