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朝皇帝和官员们特别不理解:你没事干去骂宋朝就好了啊?为什么有事没事把我们拉出来对比一下?

    伍爱华:因为专家说宋朝民间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挺快的,我怕影响到人家……

    其实哪怕是明朝,伍爱华也就是嘴一下,关键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没有说。

    但就是因为没有说关键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才特别方便明朝文武百官自行带入……

    这么一带入,就很明显了:谁不是靠站队抱大腿才能勉强立足啊?

    我们想贪吗?当然,我们确实也想,但是大头不都是孝敬上官了吗?

    而且站队也有风险,很可能被敌对势力针对打击,运气好则贬斥,运气差则全家没命。

    这么大的风险,我们就那么点俸禄,不贪才不正常吧?

    毕竟,有几个人能够和海瑞一样眼看着家人和自己一起餐风露宿?

    又有几个人和张居正一样,能够在不同党派之间左右逢源,大佬看到他都说好?

    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说明朝三大特务机构。

    “锦衣卫这玩意儿,一开始是朱元璋设立的,就是为了监察百官,据说明初有谁在家里骂领导,朱元璋第二天就能知道。”

    “其实这不太合理,作为被剥削的一方,不骂领导的人才是奇怪的人吧?人家表面足够尊敬你不就好了,回家偷偷骂两句,那是你获得那么多好处应该承受的!”

    朱元璋很不理解,并且也不想理解,权力在他手上,他都当上皇帝了,还能容忍人家骂自己?

    “在朱棣统治时期,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他对锦衣卫不够信任,所以又设立了东厂,用来辖制锦衣卫。”

    伍爱华说完,永乐之前的人就急了:“什么叫做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你倒是说啊!你不说我们怎么会知道?”

    显然,伍爱华知道朱棣不信任锦衣卫的原因是朱元璋是把锦衣卫交给了朱允文,朱棣靖难成功后,对于锦衣卫中人员是否真的全都效忠自己存疑,但是伍爱华不会说出来。

    在之前的直播中已经透露了朱棣即位,按照专家们的意思,就是说都说了,也没啥好办法,但是好在没说朱棣是藩王造反获得的皇位,那就先缓缓,等做了测算或者交易再看看要不要告诉朱元璋这个消息。

    毕竟朱棣如果造反不成功,历史是要拐个大弯的。

    伍爱华深刻领会了这一指导思想,总之就是靖难发生之后的人懂得都懂,前面的人都不必懂。

    什么?你想知道?那你要付出什么来交换?

    “至于西厂,只在明宪宗时期存在了十几年,后面武宗又重开了他爷爷搞出来的西厂,同时他的大宦官为了平衡东厂西厂,还搞出来一个内行厂……但是五年后西厂又被武宗撤销了。”

    “东厂、西厂是由宦官担任其中的职位,锦衣卫则是侍卫担任,三者的共同点就是都要监视、探查

    、拷问官员的违法行为,也是针对官员监督的方式。()”

    ??乓?湦豛?????????晫???住硤虎硤??箘葶???“????瞍敧????()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此时汉武帝身边并没有任何大臣,只有宦官,闻言有宦官狂喜:难道自己也能掌握天幕上东西厂的权力?

    “大家都知道,明朝宦官的权力格外的大,当时宦官机构有一个机构叫做司礼监,明朝中后期,司礼监负责帮着皇帝起草诏书并用印,其中最大的官叫做掌印太监,可以拿皇帝的玉玺盖章,设一人,其次就是秉笔太监,可以代皇帝批红,设若干人。”

    “在当时的明朝,内阁大臣被称为外相,司礼监的大太监则被称为内相。”

    “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都是权宦弄权,其实是很偏颇的,”伍爱华强调:“太监的品性和大臣并没有根本区别,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奸臣自然有奸宦,有忠臣也自然有忠宦。”

    “至于说能力差别,其实也并不显著。”伍爱华解释道:“并不存在说外相的能力显著高于内相,只能说文官中个别厉害人物确实是天才,但是我们都知道,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有时候只要立身持证、能力够用,就能干好事了,天才和人才在普通情况下并不会产生显著的生产力差别。”

    听到伍爱华的话,明朝的文官们都不开心了:自己寒窗苦读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何能被拿去和那些靠谄媚上位的宦官比?这不是侮辱是什么?!

    “其实,明朝中后期能够当上领导岗位的宦官,绝大部分能力都不太差。”伍爱华说出了原因:“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出自内书堂。”

    “明朝绝大多数宦官都是幼年时期就被卖入宫中,入宫的时候基本不到十岁。”伍爱华说道:“而宣宗时期设立的内书堂,就是专门让翰林官教导小宦官读书的地方,目的就是为皇储储备秘书人才。”

    “这么说吧,明朝从各地私塾官学书院卷上来,三年才录取几百个的进士固然是优秀人才,放在我们今天也都是清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