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1/2)
“凌迟初死也成为了当时最严重的刑罚。”
【不一定吧,在明太祖时期可能剥皮萱草才是最严重的】
【老朱,那不是一般人】
不是一般人但还没有发明这种刑罚的老朱眼前一亮,忽然觉得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最好是把剥皮萱草的成果挂在城墙头上,警示众人。
“北宋关于刑事法律的特别之处大致就是这一些,其他很多法律罪名都沿用了唐律的规定。”
“说起宋朝和唐朝的刑事官员,大家都有非常熟悉的人员,也是我们的人气选手,唐朝的话就是狄仁杰,宋朝的话有两位,一位是包拯包青天,一位则是大宋提刑官宋慈。”
【元芳,你怎么看?】
【上狗头铡!】
伍爱华看到弹幕,会心一笑:“包拯本身只是一个御史,也没有听说过他在刑法上有特别深的造诣,大多数都是出自于后世的小说话本,大家熟悉的形象基本都是同人创造。”
“狄仁杰的话,其实是武皇的心腹,他确实担任过法曹,但是主要的功绩都是集中在政务之上,作为一名宰相,说他天天探案,确实是显得大材小用了点。”
“这三人当中,只有宋慈才是真正的法学和法医学大拿。”
“他本人担任过四任法官,并且在总结了自己任期内的案件之后,形成了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
“后人评价宋慈,说他是恤刑慎狱,直理刑正,这是非常高的评价。”
【法医学是什么学?】有古人好奇的问道。
【法医就是仵作呀】
【仵作?】有更早之前的古人,对于这个职业的后世命名一无所知。
【哎呀,就是检验尸体,通过尸体上的线索来确定对方是怎么死去的】
听到这话,最惊讶的是先秦时期的人。
先秦时代大家还相信帝王能够沟通神灵,特别尊重人死后尸体的完整,完全想象不到还会有人将验尸这种方法写作成书,并且受到了天幕的夸赞。
这简直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宋慈担任了四任法官,分别是什么官呀?】也有古人好奇的问。
看到这条弹幕,伍爱华头疼地说道:“宋朝官职的名字实在是太复杂了,我都记不住,我们一起从头梳理一下吧。”
这么说着,伍爱华掏出了自己准备的宋朝官职树状图。
“宋朝朝廷分为了二府三司,二府包括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中书门下长官叫做中书门下平章事,通常由两个或者三个皇帝信任的大臣,也是宋朝的宰相。”
“当时的副宰相叫做中书门下参知政事,这个名字的叫法就很复杂。”伍
爱华一脸便秘地样子说道。
“枢密院为皇帝之下的最高军事机关,长官枢密使,位比宰相,狄青曾经在这里任职过。”
“三司是指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加以整合,长官被称为三司使,也被称为计相,是当时北宋最高的财政税收长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一把手。”
“这就是宋朝的三驾马车。”伍爱华带着点玩笑地说道,“是不是说完之后还是记不住?”
“这个记不住的话,后面还有更难记的呢!宋朝地方分为路、州、县三级,路设立中央派出机构,长官为经略安抚使、转运使、提刑按察使、提举常平使,称之为四司,四司简称帅司、漕司、宪司、仓司,分别监管地方军事、财税、司法、盐铁专卖。”
【有一说一,已经晕了】
【宋朝这个官职的名称确实是有点复杂,咱就是说难道不能跳过这个环节吗?】
【这已经超过了我的记忆里极限】
【刚刚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词,提刑按察使是不是就是咱们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当的那个啊?】
“不仅官职的名称复杂,当时大宋还采取了职官制度,而职官制度说的是官、职分设。”
“当时宋朝也有六部尚书、六部侍郎等职位,但是这种职位只是用来确定官员的品阶,也就是说用来确定待遇的虚伪官职,这一些的官员是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的。”
“只有我刚刚说到的那些官职才有他们实际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除此之外,宋朝还有个制度叫做差遣制度,我们经常看到宋朝的电视剧中有所谓的权某某官职,或者知某某州府,这里的权和知都是差遣制度的名词,实际上是代表了皇帝把你任命去做这件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尚书还是侍郎,并不会影响皇帝对于你的任用。”
“这种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皇帝的权力,所以在宋朝一直沿用了下来,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官员冗余。”
“范仲淹和王安石的改革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冗官,因为有很多官员本身具有职级,但是不需要去干任何的活国家也要给他们发钱,造成了财政非常大的负担。”
【挂名不干活,还有钱拿,这是我梦想中的生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