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投桃报李第一更求月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康熙轻咳了一声,道:“翰林官跟其他官员不同,少了冰敬炭敬,日子清贫,衣服乘骑,皆不能备,丁忧告假回籍的翰林官,生计艰难,无力至京;在京的翰林官,也是贫无立锥之地者,不乏其人,很是狼狈,朕已下令,命翰林官选各省学道员缺,与六部郎中并差,曹曰瑛是特旨简拔的内廷翰林,不好补翰林官缺,就打发你那里兼个差事。”

    九阿哥想了好几个可能,都没想到是这个。

    他看着康熙道:“原来汗阿玛是拿儿子的典仪贴补臣子,那一年六十两银子够么?”

    要不要给个双俸什么的?

    康熙道:“你们府里不是还有四季衣裳,年底也有钱米,这就行了。”

    曹曰瑛虽是安徽人氏,可是从父辈开始就在大兴寄籍,后三十三年兄弟都在御前当差,就得了内城的一处官房赐住,多一份俸禄,就够了。

    九阿哥却不想白掏这一份银子,眼见着不是来当半个老师的,就少了几分拘谨,有了安排,道:“汗阿玛,您也晓得,我们府上不养闲人的,既是曹曰瑛在书上有所长,那儿子也就人尽其才,让他抄书了,给丰生他们兄弟预备着。”

    原来他想起了没有出宫之前,福晋从景阳宫借绝版书,然后带了小松两个抄书。

    如此一来,等到他们出宫的时候,就有了好几箱子的绝版书。

    只是其中有一半是福晋的笔墨,否则直接拿到外头书铺寄售,也能赚一笔银子。

    如今有了这个善书的人才,正好可以将府中的藏书再扩充扩充。

    康熙也晓得九阿哥的毛病,见不得人闲着,人既安排下去了,他也就不管怎么使唤了。

    等到回阿哥所,九阿哥跟舒舒说了指了曹曰瑛的缘故,舒舒也是无语。

    原来是看他们皇子府的福利好,贴补臣子来了。

    不过善书……

    抄书太浪费了。

    “爷,各处铺子的匾额可以换一遍,剩下的就请曹大人多抄些字帖备着吧……”

    舒舒说着,觉得丰生他们几个年岁太小了,离拿笔还有好几年,谁晓得到时候这人还在不在皇子府兼差了。

    她就道:“回头问问曹大人,能不能让小四、小五认个先生,指点指点……”

    不求学出多大成就,可是这一手字是读书人的脸面,学个皮毛在满人中也算是出色的。

    到时候小哥俩八旗科举晋身也好,笔帖式晋身也好,都能多一个长处。

    九阿哥点头道:“这个好,咱们给他说清楚了,多给预备份束脩。”

    正好次日九阿哥要回内务府一趟,过问行宫修缮事宜,就先回了一趟皇子府,见了曹曰瑛,提了小四、小五来学习之事。

    曹曰瑛听了,松了一口气,痛快应了。

    有事可做就好,要不然这样干待着吃饷,叫人不安生。

    而后九阿哥到内务府转一圈,就又去了都统府。

    正好小四休沐,小五则是有些中暑,两人都在家中。

    听说九阿哥给他们找个了大儒做书法老师,两人都很激动。

    小四跟小三是双生兄弟,今年也十四岁了,带了兴奋道:“我听过曹大人,听说有状元之才!”

    九阿哥道:“那应该是听错了,真要状元之才,走科举正途就是,还用三十好几用鸿儒博学晋身!”

    这文人就习惯彼此戴高帽,互相吹捧。

    不过还好,瞧着曹曰瑛的性子,不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要不也不会入了康熙的眼。

    小五已经十二岁了,在兄弟之中身体最强壮,则道:“姐夫,那我们认了曹大人做先生,能见到曹状元么?”

