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幻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车驶往皇宫,父子俩跟皇帝联络感情去了。

    朱铭摆弄着一个魔方,好笑道:“朱院长,你在东京是有多无聊啊?不但搞出了望远镜,居然把魔方也弄出来。”

    “其实挺简单的,”朱国祥解释道,“先用木头做一个中心轴,再手工打造弹簧。其实弹簧可以不要,组装起来更困难而已。螺丝也不是必须的,直接用钉子加木塞固定。再用木头磨制轨道,每层的木块就能活动了,中间还抹了熟桐油做润滑。”

    “这不是重点,”朱铭说道,“重点是你怎么知道魔方的内部结构?”

    朱国祥说道:“高中有个室友,家里带点海外关系。亲戚回乡探亲上坟,给他家里买了电视机,给小孩每人买个魔方玩具。也不给配说明书,完全不知道魔方公式,我那室友搞半天无法回正,干脆把魔方拆了观察内部结构。”

    朱铭吐槽道:“不会玩魔方,却懂得拆魔方?”

    “正常是很好拆的,转动顶层就能抠下来,”朱国祥说,“我让木匠做的这个不好拆,没有螺丝,安装时给钉死了。”

    朱铭问道:“你那室友后来干啥去了?”

    朱国祥说:“学的土木工程,后来做了桥梁专家。”

    朱铭突然问:“朱院长,伱连魔方内部结构都知道,对土法炼钢有多少了解?”

    朱国祥说道:“我记事的时候,早就不大炼钢铁了。听长辈说,那东西没用,纯粹就是应付交差。你想炼钢了?”

    “我对冶炼钢铁的了解,一半来自《天工开物》,一半来自知网论文,”朱铭说道,“小高炉什么的,倒是在里见过。似乎很厉害的样子,但只知道一个名字,还有大致的形状,具体咋搞完全不清楚。”

    朱国祥问:“《天工开物》有哪些记载?”

    朱铭说道:“一是改进炒钢法,把炼铁炉和炒铁炉串起来,将两道工序合而为一。我在濮州的时候,找铁匠打听过了,冶铁场都懂炒钢法,但炼铁和炒铁工序是分开的。如果能联起来,冶炼效率将成倍增加。”

    “二是改进灌钢法,不再用泥土封炉,而是用涂泥的破草鞋遮盖,这样能让炼钢炉持续得氧,使生铁在还原气氛下熔化。还有就是把熟铁打成薄片,捆住生铁进行锻打,增加生熟铁的接触面,让炭分更均匀的渗入。”

    朱国祥评价说:“知道这些,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别想着一口吃成大胖子。”

    朱铭笑道:“灌钢法还有进阶版,就是所谓的苏钢。苏钢到了晚清民初,又出现进阶版,炉温一千多度时生铁熔化,均匀的把铁水滴在熟铁上,然后再锻打。这种灌钢法,比苏钢质量更好,而且效率大增。”

    朱国祥说:“大概能明白其原理。”

    朱铭又说:“还有一种甑炉,出现于明代,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初期,用于浇铸千斤以下的铁器。这种甑炉,浇铸小炮很方便。而且非常简单是宋代行炉的改进版,一看图形就明白怎么制作。”

    “你当初辞了工作,整天就研究这些?”朱国祥有些无语。

    “不算研究,看什么东西有趣,就搜集材料做成视频,”朱铭说道,“更复杂的,我完全不懂。”

    闲聊之间,父子俩已经到了东华门。

    他们可直接进入皇城,在外臣办公区域等待,已有太监前往皇宫通报。

    这里有磨好的茶末,还有蜂窝炉随时煮开水,太监很快给他们冲泡,点茶步骤需要自己来做。

    等太监离开,朱国祥一边点茶,一边问道:“你想在金州打造火枪?”

    朱铭说道:“先造几门小炮,这玩意儿简单些。还要建冶铁厂,花两三年时间培养熟练工。”

    朱国祥问:“我知道金州盛产黄金,那里也有铁矿吗?”

    “有,”朱铭说道,“我在大明村的时候,就已经打听过了。洋州有铁矿,金州也有铁矿,主要打造日用品,铁锅和农具什么的。而且没有官方矿场,全是民间在经营。”

    金州(安康)一直都有铁矿存在,2004年的时候,甚至探出储量过亿吨的大型磁铁矿。

    朱铭阐述自己的计划:“去了金州,先考察当地的冶铁情况,再圈一片矿山自建冶炼厂。摸索着改进冶炼技术,初期肯定不成熟,主要打造农具,顺便培养更多的熟练工。等一切步入正轨,再造几门小炮,同时摸索着制作火枪。如果时机成熟,也可大量打造冷兵器。”

    “中途把你调走怎么办?”朱国祥问。

    朱铭说:“人可以调走,冶炼厂调不走,安排心腹继续经营就是。”

    这爷俩也是够了,坐在皇城里喝茶商量造反。

    大约四十分钟后,太监带他们前往画院。

    宋徽宗今天没有修道,也没有嬉戏玩耍,而是在画院那边欣赏画作。

    李邦彦、王黼、蔡攸三人都在,还有一群画家和词人。

    首席画家叫做赵令穰,是赵匡胤的五世孙,宋徽宗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就经常跟赵令穰切磋画技。

    还有个年轻人叫王希孟,小小年纪就在画院做学徒,得到过宋徽宗的亲自指点。随即请求游历各地,十八岁时进献《千里江山图》,宋徽宗极为喜爱,把这幅画赏赐给蔡京。

    至于张择端,此时也在场,但根本排不上号,属于无人赏识的小喽啰。

    全场焦点中心,是年仅十五岁的嘉王赵楷!

    “嘉王之画艺,颇有官家当年风采。”赵令穰拍马屁道。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