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世上本无双全法,万事皆在取舍间(2/2)
「那就解释通了,仗剑传教是个谎言。」朱翊钧深以为然的点头说道。
冯保一看这架势,就知道马丽昂所图甚大,但泰西那边,都不是很清楚马丽昂的目的是什麽,还以为她真的打算搞什麽仗剑传教,这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和不太对付的人吃饭时,一定会带有绝对的警惕之心,甚至要做好跟对方鱼死网破的准备,这是自鸿门宴之后,必然的基本素质。
比如旧唐书载:建成又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
如果不是李元吉的王妃杨氏告密李世民,指不定李世民就一命呜呼了,所以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杀死兄长李建成还有些悲痛,但一想到把李元吉也一起杀了,瞬间就能睡个安稳觉了。
反面的例子,就是开启了倭国战国时代的故事,四职之一的赤松满佑,宴请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教,足利义教就那麽没有任何戒备的前去赴宴了,然后被杀了。
还有类似的就是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自己身边护卫就那麽百馀人,就敢入京,被明智光秀给做掉了。
中国的历史实在是太长了,长到几乎任何政治活动,都可以在历史长河里,找到对应的博弈模型,虽然不一定有指导意义,但一定有借鉴意义。
这也是为何后来的儒学士们总是说春秋以后无大义,甚至可以制造出不读史的史荒年代来。
在万历初年,士大夫常常以不读史为荣,不读史就是不屑于看那些不义之举,其实就是用史书可以制造政治门槛,类似于朝鲜上层用汉文,下层用彦文,人为制造壁垒。
梁梦龙作为大明进士,一直到翰林院,拜张居正为师之前,都『未尝睹全史』,在翰林院如饥似渴的吸收这些史料。
冯保也读史,他看了半天,这个马丽昂乾的这点事儿,都有点像养死士的司马懿,这个自由骑士团,在法兰西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会发挥出怎麽样的作用来,可想而知。
当然这都是猜测,需要更多的消息,才能进一步确认这个大光明教大牧首的目的。
大明皇帝和内相的讨论,其实是一种非常傲慢的理解方式,以大明人的视角去理解泰西发生的事儿,就会陷入这种误区。
皇帝和内相实在是想得太多了,完全忽视了泰西宗教战争的残酷,因为大明的宗教冲突并不激烈。
马丽昂根本没想那麽多,大光明教的传播,让罗马教廷如鲠在喉,开始有目的的针对大光明教展开了袭击,而大光明教必须要自己组装武装力量来反击,针锋相对。
事情就是这麽简单,一切宗教矛盾在泰西都有可能演化为战争行为。
马丽昂对法兰西国王没有那麽大的企图心。
万历十四年八月份,大明进行了一次重大人事任命,总督军务梁梦龙将会在年底之前调回京师,而新任的总督军务凌云翼,准备回京,前往朝鲜赴任。
梁梦龙要回朝,则是因为他必须要回来,张居正为内阁首辅,还要处理吏部诸事,实在是有些过于忙碌了,而且在收复了汉城仁川之后,朝鲜也需要一个好杀人的凌云翼前往,凌云翼去朝鲜,是要对朝鲜进行清丈丶还田丶组建工兵团营,修桥补路,修建官厂丶铁冶所。
如此急变,一些旧时代的残党,就会成为阻力,更加明确的说,朝鲜的文武两班被超度。但以庶子丶妾生子为主的中人,仍然是朝鲜地面的流毒,需要物理消灭。
凌云翼终于离开了河南,郧阳巡抚徐学谟前往河南接管未完之事,主要就是开封到嘉峪关的驰道。
八月二十九日,凌云翼的车驾抵达了良乡镇的固节驿,这里是京城西南第一驿传,也是大明京开驰道的第一站,凌云翼是坐着升平四号牵引的铁马回京,这一路上甚是平稳。
「这可比过去舟车劳顿要舒坦多了。」凌云翼跺了跺脚,对着左右说道,他下了车,站在站台上,看着固节驿的四个车道,伸了个懒腰,铁马可比马车要平稳的多。
「日后咱们大明遍地都是驰道,百姓往来,该多方便。」连成均也是感慨万千,自从开封到京堂的驰道修通之后,从开封府到京师,就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实在是太方便了。
「凌云翼!尔不仁,罗定之战,残杀无数!暴虐之徒,社稷之贼!」一群士大夫模样看到了凌云翼下车,立刻想要围上来,大声的喊着。
「进者斩!后退!」陈末抽出了手中的手铳,指向了士大夫。
几个缇骑迅速将凌云翼围住,剩下的十数名缇骑迅速在车站附近布防,防止生变,很快人群都分成了两部分,缇骑将凌云翼护在了身后。
缇骑大多数都是从墩台远侯中遴选,他们手中的火枪,对准了人群。
陈末是提刑指挥使,他带了一个提刑千户随大璫前往河南宣旨,在河南都没有动手,在京师门户,反而掏出了火铳来,手铳是燧发手铳,里面已经装填了弹药。
大明军是不会轻易把枪口对准百姓的,但缇骑不是,缇骑的职责就是听命于陛下。