    这个曹状元说的是曹曰瑛的弟弟,三十三年武状元曹曰韦,眼下是宫里的二等侍卫。

    九阿哥道:“应该能吧,听说兄弟俩没分家,在地安门外的官房住着。”

    兄弟两个对视一眼,都带了兴奋。

    书法先生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见识见识武状元。

    这位武状元可是传说中的人物,听说三十三年那次武会试,是双解元下场争夺状元,一波三折的,外头都出话本子了。

    最后曹曰韦能夺状元,本领还在诸人之上。

    觉罗氏在旁,告戒两个儿子道:“不许得陇望蜀,平日里怎么教导你们的,怎么老想着给旁人添麻烦?要是再如此,不许去皇子府学字!”

    小四、小五都老实了,垂手认错。

    九阿哥道:“岳母,没事儿,外头将曹状元都传成三头六臂,谁不想见见啊,就是我前些年在御前见了,都多看两眼,就是寻常人,紫红脸,比常人高些,壮些,能使十六力弓……”

    要不是这样人才,也不会得了皇父青睐,不单点了状元,还直接授了内班侍卫……,!

    >康熙轻咳了一声,道:“翰林官跟其他官员不同,少了冰敬炭敬,日子清贫,衣服乘骑,皆不能备,丁忧告假回籍的翰林官,生计艰难,无力至京;在京的翰林官,也是贫无立锥之地者,不乏其人,很是狼狈,朕已下令,命翰林官选各省学道员缺,与六部郎中并差,曹曰瑛是特旨简拔的内廷翰林,不好补翰林官缺,就打发你那里兼个差事。”

    九阿哥想了好几个可能,都没想到是这个。

    他看着康熙道:“原来汗阿玛是拿儿子的典仪贴补臣子,那一年六十两银子够么?”

    要不要给个双俸什么的?

    康熙道:“你们府里不是还有四季衣裳,年底也有钱米,这就行了。”

    曹曰瑛虽是安徽人氏,可是从父辈开始就在大兴寄籍,后三十三年兄弟都在御前当差,就得了内城的一处官房赐住,多一份俸禄,就够了。

    九阿哥却不想白掏这一份银子,眼见着不是来当半个老师的,就少了几分拘谨,有了安排,道:“汗阿玛,您也晓得,我们府上不养闲人的,既是曹曰瑛在书上有所长,那儿子也就人尽其才,让他抄书了,给丰生他们兄弟预备着。”

    原来他想起了没有出宫之前,福晋从景阳宫借绝版书,然后带了小松两个抄书。

    如此一来,等到他们出宫的时候,就有了好几箱子的绝版书。

    只是其中有一半是福晋的笔墨,否则直接拿到外头书铺寄售,也能赚一笔银子。

    如今有了这个善书的人才,正好可以将府中的藏书再扩充扩充。

    康熙也晓得九阿哥的毛病,见不得人闲着,人既安排下去了,他也就不管怎么使唤了。

    等到回阿哥所,九阿哥跟舒舒说了指了曹曰瑛的缘故,舒舒也是无语。

    原来是看他们皇子府的福利好,贴补臣子来了。

    不过善书……

    抄书太浪费了。

    “爷,各处铺子的匾额可以换一遍,剩下的就请曹大人多抄些字帖备着吧……”

    舒舒说着,觉得丰生他们几个年岁太小了,离拿笔还有好几年,谁晓得到时候这人还在不在皇子府兼差了。

    她就道:“回头问问曹大人,能不能让小四、小五认个先生,指点指点……”

    不求学出多大成就,可是这一手字是读书人的脸面,学个皮毛在满人中也算是出色的。

    到时候小哥俩八旗科举晋身也好,笔帖式晋身也好,都能多一个长处。

    九阿哥点头道:“这个好,咱们给他说清楚了,多给预备份束脩。”

    正好次日九阿哥要回内务府一趟,过问行宫修缮事宜,就先回了一趟皇子府,见了曹曰瑛,提了小四、小五来学习之事。

    曹曰瑛听了,松了一口气,痛快应了。

    有事可做就好,要不然这样干待着吃饷,叫人不安生。

    而后九阿哥到内务府转一圈,就又去了都统府。

    正好小四休沐,小五则是有些中暑,两人都在家中。

    听说九阿哥给他们找个了大儒做书法老师,两人都很激动。

    小四跟小三是双生兄弟,今年也十四岁了,带了兴奋道:“我听过曹大人,听说有状元之才!”

