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这已经不是学霸二字能形容的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期,超视距作战是空军最亟待解决的课题,可以说有没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就是0和1的差距。

    也正因为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安装大口径雷达的“尖头飞机”就是先进的代名词,只有数量不多的歼8B和苏27有这种特征。

    而今天,他们竟然看到了一架同样拥有这种特征、可以安装雷达的歼7改进型!

    不要看30-40公里这个数字好像不大,要知道90年代美军主力的AIM7F空对空导弹,迎头攻击的最大射程也就40公里而已,我国从意大利购买的阿斯派德以及在此基础上仿制的霹雳11,射程更是只有30公里,所以这个560mm的机头在眼下已经够用了。

    更不用说在这个基础上,飞机的飞行性能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有所改善!

    “这个歼7改进型如果搭配霹雳11的话,那就已经和F16差不多了啊!F16带AIM7也就能打个三十多公里的样子。”大多数学航空的人对于空军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嗯,也就是航程方面可能还有一定差距,毕竟飞机体量摆着。”另一个人看上去要理智一些,但语气中明显也带着兴奋。

    “嗐,航程短叫什么问题,咱们又不像美国佬一样去欺负别人,我看呐,要是年初的时候咱们能有200架,不用,能有100架这种改进型歼7,那两艘航母肯定不敢这么猖狂!”

    这句话瞬间获得了周围人的一致赞同。

    虽然我国的航空工业还比较落后,但是歼7还是可以敞开了供应的,只不过当前型号的歼7造出来就已经落后,所以只能维持少量生产而已。

    一时间,虽然大家的看法还不统一,但整个教室里的人几乎开始讨论这架飞机的性能、成本、制造难度甚至装备部队的前景。

    实际上不仅后面的学生,就连几个评委老师都开始考虑,这个改进型号是不是真的有落地的可能性?

    “小常啊,你的设计,虽然还有些待完善的地方,但从我个人来讲,已经没什么好问的了,如果让我来操刀,肯定拿不出比这更好的方案。”

    四个评委中年纪最大的李光教授摘掉老花镜说道,看向常浩南的眼神中也带着欣慰:“所以我想问一下,你觉得这架飞机在制造上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么?”

    这几乎已经是不可能更高的评价了,要知道这门课只是要求进行气动设计而已,制造方面的问题,并不在考核范围之列。

    而常浩南早就对此有所准备。

    “李教授您好,这个问题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过,这个改进型号与原型号有60%的零部件可以通用,新的零部件性能要求大体上也没有超出米格21MF的水平,不过考虑到雷达的重量,为了保持气动平衡,在进气道和雷达罩部分需要应用一些复合材料减重,用量占机体总材料的大约2%。”

    2%用量的复合材料对于华夏航空工业来说不能算新鲜事物,此前在歼7M、歼8B和歼轰7上面都已经有过经验。

    因此这个回答基本就相当于‘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但直接这么说又显得不够谦虚,才找了个不算问题的问题。

    “我看,有条件的话,是不是可以造一个缩比模型出来,去绵阳那边吹一下风洞试试看?”

    刘洪波的声音不是很大,而且是对着另外三个老师说的,但还是有人听到了这句话。

    绵阳的风洞可不是学校实验室里的小打小闹,去那里试验,哪怕只是个缩比模型,也意味着方案真的有落地生根的可能。

    要知道这只是个大三的课程设计而已!

    本来已经有所沉寂的讨论声再次响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更多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常浩南上。

    显然,学霸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这样的人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