突然的变故,让所有打算声讨凌云翼的士大夫止住了脚步,他们的神情各异,但没有一个人,敢真的迈出脚步,士大夫们毫不怀疑缇骑会动手。
士大夫声讨凌云翼,是一次踩凌云翼获得名声的行为,凌云翼名声不好,京师的士大夫们,没事都喜欢骂两句,显然这群年轻的士大夫是为了博名而来,不是为了送命。
「诶,陈指挥不必如此紧张,放下火铳,我听听他们说些什麽。」凌云翼快速分析了情况,反而笑了起来,示意缇骑不必过分紧张。
「你要说什麽?」凌云翼好奇的打量了一番领头的人,笑着问道:「你叫什麽名字?」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章士伟是也!苏州籍万历十四年新科进士!」章士伟大声的回答道。
凌云翼满脸笑意的说道:「哦,好,我记下了,这次去朝鲜,我带上你。」
「啊?」章士伟目光变得呆滞了起来。
他就是来博个名声,没想到居然要去朝鲜,朝鲜现在可是战场,刀剑可不长眼,死了就是真的死了。
「我现在要沐浴更衣进宫面圣,无暇闲谈,来日方长,我们去的路上,你再好好说说你的想法。」凌云翼挥了挥手,在缇骑的保护下出站前往会同馆。
陈末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呆若木鸡的章士伟还站在原地。
陈末稍微思考了下,总觉得这些个读书人,确实是十分歹毒,凌云翼和风细雨,甚至有些慈眉善目,一顿连消带打,这章士伟非但没捞到名声,反而捞到了份苦差事。
果然陛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读书人是对的。
当初姚光启也干过这个事儿,现在已经成为海带大王,并且在上海县做知县了,成为了大明循吏。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领圣命至河南清丈,幸不辱命。」凌云翼在下午的时候,抵达了通和宫面圣。
「免礼,坐下说话。」朱翊钧手虚伸示意凌云翼不必多礼,他面色凝重的说道:「听闻凌部堂到了固节驿,被士大夫给堵了?把他们送去辽东填大水泡子,才是正理。」
凌云翼赶忙俯首说道:「陛下,都是些年轻人,听闻不平事,义愤填膺,听闻臣的凶名,还不避让,反而到车站围堵,这也是一种勇气,他们只是没有接触到那麽多的庶务,才会觉得那是不仁。」
「不谙世事,故不知,一时的妇人之仁,才是对他人的不仁。」
「他们怜悯罗定瑶民的悲剧,却没想过被瑶民暴乱洗劫的百姓何其痛苦;他们听闻河南乡贤缙绅的哭诉,却没听到穷民苦力对不公的悲鸣,所以才会认为臣恶。」
「臣要去朝鲜,正好缺些大明官员随行,毕竟朝鲜新辟,万象更新,需要更多的腹地官员,去教化万民,等到他们真的处理这些棘手的事,就会明白,世上本无双全法,万事皆在取舍间。」
朱翊钧沉默了下,暗暗加重了对文官的警惕,看看这凌云翼,说话多体面,这话说的多漂亮!看起来是为士大夫们开脱,还给士大夫们找了个差事。
但让围堵凌云翼的士大夫选,他们九成九愿意去东北填大水泡子,都不想到凌云翼手下做事去!
朝鲜是战场,是新开辟之地,是万象更新,在朝鲜不明不白的合理死去,实在是太简单了。
到这个时候,这些围堵凌云翼的士大夫只能指望凌云翼的德行了。
「好,就依凌部堂所言。」朱翊钧选择了赞同,朝鲜缺官。
「陛下,臣在邸报上看朝鲜捷报,发现了这仁川是朝鲜锁钥之地,决计不可落入他人之手,以大明军之能,在仁川打了这麽久,只要在仁川布置一个步营,就可以控弦整个朝鲜。」凌云翼作为第一任朝鲜总督,他阐述了自己的对朝鲜的看法。
看来看去,这仁川,就是锁钥之地,就是咽喉,大明在仁川驻军,无论是朝鲜如何风云变幻,都必须要听大明的话。
朱翊钧十分肯定的说道:「诚如是也,这次若不是倭寇急了,户田胜隆带了三万兵出汉城,恐怕仁川丶汉城要到冬天才能解决。」
户田胜隆的计划很好,可惜被戚继光给看穿了,汉城守备空虚,羽柴秀吉不得不驰援汉城,仁川防务露出了破绽,最终导致了仁川丶汉城防线的整体崩溃。
户田胜隆的计划能够执行,是因为等到冬天也是输,不如搏一把,对于倭寇而言,搏一把是一种常见的决策。
「陛下,臣有一惑,陛下还要灭倭吗?」凌云翼低声问道,他问的是陛下的意思,而不是大明明公的意思。
朱翊钧十分郑重的说道:「自然,朕可是许诺过戚帅的,朕不可能食言。」
「陛下,如果还要灭倭,臣以为,忠州之战不必急。」凌云翼听闻立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灭倭是一种打法,不灭倭是另外一种打法。
「陛下,忠州丶釜山没有多少耕地,若是倭寇不肯放弃,就要持续投入兵力,并且还要从本土运送粮草到朝鲜战场。」凌云翼说的非常平静。
绞肉机打法。
放弃忠州和釜山,就代表着放弃了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的可能性,织田信长丶羽柴秀吉都不可能放弃,但是不放弃,就只能不断地把武士丶足轻,投入到这个血肉磨坊一样的战场。
最可怕的是,会进一步加重倭国的粮食危机。
有的时候,允许敌人投降,也是一种仁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