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4(1/2)
这甚至令简静产生了无名的愧疚,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无来由地自责。
“她”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过的又是什么日子?我不过是运气好,活在了一个安定的世界。
这种内疚感,仿佛一对双胞胎,分别被贫穷和富裕两个家庭领养。她是富裕的那一个,生活优渥,童年幸福,而这并非因为别的,仅仅是运气好。
她惭愧,自责,不安,甚至有些羞耻。
而这勾连出另一种羞愧,占据了她身体的羞愧。真正的我已经死去,却侥幸在另一个我身上重生。
偷取了“她”的财富、地位、名声乃至感情。
我们是同一个人,我真的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吗?
负面的情绪如潮水涌来,淹没了她。
简静的理智清晰地通知她:这和你无关,你只是因为接受了一些负面能量,情绪受到了影响。
但……办不到。
人本来就是感性动物,时常与人共情,何况这个人其实就是她自己。
如此窒息的经历,如此痛苦的遭遇。
不期然的,简静回忆起了《捉迷藏的小孩》。
作为“简静”的第二部 作品,捉迷藏不复白猫童话般的想象,对于死亡和谋杀的态度冷静到冷漠。
原以为这是青少年的特殊心态,可如今回过头来,不由细思极恐。
她封印了记忆,但情绪呢?
也许,平静的水面之下,始终涌动着可怕的暗潮。海浪慢慢蚕食岸边,最后无声无息地吞没了她。
舆论只是最后一根稻草。
简静闭上眼,忍住了泪意。
第161章 新数据
季风在医院待完一个礼拜就回了家。
伤口还没好利索,没法上班,只要来了简家惨案的卷宗,重头梳理这桩连环杀人案。
简家的案子发生于2014年8月2日,七夕节。
在此之前,凶手已经连续杀害过三个家庭,分别是:
2012年5月13日,母亲节,郭家母子三人死于家中,母亲32岁,长子8岁,幼子6岁。
2011年9月12日,中秋节,蔡家一家三口死于家中,父亲35岁,母亲34岁,女儿10岁。
2009年10月26日,重阳节,曾家祖孙死于家中,祖父60岁,祖母56岁,孙子9岁。
加上2014年8月2日的七夕节,简家一家三口,父母死于家中,14岁的女儿简家被带走。
所有的家庭都是三口人,根据邻里亲戚的口供,均是家庭和睦的人家,父母长辈无有恶习,孩子也听话懂事,几乎没有仇人。
选择这样的家庭作案,脑子肯定有问题。
但季风对他本人的心路历程不大感兴趣,更关注现场遗留的线索。
然而,要是有什么蛛丝马迹,警方也不至于封存案件至今。
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门锁没有被撬过,他应该是配了钥匙,或者欺骗主人开了门。
死者们没有受到太多折磨,他们要么在昏迷中死去,要么一刀毙命,没有什么痛苦就死亡。最后,尸体会被安放在同一个空间内,卧室或者客厅,这种团圆似乎就是凶手想要的仪式。
指纹、脚印、私人物品……统统没有。
凶手克制冷静,没有留下太多有用的线索。挑选的家庭也分散在全国各地,在消息不畅通的年代,当地警方很难及时将案件串联起来。
并案调查是在2012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