    九阿哥道:“那应该是听错了,真要状元之才,走科举正途就是,还用三十好几用鸿儒博学晋身!”

    这文人就习惯彼此戴高帽,互相吹捧。

    不过还好,瞧着曹曰瑛的性子,不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要不也不会入了康熙的眼。

    小五已经十二岁了,在兄弟之中身体最强壮,则道:“姐夫,那我们认了曹大人做先生,能见到曹状元么?”

    这个曹状元说的是曹曰瑛的弟弟,三十三年武状元曹曰韦,眼下是宫里的二等侍卫。

    九阿哥道:“应该能吧,听说兄弟俩没分家,在地安门外的官房住着。”

    兄弟两个对视一眼,都带了兴奋。

    书法先生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见识见识武状元。

    这位武状元可是传说中的人物,听说三十三年那次武会试,是双解元下场争夺状元,一波三折的,外头都出话本子了。

    最后曹曰韦能夺状元,本领还在诸人之上。

    觉罗氏在旁,告戒两个儿子道:“不许得陇望蜀,平日里怎么教导你们的,怎么老想着给旁人添麻烦?要是再如此,不许去皇子府学字!”

    小四、小五都老实了,垂手认错。

    九阿哥道:“岳母,没事儿,外头将曹状元都传成三头六臂,谁不想见见啊,就是我前些年在御前见了,都多看两眼,就是寻常人,紫红脸,比常人高些,壮些,能使十六力弓……”

    要不是这样人才,也不会得了皇父青睐,不单点了状元,还直接授了内班侍卫……,!

    >康熙轻咳了一声,道:“翰林官跟其他官员不同,少了冰敬炭敬,日子清贫,衣服乘骑,皆不能备,丁忧告假回籍的翰林官,生计艰难,无力至京;在京的翰林官,也是贫无立锥之地者,不乏其人,很是狼狈,朕已下令,命翰林官选各省学道员缺,与六部郎中并差,曹曰瑛是特旨简拔的内廷翰林,不好补翰林官缺,就打发你那里兼个差事。”

    九阿哥想了好几个可能,都没想到是这个。

    他看着康熙道:“原来汗阿玛是拿儿子的典仪贴补臣子,那一年六十两银子够么?”

    要不要给个双俸什么的?

    康熙道:“你们府里不是还有四季衣裳,年底也有钱米,这就行了。”

    曹曰瑛虽是安徽人氏,可是从父辈开始就在大兴寄籍,后三十三年兄弟都在御前当差,就得了内城的一处官房赐住,多一份俸禄,就够了。

    九阿哥却不想白掏这一份银子,眼见着不是来当半个老师的,就少了几分拘谨,有了安排,道:“汗阿玛,您也晓得,我们府上不养闲人的,既是曹曰瑛在书上有所长,那儿子也就人尽其才,让他抄书了,给丰生他们兄弟预备着。”

    原来他想起了没有出宫之前,福晋从景阳宫借绝版书,然后带了小松两个抄书。

    如此一来,等到他们出宫的时候,就有了好几箱子的绝版书。

    只是其中有一半是福晋的笔墨,否则直接拿到外头书铺寄售,也能赚一笔银子。

    如今有了这个善书的人才,正好可以将府中的藏书再扩充扩充。

    康熙也晓得九阿哥的毛病,见不得人闲着,人既安排下去了,他也就不管怎么使唤了。

    等到回阿哥所,九阿哥跟舒舒说了指了曹曰瑛的缘故,舒舒也是无语。

    原来是看他们皇子府的福利好,贴补臣子来了。

    不过善书……

    抄书太浪费了。

    “爷,各处铺子的匾额可以换一遍,剩下的就请曹大人多抄些字帖备着吧……”

