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阅读时间结束后,艾尔海森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需要课题进展。”

    清心合上读完最后一句的书籍,亦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他们都没有毕业,是依照教令院对学者的划分里处于权限底层的人,但又有超出常理的一面,各自对知识的需求不同。提出各自的条件,是求同存异达成合作的第一步。

    合作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双方都可以接受并且满足对方当前需求,并且都觉得对方的要求处于自己的心理预期。

    这个意思是,有一方觉得勉强,就不具备合作的必要性,不情不愿的达成合作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而在初次合作里,他们都认知了一个事实,他们的关系中,知识会是恒久流通的货币。

    在课题研究期间,清心和艾尔海森会进行知识的交换,对某一通识的理解,或者是进行安静的阅读。

    智慧宫里不会只有他们两个学者,他们的研究时光也不会放在智慧宫。那里一般安放的是艾尔海森的阅读时间,而非配合研究时间。

    作为课题的发起者,清心用导师划给她的课题研究经费构造了两个研究时需要相处的空间、书籍资料,以及基本生存资源。

    这是必要的。

    双方对两个人的相处时间都有同一概念:是两人在同一个空间里相处,为了排除其他干扰项,也为了安静,同一空间里一般不会有第三人存在。

    但那段时间里,他们并没有发展出任何向对方分享琐事的分享欲,只发展出了……想要精确形容,便是分享对知识的疑问,从对方口中得到一个需要验证的答案。

    既不会因为外面的天气好,所以升起想要告诉对方的心情,也没有一个瞬间会想起对方的存在想要向对方倾诉什么。

    彼此从阅读中看向对方,能得到的是对方对当前知识的理解,平静客观的陈述句,其后也不会附加一句“你认为呢”。

    课题之中他们只与彼此相处,课题之外生活方式没有被对方影响分毫。

    最大的改变不过是一天被课题分成了正常生活的白日,和研究课题的夜晚。

    如果在夜晚相处时他们之间诞生过争吵,这也可以成为分享欲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有关知识的争论,还是对彼此性格的难以忍受,本质上都可以称作认知与情绪的分享。

    然而,在相处之中并不觉得对方的性格会如何难以忍受,与独处时得到的感受相差无几,对方存在感只体现在疑惑时必有回应上。

    有关知识的争论,依然没有。

    对知识的错误认知不会因为在争执中获胜就能由错误变为正确,这只会浪费验证时间。

    最重要的是,没有谁应该浪费时间为对方的错误买单。

    所以这个课题最后是客观描述了她与艾尔海森实验的全过程,结论是“仅就作者与艾尔海森的相处而言,除了对知识永恒的疑问,相处时间的增加并不能出现过度的分享欲。”

    “该结论只适用于本论文实验过程,不具有普适性,且不具有预见性,无法应用于实验截止日期后。”

    “此结论已交与研究目标艾尔海森确认,他对此结论无异议。”

    导师当时:“我以为你会去找赞迪克。”

    “赞迪克并不具有成为研究目标的基本条件。”

    课题要求的是两个人,但赞迪克偶尔会让他们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