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 章 五福晋105(1/2)
金黄的小麦在微风中起舞,宛如大地流金一般,闪烁着农人们辛勤的光芒。
安清并未着急让众人去收割他们各自试验田中的麦子,而是带着他们来到了庄子上大片麦田的区域。
“李大人,吴大人,你们来判断一下,这些麦子是否可以收割了?”她转身看向旁边的两位农政司官员。
这两人是安清这届农事学堂中最优秀的学生,李茂盛和吴达明。
当然,这也与他们本就是农政司的官员有很大关系,因着自身本就有些农学知识的基础,再加上安清这一年来有意的重点培养,两人如今已然能独当一面了。
之前听康熙那意思,接下来在北方地区推广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的事,便准备交于两人负责。
大家似是早已习惯了安清这种随机抽查提问的教学方式,只见被点名的两人不慌不忙地走到麦田边查看了起来。
“回五福晋,微臣瞧着这地里的麦子才九成熟,按理说,还应再等几日才好收成。”李茂盛拱手回道。
吴达明也随后回道:“下官和李大人看法一致。”
只是,两人说完都有些不解,瞧着不远处地头前忙活的农人,这些人力有庄子上的家丁,也有管事雇佣来帮忙收麦子的短工,他们那架势好像是准备好下地收麦子了。
五福晋这地里的麦子难道这会就要收?
可这才九成熟,还未全熟啊。
安清轻点了点头,没错,她庄子上的麦子都是九成熟就要收的,年年都是。
“今日我便教给大家几句麦收农谚吧。”她出声道。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来农事学堂一年了,农谚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早已不再陌生,安清经常随口便能抛出好几个农谚,这一年下来,他们那专门记载农谚的小册子已经不知记了多少。
二十四个节气都有,很实用,又很好记,还有七十二气候,这些可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也是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依据。
不过,这麦收农谚他们之前还真没听过,这会都不由竖起了耳朵,准备好好记下来。
安清开口道:“关于麦收的农谚,只需记住一句很重要的即可,叫‘麦收九成熟,不收十成落’,或者也可以记住另一句,‘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这两句其实都是一个意思,说小麦九成熟的时候去收割,则能够得到十成的小麦,而若小麦十成熟的时候去收割,那就只能得到九成的小麦,浪费了一成小麦。
大家听完不由一愣,这和过往的认知有很大的区别,可即便如此,仍然没有任何人质疑安清的这话的真伪性,下意识便觉得她是对的。
这就是当在某一领域取得绝对的权威后,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就比如现在,她每每提出一个农学观点,已经不需要像最初那般,要经过反复证明才能人相信并接受。
这不仅是
对于农事学堂的众人而言,对于康熙以及朝堂上的百官亦是如此。
前些日子,山东、河北等地因为突遭暴风雨天气,小麦出现了大面积倒伏的情况,往年出现这种情况,衙门都是鼓励百姓们去试着把小麦扶起来,但这种做法却是大错特错的。
小麦发生倒伏之后,如果人工强行扶起的话会再次导致茎秆和根部断,不但起不来任何作用,还会造成二次伤害。
当时康熙着人来问她时,安清第一个强调的便是不要扶,顺其自然,让小麦慢慢恢复生长,然后又给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比如要用10%比例的草木灰水溶液去促进生长和灌浆,尽量减轻因倒伏而造成的减产的情况。
再比如,为了避免倒伏的麦田,容易让小麦染上条锈病、赤霉病等小麦常见病虫害,所以,在此期间还要加强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定期进行喷洒相关的土农药等等。
她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本以为康熙和朝廷百官怎么也会让她去佐证一下,谁知人家直接让采纳并实施了。
当然,结果也证明她这些做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成功挽回了不少地方的小麦,避免了严重减产甚至绝产的情况。
也就是那时,安清才突然意识到,经过她之前几年的努力,她如今在农事这一块的权威性,已然是得到了康熙及百官们的认可。
虽说这种一人权威性的认可,在科研学术发展上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对此时的安清而言,确实件好事。
她急于在整个大清境内推广后世科学种田的技术,有了这种权威性认可,会替她省去许多麻烦。