    舒舒说着,觉得丰生他们几个年岁太小了,离拿笔还有好几年,谁晓得到时候这人还在不在皇子府兼差了。

    她就道:“回头问问曹大人,能不能让小四、小五认个先生,指点指点……”

    不求学出多大成就,可是这一手字是读书人的脸面,学个皮毛在满人中也算是出色的。

    到时候小哥俩八旗科举晋身也好,笔帖式晋身也好,都能多一个长处。

    九阿哥点头道:“这个好,咱们给他说清楚了,多给预备份束脩。”

    正好次日九阿哥要回内务府一趟,过问行宫修缮事宜,就先回了一趟皇子府,见了曹曰瑛,提了小四、小五来学习之事。

    曹曰瑛听了,松了一口气,痛快应了。

    有事可做就好,要不然这样干待着吃饷,叫人不安生。

    而后九阿哥到内务府转一圈,就又去了都统府。

    正好小四休沐,小五则是有些中暑,两人都在家中。

    听说九阿哥给他们找个了大儒做书法老师,两人都很激动。

    小四跟小三是双生兄弟,今年也十四岁了,带了兴奋道:“我听过曹大人,听说有状元之才!”

    九阿哥道:“那应该是听错了,真要状元之才,走科举正途就是,还用三十好几用鸿儒博学晋身!”

    这文人就习惯彼此戴高帽,互相吹捧。

    不过还好,瞧着曹曰瑛的性子,不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要不也不会入了康熙的眼。

    小五已经十二岁了,在兄弟之中身体最强壮,则道:“姐夫,那我们认了曹大人做先生,能见到曹状元么?”

    这个曹状元说的是曹曰瑛的弟弟,三十三年武状元曹曰韦,眼下是宫里的二等侍卫。

    九阿哥道:“应该能吧,听说兄弟俩没分家,在地安门外的官房住着。”

    兄弟两个对视一眼,都带了兴奋。

    书法先生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见识见识武状元。

    这位武状元可是传说中的人物,听说三十三年那次武会试,是双解元下场争夺状元,一波三折的,外头都出话本子了。

    最后曹曰韦能夺状元,本领还在诸人之上。

    觉罗氏在旁,告戒两个儿子道:“不许得陇望蜀,平日里怎么教导你们的,怎么老想着给旁人添麻烦?要是再如此,不许去皇子府学字!”

    小四、小五都老实了,垂手认错。

    九阿哥道:“岳母,没事儿,外头将曹状元都传成三头六臂,谁不想见见啊,就是我前些年在御前见了,都多看两眼,就是寻常人,紫红脸,比常人高些,壮些,能使十六力弓……”

    要不是这样人才,也不会得了皇父青睐,不单点了状元,还直接授了内班侍卫……,!

    >康熙轻咳了一声,道:“翰林官跟其他官员不同,少了冰敬炭敬,日子清贫,衣服乘骑,皆不能备,丁忧告假回籍的翰林官,生计艰难,无力至京;在京的翰林官,也是贫无立锥之地者,不乏其人,很是狼狈,朕已下令,命翰林官选各省学道员缺,与六部郎中并差,曹曰瑛是特旨简拔的内廷翰林,不好补翰林官缺,就打发你那里兼个差事。”

    九阿哥想了好几个可能,都没想到是这个。

    他看着康熙道:“原来汗阿玛是拿儿子的典仪贴补臣子,那一年六十两银子够么?”

    要不要给个双俸什么的?

