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开城投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90章 开城投降

    咸宁四十二年八月一日,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率清廷文武百官出城请降。

    乾隆本来还以为,他需要整个白布包头上,再带个棺材出去,这毕竟是古代王朝投降的基本操作。

    但是朱简烜都不需要,只要他们一起出城朝拜吴王就行了,已经确定不会杀他们了,就不用整棺材装模作样了。

    城内八旗驻军首先出城,在北伐军的监督下,将武器丢在几个指定的地方,然后到划定的区域等待。

    在南海子的北正门外的大街上,乾隆朝拜率领清国朝廷的文武百官,向朱简烜行四拜亲王礼。

    奉上清国的印玺丶地图丶职官名单丶宗室名册,以及一式五份的降表。

    降表一份呈送应天府存放,一份吴王自己留存,另外三份用于招降清国下属地方机构官员。

    吴国的工匠们前两年就已经搞出了照相机,只是用起来仍然仍然比较麻烦,需要提前准备和等待比较长的时间。

    今天是工匠们提前准备好了相机,乾隆等人上降表的时候要一直跪着不动,正好可以拍几张照片纪念。

    朱简烜让段玉裁收好,等相片洗出来之后,一起送到应天府去,呈给自己老爹顺便报喜。

    朱简烜稍微打量了一下乾隆的样子,感觉对方似乎已经衰朽到了极点,很可能已经命不久矣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乾隆活到了八十九岁,这是古人中罕见的高寿。

    说明他是有长寿的天赋。

    但是天赋只是基础,能不能真的长寿,还要看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他前世是掌握着绝对的权力,拥有世间最高的地位和资源,才能安安稳稳的活到了八十九岁。

    但是这个世界上,他可就没有那些条件了。

    权力地位的衰退,资源的紧张,精神上的压力,都会降低他的寿命。

    朱简烜考虑了一会儿,让段玉裁宣布一份令旨。

    主要是说明对他们的安排。

    勒令满人全部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字,废除所有八旗丶包衣丶奴才等称呼。

    爱新觉罗·弘历改名赵弘历,爱新觉罗·永琰改名赵永琰。

    钮钴禄·和珅改名卢和珅,章佳·阿桂改名章阿桂。

    按照满族的传统,他们自己需要一个汉姓的时候,关外的觉罗氏通常会用赵,关内的通常会用金。

    因为关外保存了更多的满语传统,在满语中赵的读音跟觉罗很像。

    当时的满族中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说觉罗氏是宋徽宗的后代,所以觉罗氏本来就是赵。

    因为宋徽宗和宋钦宗为首的北宋皇室,在靖康之难后被金国俘虏去了北方,宋徽宗在东北也确实留下了几个孩子。

    以至于很多人对觉罗就是赵的传说深信不疑。

    但是朱简烜记得,按照后世分子生物学的检测结果,觉罗氏是纯纯的通古斯,跟宋代皇室没有什麽关系。

    不过朱简烜也无所谓他们是谁的后代,用比较常见的汉姓方便登记就是了。

    然后按照清廷提供的名单,将清廷宗室人员编为建州左卫,内务府人员编为建州右卫,所有吏员家庭编为建州前卫,满州文武官员编为建州后卫,汉人文武官员编为建州中卫。

    再把顺天府城内外无官身的普通满汉居民,已经被俘虏的普通满汉士兵,编为满州前后左右中五卫,并将缴获的清兵武器发给他们,同时安排基本的军事训练,作为民兵使用。

    同时从吴国的十二个主力师中抽调军官和老兵,去担任建州五卫和满州五卫的军官。

    一下子组建了十个卫,这实际上又是一次大规模晋升,很多军官可以直接跳两级,很多老兵可以直接当上百户。

    最后,从建州五卫的宗室丶八旗丶官员中抽调在清国范围内最知名的人员,组成三个负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