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小公子大概是在家里不受宠,要么是庶子,或者压根就是从外地接过来的旁支。

    而且他瞧着,大部分应该是不乐意的,被那些臣子送进来给老皇帝做人情了。

    啧,这老皇帝也真的,搞得他里外不是人,且先不说人家愿不愿意,他就不喜欢这个调调的。

    即便是喜欢男人,他也喜欢势均力敌的碰撞。

    想到这,祁秋年的眼神就再也没有落在这些小公子的身上。

    宫宴盛世繁华,但是跟后世的年会还真没多大的区别。

    皇帝一进场,百官高呼万岁,皇帝喊了平身,入席,可没人真的就开始干饭。

    老皇帝也像模像样地讲了一些场面话,回顾今年,展望明年,然后适时举杯敬诸位大臣。

    过了一会儿,老皇帝又提起一个问题。

    “今年赈灾,祁侯组织百姓捐款捐物,诸位爱卿的家眷也慷慨解囊,把灾情控制在了城外,也让灾民们免受严冬的侵扰,祁侯有功,但百姓也可谓是功不可没,诸位爱卿的家眷亦是。”

    大臣们连连附和,无论是哪一个派系的大臣,忠臣也好,奸臣也罢,这是赈灾确实都让他们开了眼界了。

    老皇帝,“既是有功,那自然要论功行赏,祁侯这边,朕已有安排,要如何犒赏百姓,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想法?”

    这……

    从前这些大臣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甚至在他们眼里,这根本就不值得犒赏,那些百姓做了什么?无非就是捐了几件旧衣服,几把棉花而已,也不值什么钱。

    再则,那祁秋年不是用硝石制冰回馈过百姓了吗?

    但是陛下既然提起了,他们也不好把心里话说出来,但是京城百姓那么多,真要逐一封赏,那得耗费多少钱财啊?

    第40章 宫宴

    大规模的犒赏,除了打了胜仗,将士立功,犒赏三军之外,似乎没有过这样的特例。

    按照以往的经验,若是某个地方做出值得称赞的功绩,即便是有百姓参与,最后一般都是犒赏当地的官员,然后再从时政上给予百姓一定的支持。

    比如说免除农税这一类的。

    但京城不同,京城周边的农村,有一部分都是权贵的私人庄子,而这次参与京城捐献物资的,基本上都是城里的百姓。

    京城里的百姓生活还算富裕,即便家里不是当官的,那也都是经商的,家里有田地的,也都分散在各个村子里了。

    若是真的如往常那般减免农税,似乎也不太妥当。

    而其中有一部分人也琢磨,这赈灾是祁秋年组织的,真要把功劳全给了祁秋年,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不乐意的。

    特别是右相冯良。

    一时之间,百官们都有些为难,主要是没这类似的经验,又不想让功劳落在祁秋年头上。

    犒赏百姓,还是祁秋年上次跟皇帝提过几句,他也没想到皇帝会在今天提起。

    具体要如何操作,也是个问题。

    祁秋年自己也在考虑。

    从实际出发,他也算是已经用硝石制冰的法子,与百姓们换的那些棉花物资,百姓也不是没有获益,站在在百姓的角度,按长久来看,怎么看这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再则,除了京城,再往南,也有好几个州府收容了灾民,地方官也根据祁秋年这一套赈灾方式落实了下去,百姓们该捐物资的捐物资,该出钱的出钱。

    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