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预警机的高低搭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之前听梁工程师讲,去年年末的时候,小常同志你负责过改进运8j和运8f400两个型号飞机的防除冰设计?”

    在周围其它人看来,王晓模似乎突然把话题调转到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方向上。

    但对于常浩南来说,他几乎能猜到对方在想什么。

    既然是两条腿走路,那就必定要同步搞一个完全自主的型号。

    调动大量人力物力单给圆环工程做同步配套研制确实有重复工作之嫌,即便有科工委给王晓模提供支持,也很难在原项目的框架内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但我换个名义,说伊尔76平台的大型预警机成本太高,而且飞机还没办法国产,所以生产数量必定有限,现在要依托现有技术设计一种高性价比的中型预警机以铺开装备,你总没话说了吧?

    在眼下这个年头,高性价比这四个字对于军队来说有一种异乎寻常的魔力。

    “是的,过去老运8平台的防除冰设计存在缺陷,在低温高湿度条件下,飞行过程中很容易结冰,一旦再打开襟翼,就有可能导致下洗气流对平尾产生干扰,导致瞬间掉高度发生事故……”

    常浩南用两只手在半空中简单比划了一下,不过显然几位并没有学过飞机设计的电子工程师难以马上理解其中的具体原理。

    不过至少结论是听懂了的——

    现在经过改进之后的运8比之前安全性提高了很多。

    “之前我和梁绍修同志交流的时候,他告诉我说,即便在安装了雷达模组之后,运8j还是能够保证足够的操纵性,不知道小常同志能否估计出来,运8这个平台的稳定性,尤其是航向稳定性的……呃,冗余度大概有多少?”

    王晓模的问题中涉及到了一个电路术语。

    当然,常浩南能够理解他是想问飞机最多能够承受多少破坏气动设计的外形修改。

    但隔行如隔山,航空领域确实没有一个指标能量化这个概念。

    因此他也直接询问道:

    “您是想要在运8平台的基础上改造预警机?”

    “没错。”

    王晓模点了点头:

    “咱们国家现在能完全自己生产的大型飞机只有运8、轰6和水轰5,但是后两种么……轰6的弹仓太小,不可能在里面布置设备和人员,水轰5又早就停产了,再说性能也实在是不入流,所以唯一有可能的也就剩下一个运8了。”

    ……

    尽管食堂里面已经只剩下了他们五个人,但有关预警机的话题在这里聊就有些不合适了。

    所以几人在罗群的带领下来到了行政楼顶层的一间小会议室里面。

    “不知道小常同志有没有听说过咱们国家和大卫国合作的圆环工程?”

    坐定之后,王晓模首先问道。

    “来了……”

    常浩南心想总算是让对方自己把话题扯到了这里。

    尽管刚才已经进行了好几轮预判,但那都是在自己的脑子里进行的,在外人看来他并不一定知道太多关于预警机的事情。

    所以这种时候还是得装一下:

    “只是有所耳闻,您请讲。”

    此时郭林环顾四周,发现会议室里除了自己以外,要么是领导要么是客人,只好自己起身去倒了几杯茶水,分别递到其余几人手中。

    “嗯……这件事情算是从92年开始的,当时受到海湾战争的影响,上面批了总共10个亿美金的预算,想要找大卫国引进他们的费尔康相控阵雷达技术,搞几架我们自己的预警机出来……”

    随后,王晓模用十几分钟时间,把整个预警机合作项目的来龙去脉介绍给了不知情(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的常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