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咸宁四十一年(1/2)
崔二在海上漂泊了一个月后,终于在咸宁三十九年十一月十日初抵达了吴王都。
崔二和同行的其他山东人,在从船舱里面出来的那一刻,就都是满脸的惊愕。
他们本来理所当然的以为,这个远在海外的澳洲地方应该是一片蛮荒之地,否则也不需要专门持续移民来开荒。
结果他们抬眼就看到了一眼看不到边的居民区,还有数不清数量的冒着白烟的烟囱。
这里竟然是一个和大明本土基本没有什麽区别的大型城市。
崔二一行人在码头上岸之后,再次被命令着走进这边准备的灾民营,被驱赶着又去洗了一次澡。
然后被安排进了一片奇怪石头构筑的四层楼房之中。
崔二和自己外甥柯思迪,两个学徒,四个同伴,在登记的时候算成了一个家庭。
如果他们是普通灾民,会被直接送进四张上下铺的八人宿舍。
但是崔二一行人现在都有职务。
崔二自己有个试百户的官职,直接管着一百户灾民人家。
柯思迪年龄虽然最小,但却因为勉强能写能算,在原来灾民营管点名和登记,有个试副百户的官职。
其他的两个学徒和四个同伴,也都有试小旗的临时官职,各自管着十户灾民。
于是混编的一家八口人分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军官房。
崔二和大外甥柯思迪一个房间,其他六个人每三个人一个房间,每个人一个木头单人床。
客厅和房间里面,还有桌子丶椅子丶柜子。
崔二坐在一张床上,伸手拍了床腿和床板,颇为惊愕的说:
「这床竟然用的都是好木头打造的,这他娘的比在咱们老家住的都好啊……」
柯思迪去看了一下房间里面的柜子:
「确实……这房间里的家具也都是好木料,吴王殿下真有钱。
「咱们老家富裕人家结婚的时候,都操持不了这麽多好家具。」
崔二等人感觉诧异,主要是本土的好木头早没了,普通农村地主家也很少真正的好木头。
但是在吴王都所在的地方,原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
建城和开荒都要砍伐和清除森林,直接产生了数量异常庞大的新鲜木材。
因为处理木材需要时间,只有比较周正的才会被加工成家具和装饰,普通木头都是晾乾了当柴火了。
崔二「一家人」在房间里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早上被喊起来到集体食堂吃饭。
然后被叫到院子中集合起来,统一分派未来的差事。
崔二因为有专门的标记,所和郝三等四个同伴一起被被编进了军队。
柯思迪和两个师兄算是工匠,以前乾的是裱糊纸扇的活儿,被送进了王都面粉厂修筛子。
柯思迪因为年龄小,而且勉强能写能算,所以被安排去负责统计维修数据。
不过无论他们干什麽,现在都属于护卫军团的编制,都还算是军官体系,所以仍然继续住在一起。
一群人天亮就出门,到了天黑的时候才再次回到宿舍,然后直接瘫在了客厅里。
崔二和自己的几个同伴一进门就开始唉声叹气的抱怨。
「这大明的兵也难当了吧,哪有操练一整天的,我都快累死了。」
「怎麽咱们都当军官了,二哥是连长,咱们都是排长了,怎麽还要和大头兵一起训练?」
「妈的,上午练两个时辰,下午又练两个时辰,腰都要断了。」
「他妈的,这大明的军爷也太凶了,有人一点学不好他们就骂娘,有人不听话就直接鞭子抽。」
「现在还没有军饷,要不是能管我们吃饱饭,否则这兵真的没法当下去。」
崔二瘫在靠背椅子上一动不动,似乎整个人更加的疲惫,但是似乎也了解的更多一些:
「你还想要什麽?馒头玉米粥都管饱,还有咸鱼和白菜炖鸡肉吃?你在家干一天活能吃上这个?
「而且长官说了,也不是没军饷,只是我们这些逃难来的第一年没军饷而已,我们这是用饷钱和工钱抵船费。
「明年就会给我们发军饷了,一个月一张大明吴王金票,服役长了还会涨。
「吴王金票能到吴王金行直接换金子,说是比一枚银元还要贵不少,三张金票的军饷不少了。
「而且你们训练完了就歇着了,我陪你们练完了中午和下午又上了两个时辰的课,跟着教官们去读书识字。」
负责算帐的柯思迪记的更清楚,这时候也跟着解释说:
「是的,工厂的师傅也说了,干满一年后每个月一张金票,干满两年每个月两张,满三年三张,管事再加一张。
「三张金票能换三克金子,价值超过四个银元,大明这边五十克是一两,五百克是一斤。」
军饷的事情普通管事和军官也说过,郝三等人听了崔二和柯思迪提醒就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