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石渠·炸面排作坊1(1/2)
“他现在也不容易,媳妇没了,家里俩孩子还小,都交给他娘照看着。苗秀才如今年岁也大了,没精力管学堂这边了,大部分都交到了他手上。”村长叹了口气。
苗秀才老了,苗童生原是石渠村这一代最有出息的读书郎,偏偏早早中了童生,却一直中不了秀才。他都考不上,别的人就更不成了。苗村长也挺发愁的,很怕村里书香传了几代,最后断在他这一任上,可又不敢多说,苗童生自己心里也堵着呢。
沈青看着屋里,苗童生并没有因为看到了他们,就放下书本出来寒暄,而是训斥了那几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子,继续教了下去。
“我出去跑商,碰到几本科举有用的书,回头给童生叔送来。”沈青觉得,苗童生是个很好的投资对象。他如今通过金牙人攀上了县里的书办和主簿,但毕竟隔着金牙人呢,比不得苗童生沾着亲。
也不需要他能有多大出息做官,只要考上秀才,能有个正经功名,在官老爷面前说得上话,就足够了。
“那感情好!”苗村长惊喜非常。这年头书本是金贵物,尤其很多藏书,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在书店买到的。得花大钱,也要碰运气。
这也是这年代知识垄断的一部分原因,世代传承的书香世家所拥有的藏书是寒门子弟不能想象的,也轻易不会外传。除非拜师,成为门生、利益共同体,供师长驱使,才能共享到一部分资源。
他们的起点不同并不仅限于金钱和人脉,还有几倍人攒下的藏书。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那种工匠招学徒是差不多的道理。
石渠村出了几代的读书人,苗秀才家也有一些藏书,可和真正的书香世家还是不能比,要不然他们村也不能多少年只出秀才,出不了一个举人。固然有孩子们的天资在那儿摆着,可缺少教育资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青哥儿虽然不通诗书,在挑选书籍一道不懂什么门道,但是或许别的地方的书和他们这边会有些区别。买书,有时候也讲究个运气!
等屋里把这一章讲完了,苗童生才让孩子们自己读书,自己走出屋子和村长与沈青打招呼:“许久不见,青哥儿出息得我都不敢认了。”
虽说和离那次,苗童生便已看出这个哥儿不一般。可这短短半年,沈青整个人如同脱胎换骨一般,加之又爱穿汉子的衣服,远远瞧着和大家公子没什么分别,哪里还看得出当初落魄的农家小哥儿模样。
沈青朝他拱了拱手,一旁的村长又和苗童生聊起村里开作坊的事儿:“青哥儿是个好孩子,念着亲情!你这头也要加把劲儿,多培养几个伶俐的,给青哥儿帮帮闲也是好的!”
兰塘村都传遍了,青哥儿如今扒上了外地来的贵人,很受重用,安平县这边的事务,大多托在青哥儿手底下打理。他们村的年轻人又识字又会算账,这不是个绝好的机会?
“那是自然。”苗童生应了,又问道:“就不知咱们村的作坊,要
做些什么?我听说兰塘村那边的作坊,是做一种叫开花肠的东西,我那侄儿从城里回来还带了些给家里人尝,属实美味。”
这个沈青早就打算好了。石渠村和兰塘村不一样,识字会算账的汉子比较多,去城里做工做账房管事的人也多,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管理型人才多,廉价劳动力少。
就比如沈青在兰塘村盖作坊,给钱管饭,兰塘村的人高兴得不得了。换了石渠村就没那么容易了,人家汉子在县城有正经儿活要干,难道辞了工回来盖这作坊,赚这仨瓜俩枣的?
所以沈青原本打算开的面筋作坊就搁置了,回头开到下河村那边去。石渠村这头还是针对女子和哥儿,开一个小而精的作坊。
沈青也不瞒着,早晚石渠村的人都得知道:“打算做炸鸡排,和那开花肠一样,是炸的面肉食品。”也一样供到开花肠铺子里去,一锅油炸。
说是炸鸡排,其实是炸面排,这年头可没有那么多鸡供他成日间杀的。加上淀粉肠作坊那边用肉的量也很多,沈青都琢磨着要和小鸡村合作,弄些现代的消毒防病措施来,开个养鸡场了。
一斤鸡肉搅成肉泥,放入盐、秋油、料酒、五香粉、胡椒面、糖,打进去一个鸡蛋,搅和均匀,再加入一斤半的面粉,和匀上劲儿,揉成面团的样子,分成等份儿用擀面杖擀成薄薄大大的一片。
一斤鸡肉沈青分成了十五份儿,就是十五张炸面排。
三合面的馒头蒸熟放隔夜,再在火上烤制金黄色泛焦香,捣成碎渣。之前擀好的面排两面均匀的裹上这馒头糠,再下锅油炸,刷上酱料便得了。
兰塘村作坊里,淀粉肠的手艺沈青教给了他信任的连二婶,石渠村这边,这门手艺自然要教给自家人。
刘月娥和李艳子还要打理自家的豆腐作坊。村里开作坊这样的大事儿,她们心动得很,可自家生意也正经挺挣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