    康熙道:“你们府里不是还有四季衣裳,年底也有钱米,这就行了。”

    曹曰瑛虽是安徽人氏,可是从父辈开始就在大兴寄籍,后三十三年兄弟都在御前当差,就得了内城的一处官房赐住,多一份俸禄,就够了。

    九阿哥却不想白掏这一份银子,眼见着不是来当半个老师的,就少了几分拘谨,有了安排,道:“汗阿玛,您也晓得,我们府上不养闲人的,既是曹曰瑛在书上有所长,那儿子也就人尽其才,让他抄书了,给丰生他们兄弟预备着。”

    原来他想起了没有出宫之前,福晋从景阳宫借绝版书,然后带了小松两个抄书。

    如此一来,等到他们出宫的时候,就有了好几箱子的绝版书。

    只是其中有一半是福晋的笔墨,否则直接拿到外头书铺寄售,也能赚一笔银子。

    如今有了这个善书的人才,正好可以将府中的藏书再扩充扩充。

    康熙也晓得九阿哥的毛病,见不得人闲着,人既安排下去了,他也就不管怎么使唤了。

    等到回阿哥所,九阿哥跟舒舒说了指了曹曰瑛的缘故,舒舒也是无语。

    原来是看他们皇子府的福利好,贴补臣子来了。

    不过善书……

    抄书太浪费了。

    “爷,各处铺子的匾额可以换一遍,剩下的就请曹大人多抄些字帖备着吧……”

    舒舒说着,觉得丰生他们几个年岁太小了,离拿笔还有好几年,谁晓得到时候这人还在不在皇子府兼差了。

    她就道:“回头问问曹大人,能不能让小四、小五认个先生,指点指点……”

    不求学出多大成就,可是这一手字是读书人的脸面,学个皮毛在满人中也算是出色的。

    到时候小哥俩八旗科举晋身也好,笔帖式晋身也好,都能多一个长处。

    九阿哥点头道:“这个好,咱们给他说清楚了,多给预备份束脩。”

    正好次日九阿哥要回内务府一趟,过问行宫修缮事宜,就先回了一趟皇子府,见了曹曰瑛,提了小四、小五来学习之事。

    曹曰瑛听了,松了一口气,痛快应了。

    有事可做就好,要不然这样干待着吃饷,叫人不安生。

    而后九阿哥到内务府转一圈,就又去了都统府。

    正好小四休沐,小五则是有些中暑,两人都在家中。

    听说九阿哥给他们找个了大儒做书法老师,两人都很激动。

    小四跟小三是双生兄弟,今年也十四岁了,带了兴奋道:“我听过曹大人,听说有状元之才!”

    九阿哥道:“那应该是听错了,真要状元之才,走科举正途就是,还用三十好几用鸿儒博学晋身!”

    这文人就习惯彼此戴高帽,互相吹捧。

    不过还好,瞧着曹曰瑛的性子,不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要不也不会入了康熙的眼。

    小五已经十二岁了,在兄弟之中身体最强壮,则道:“姐夫,那我们认了曹大人做先生,能见到曹状元么?”

    这个曹状元说的是曹曰瑛的弟弟,三十三年武状元曹曰韦,眼下是宫里的二等侍卫。

    九阿哥道:“应该能吧,听说兄弟俩没分家,在地安门外的官房住着。”

    兄弟两个对视一眼,都带了兴奋。

    书法先生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见识见识武状元。

    这位武状元可是传说中的人物,听说三十三年那次武会试,是双解元下场争夺状元,一波三折的,外头都出话本子了。

    最后曹曰韦能夺状元,本领还在诸人之上。

    觉罗氏在旁,告戒两个儿子道:“不许得陇望蜀,平日里怎么教导你们的,怎么老想着给旁人添麻烦?要是再如此,不许去皇子府学字!”

    小四、小五都老实了,垂手认错。

    九阿哥道:“岳母,没事儿,外头将曹状元都传成三头六臂,谁不想见见啊,就是我前些年在御前见了,都多看两眼,就是寻常人,紫红脸,比常人高些,壮些,能使十六力弓……”

    要不是这样人才,也不会得了皇父青睐,不单点了状元,还直接授了内班侍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