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守住道德之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对小梁说,法律其实是道德的最低标准,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如果不断下滑,到了最底层的时候,就会触犯法律这个最终禁忌。

    当然了,触犯法律的原因会有许多种,有些跟道德无关,纯粹就是被逼的,但总的来说,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标准,不去触及法律的底线,这应该是社会的行为准则之一。

    如果人人的道德标准都提高了,那么谁还会逼你触犯法律呢?

    只可惜,关于道德的概念,现在早已经被很多人丢到九霄云外了。

    而在上古时期,咱们老祖宗其实是有一套道德体系标准的,只可惜后人的思想道德不断下滑,导致社会越来越乱。

    就像《道德经》中所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这个意思就是: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道德”,到底什么是“道德?”

    “道”是万物的起源,也是万物的规律,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运行称之为道。

    “德”是顺应自然,按照客观规律做事,自然发展。

    道,昭示一切。

    德,承载道的一切。

    大道无言无形,只有通过思维认知,觉悟觉醒。

    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

    以“道”为根,以“德”为形,便是顺应自然的法则,能做到的人,便可称为圣人了。

    根据中国古代历史,远古三皇的时代便是以道治天下,三皇的说法历来有些不一致,但普遍认为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也就是天皇、地皇、人皇。

    到了五帝的时代就是以德治天下,五帝的说法也有好几个,有的说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也有的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但不管怎样,这时候可以说是一个圣人时代,也是一个大同社会。

    再后面道德不断下滑,到了夏商周三代,这一段时期是以仁治天下,讲究仁德,开始出现仁了。

    到了春秋战国,中华大地进入乱世,这些时期的霸主讲义,因为仁失掉了,就开始讲义,以义治天下。

    等到秦汉统一中国之后,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用孔孟学说教化全国人民,以礼治天下。

    所以,从这个发展轨迹来看,人首先背弃了大道,而后又失去了德,道德都没了,继而又失去了仁义,可以说这个思想高度不断滑坡。

    以礼治天下这个制度确定之后,可以说一直沿用到满清,也出现了很多盛世,也有过相对长久的安定。

    再从满清亡国到现在,这一百年,礼没有了。

    现在是什么时代?

    智能时代,信用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