至于之后农学科研发展这一块,说直白些,对目前大清的而言,那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现下关于种地的很多事情上,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
就比如这‘麦收九成熟,不收十成落’这事,其实这会不少种了多年地有经验的人农人,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他们虽然可能
不会说这么个谚语,但却知道小麦九成熟的就要收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们祖辈留下来的常识。
但这种常识具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所以,这些基本型的农学知识事关天下万万千千的农人,必须在全大清统一了才行。
安清一直都知晓,这农事课堂上有几位农政司的官员,一直在有意识地整理她说过的那些农谚,似是准备汇集成册传遍开来,她觉得这样就很好。
不过,即便众人轻易接受安清这一农谚,但她教学过程中尽量讲究知之甚解,还是为众人解释了一番小麦九成熟就要收割的缘由。
若是等到小麦完全成熟后再去收获,那就很容易出现“掉穗”现象。
这种“掉穗”现象分为两种,一种是小麦在完全成熟后,茎杆变黄,比较脆弱,而穗部又会比较重,便会出现“头重脚轻”而掉穗的情况,另一种,是指镰刀手工收割过程中,人为因素也会导致“掉穗”。
而这个“掉穗”,便是该过程中的那一成损失。
其实,若是从小麦生育期来分析也能解释,小麦成熟期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在一般情况下,蜡熟期内收获则是为最佳时期,也救和“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这句话对应上了。
安清带着众人在麦田里绕了一大圈,等把该讲的都讲清楚后,她这才又领着众人回到了他们各自的试验田。
和之前收玉米时一样,各自负责各自的试验田,不仅要抢收小麦,还要为下一茬玉米抢播,至于‘抢’的什么,自然是农时了。
大家干的热火朝天,安清虽然没亲自下地割麦子,但倒也没闲着,她忙着给那果园的果树搞嫁接呢。
这会是夏季,正是砧穗容易离皮时,她先给一批葡萄嫩枝进行了嫁接,随即又捯饬了一波核桃芽接,这两年安清一有空就会来折腾这片果园,所以,她这果园里的果子结的也就比别的地方好吃的多。
天一热人就不乐意动弹,安清尤其严重,但干农活时除外。
这不,她午间歇响起来后,便带着帽子去了果园,忙活了两个多时辰才干完,不过她回来的还算早,众人这会还都在田地里忙活呢。
安清洗了澡出来,头发擦的半干不干,披散着躺在了竹椅上,傍晚的风吹来,带来了丝丝凉意。
春晓又开始带着一众厨娘忙活做晚饭了,和去年一样,农忙季她那些农事学堂的学生基本都是住在庄子上的,吃和住也都是庄子上负责。
安清远远地看着院子外的她们抬着一筐一筐的食材经过,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住就罢了,庄子上本就有地方,他们一直住在前院,倒也费不了什么事,但他们吃食上的一概开销,好像都是这庄子上负责的吧。
虽说这皇庄康熙赏她的,但那也是她立了功得来的,自然也就是她的了,那不就是花她的银子嘛!
这农事学堂是给老康培养人才的,凭什么她花银子啊,天下哪有这么个道理。
安清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冤大头,还真是又出钱又出力啊。
不行,她高低得想个法子从康熙那里拨点款才行,就当是农事学堂的专项基金了。
至于想什么法子呢,就在安清琢磨怎么把这笔钱搞过来时,一辆马车突然停在了院子门口。
咦,这是哪里来的马车,怎么还进庄子里面啊。
安清不由起身过去查看,谁知她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胤祺从马车上下来了。
他什么时候回来了?!
哎,不对,他怎么坐马车来的,没骑马啊。
胤祺自也看到安清了,但他没着急过来,而是又转身掀开了马车的帘子,然后从里面抱出来了个孩子。
是小宝!
安清懵了下,快步走了过来,“你怎么把他给带来了?”
小宝这会还在睡着,她说话声音不敢太大,怕吵醒他。
胤祺脸上闪过丝无奈,抬了抬下巴,道:“你瞧瞧他那眼睛。”
安清不明
所以,他眼睛怎么了?()
吼~怎么肿成核桃了,这、这不会是被什么虫子咬的吧。
?迷途未返的作品《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胤祺解释道:“不是虫子咬的,是这小子自己哭的。”
安清“啊”了一声,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能啊。
这孩子都四个多月了,她就没见她哭过几回,怎么可能把眼睛都哭肿了。
恰好这会喜珠也从马车上下来了,她是奉宜妃之命,陪着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