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0(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中看到了导演在再创作上的努力,它也为歌舞片指引了一个新的创作方向,与途径。”

    记者:“你很看重这一点。”

    丛澜认可了这个说法:“非常。”

    收录了已有歌曲,却还能做到与故事情节完全相关,这不管放在哪个行业,都是值得钦佩的。

    丛澜喜欢这个效果,也喜欢这样认真做事的人。

    “第一支歌曲,开场的音乐是化用了《音乐之声》,包括后面的许多音乐。花样滑冰就是一个永远不会缺少对前辈、对古典乐、对音乐剧等等,这些艺术的致敬。而《红磨坊》也是在对古典歌舞片致敬,同时它有着现代观众所喜爱的新时代元素,它不缺真善美,但表达方式上转为了讽刺、戏谑,它把观看者拉入了表演者里,看着他们沉溺、挣扎、亲身体验。”

    致敬的同时充满了创新,结合现代观众的喜好去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也是花滑选手要学习的地方。

    丛澜:“电影的主旨困境,套用在花滑上也很合适。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转折的迷茫期,不管是新规则的尝试,还是节目内容与竞技技术的平衡,到了最后还是表演者的自我表达与整个规则、环境的彼此调和。”

    记者:“是运动员自己的抉择?”

    丛澜:“是被裹挟着的,运动员所面临的困境。”

    记者:“具体指的是什么?”

    丛澜:“训练,伤病,打分,成绩排名,自我坚持,观众审美,裁判偏好。但归根结底,是个体的自我表达与自我价值的探索。”

    记者:“你想呼吁一些什么,是吗?”

    丛澜:“我没有侧重在爱情方面,女主角萨汀她不是一个单纯的拜金主义者,她迷失在了生活里,渴望着表演,理想与现实的冲击让她不断地退让,而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技术难度的抉择,裁判打分的不公,刻意追求比赛的迷失。

    丛澜:“我们现在缺理想主义者,花滑的理想主义者。”

    记者:“你觉得现在的人很躁动。”

    丛澜:“我听到过很多对我的指责,他们说我挑起来了技术难度,让花滑朝着不良的方向快速发展。我对这样的问题也回答了许多次,我不奢求说服他们,但我想对一些愿意听我讲话的人,运动员、冰迷、或者其他人,花样滑冰是竞技运动,也是艺术创作,这两个方面不是放在这里,让人做取舍的,是要同时兼容的。”

    它对运动员的要求就是很苛刻,既要又要,所以从业者需要在保佑技术的同时,完成艺术创作,达到艺术高度,让观众享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体验。

    丛澜:“成绩是什么?是我们的追求,不管是为了名还是利,终归是对个人价值的实现。”

    有人在这里放弃了自由,屈服在冰协和ISU之下。典型者就是星野晴奈、天草梨绘、佐藤俊夫等等,他们受益于一定程度的偏待,又在面临着更优势国籍和JSF利益交换时被无情地打压。

    还有Morton He,他在享受着ISU给出的超高待遇时,也曾经在与白男竞技时,被歧视、收回待遇,转而为后者让路。

    还有娜塔莉,还有很多人,她们一开始是被捧在手心里的人,后来这个手心装了别人,于是她们就被抛弃了。

    但花滑不是一个可以回到最初的运动,迷失之下,技术的隐患一旦埋下,就可能再也消除不了了。

    丛澜:“我很高兴看到大家对竞技难度的追求,可我想倡导,请对人生与理想保持清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