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五福晋15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众所周知,蝗虫具有非常强大的啃食能力以及繁殖能力,它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迅速繁殖并扩散,所以,蝗灾一旦发生,便很难以控制,且往往会多年连续发生。

    可想而知,若是连续多年颗粒无收,对寻常百姓而言,那则是灭顶之灾。

    而自古以来,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天灾,其危害甚至比水旱灾还要严重,细数过往多少朝代的灭亡,都与蝗灾息息相关。

    远的先暂且不提,明朝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例子,像崇祯年间,便暴发了两次连续五年以上的特大型的蝗灾,也正是这种连年频发的蝗灾,使得民不聊生,这也成为了摧毁大明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古代,人们则普遍认为蝗灾是由上天降下的惩罚,是因为人类的行为触怒了神明,所以,每当有大型蝗灾发生时,在任的皇帝都会主动下“罪己诏”,承认施政上的错误,以此来请求蝗神原谅。

    而在民间,百姓们则会架起祭坛,进行焚香祷告等一系列事宜,希望‘蝗神’保佑人民,也祈求蝗虫远离庄稼。

    养心殿内。

    雍正看着手中递来的一封又一封的江南各地加急送来的奏折,整个人周身的寒意越来冷冽了起来。

    吓得旁边伺候的人大气都不喊喘一声。

    “这群混账东西,蝗灾这种大事竟也敢隐瞒,他们是怎么敢的!”

    雍正气到直接把手里的奏折重重丢在了地上,似是仍觉不够,抬手把那一沓奏折全扫到了地上。

    可见他也是真的气急了。

    下首的十三阿哥显然也是一脸愁容,这次蝗灾来的气势汹汹,如今已经波及到苏浙皖不少地区,情况已然十分紧急。

    但造成如今局面的罪魁祸首,自是那些欺上瞒下的地方官员。

    苏浙皖本就是蝗灾多发区,淮河流域蝗灾集中发生在春夏之季,再加上那边本就刚经历了大旱,每逢大旱便多生蝗灾,所以,数月前胤祺便已经上了折子,便着重提醒了要注意这些地区的重点防蝗。

    这自打大清入关以来,蝗灾频发,朝廷便严令下了旨意,各地要重点注意治蝗之事,康熙更是明旨规定,直接问责到人,一旦出现蝗灾,便各个都要革职拿问,这么严抓地方,就是为了造成大范围的蝗灾。

    不过,这招效果也显著,各地官员异常重视,往往将蝗灾扼杀在最好控制的虫卵期,也因此已经好多年没有爆发大型蝗灾了。

    雍正自是也知道蝗灾的严重性,所以,在胤祺上了折子后,便立马下旨交代了各地方,如今他登基不久,自是承受不起这般大的灾难。

    谁知那些地方官员竟敢懈怠,防蝗治蝗不力就先不说了,竟还敢企图隐瞒,简直愚蠢至极,使得如今已然错过了蝗灾最好控制的时期了。

    要知道长了翅膀的蝗虫,那可是能跨过长江黄河迁飞到旁的地方去祸害庄稼,那届时祸害的就不是一地两地,可见影响

    之广。

    要不是雍正听到了些风声,立马派人过去严查,这事还不知道要耽搁多久呢,也怪不得他会如此生气。

    别说是雍正了,就十三阿哥此时而言,想砍了那些官员的心都有了。

    但事已至此,也不是生气能解决的,那些官员稍后腾出手再处理了,他们总归跑不了就是。

    “皇上,如今之计还是要快些想法子才成。“十三阿哥道。

    蝗灾可等不了人,早一些控制住便能尽力少一些损失。

    雍正自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自古以来,治蝗就是个大难题,特别是如今显然已经让它们成了气候,如何控制的确很是棘手。

    十三阿哥想了想,说道:“要不叫五哥来一起想想法子,他如今管着农政司,这事也理应让他知晓。”

    其实,他想说的是找他五嫂问问,但女子不可干涉朝政,他也怕给他五嫂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雍正轻点了点头,“来人,去传恒亲王。”

    说罢,他迟疑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还有恒亲王福晋。”

    宫里来人传她入宫时,安清正在陪宜妃喝茶聊天。

    自打宜妃搬到恒亲王府后,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自在,安清三天两头就陪她出府溜达一圈,这被困在皇宫那方寸之地这么多年,如今出来了,才知道外面是何等的自由。

    “皇上要见我?”

    安清听到小太监的话,不禁有些诧异,她一开始还以为是皇后派来的人呢,谁知一问竟是养心殿。

    雍正这会召见她要做什么啊。

    “公公可知,皇上召见我所谓何事?”安清问。

    传旨的小太监忙回道:“回福晋,奴才不知,只知道皇上也召见了恒亲王。”

    还召见了胤祺,安清下意识点了点头,虽不知发生了何事,但多半是和农事有关,否则她也是实在想不出雍正召见她能做什么。

    她也没敢耽搁,直接跟着传旨的小太监进了宫,而在养心殿门口,恰好碰上了同样匆匆赶来的胤祺。

    安清和胤祺对视了一眼,夫妻两人也没敢耽搁,径直进了养心殿。

    此时,养心殿内,雍正和十三阿哥明显已经等的有些着急了,待两人一走进来,还没来的及行礼,雍正便直接抬手示意免礼。

    然后,十三阿哥也一点废话没有,将此次苏浙皖地区遭遇蝗灾的情况说了一遍。

    安清听到蝗灾,心下不由一顿。

    蝗灾可不是小事,即便是在后世,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更别说是这会了。

    古代农业不发达,老百姓们基本都是靠天吃饭,而蝗灾过境,片草不留,一旦来袭,往往比旱涝更可怕。

    “五弟妹,你可有法子?”雍正声音不由有些急切。

    安清怔了下,但随即也明白了雍正的难处。

    他刚登基,康熙给他留下了个烂摊子,朝堂之上的那些事本就焦头烂额了,如今又便遇到这种事,可想而知是有多麻烦

    。

    “回皇上(),前些日子妾身教导弘昂时?[()]?『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恰好给他布置了一功课,就是要如何治蝗的,他翻阅农书,总结了不少治蝗的法子,妾室也帮他补充了些,如今那册子就在府上,可派人取来给皇上瞧瞧。”安清道。

    前些日子,听说了苏浙皖大旱,她便提醒了胤祺,苏浙皖等地自古便是蝗灾多发区,此次大旱之后怕是会生蝗灾,事后她便以此为题考了考弘昂。

    没想到这会倒是派上了用场。

    雍正听到这话,眼睛瞬间就亮了,“不用,朕信五弟妹,你既然看过了,那直接让人送去灾区实施即是,灾情不等人。”

    安清怔了下,没想到雍正对她竟这般信任。

    只是,该说的话她还是得说清楚,“皇上,治蝗最好的时机就是在蝗虫还在土壤中,尚未长成气候之时,但方才听十三弟所说,如今蝗灾情况已经很是严重了,治蝗的侧重点只能事控制为主。”

    蝗灾自古便是大灾,甚至藏着不少帝国的兴衰之道,历代帝王虽都对其避之若鹜,但同时他们对此也很是了解。

    “五弟妹放心,朕知晓,如今也没有旁的好法子了,各地官衙也用了不少治蝗的法子,但目前来看效果甚微。”雍正说罢,不由叹了口气。

    安清沉思了片刻,治蝗可不是小事,那边情况复杂,若只是靠弘昂那个治蝗的册子,怕是不行的,就像雍正说的,灾情不等人。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