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气势不能输!(2/2)
你的老前辈丶老世叔丶老后台现在是吏部天官,六部第一的吏部天官!
所以你怕什麽?就算你搞砸了,又能有什麽严重后果?无非就是换一个地方而已!」
李维桢被训了一顿,灰溜溜的告辞了。
当晚,省级衙署联合设公宴款待翰林院侍读丶太常寺少卿丶三部郎中林泰来。
地点设在巡抚察院前堂,本省众官提前到场,坐在偏厅闲聊。
巡抚周世选对其他人苦笑道:「今日下午,数家郡王联名投书到本院这里,状告林九元。」
左参议李三才很「客观公正」的说了句:「林九元在我们河南衙署的地界上,也实在太嚣张了。」
按察使邹学柱接着说:「若不嚣张,还能是林九元麽?
即便是当年张居正奔丧过境河南时,我在河南为知府,也没听说张居正有重伤数百人的事迹。」
李三才又道:「我等出于礼节一起设宴款待那位九元真仙,可是气势上也不能被他压了。
以免被公论嘲讽为卑躬屈膝丶阿谀谄媚,让我们脸面上不好看。
所以我们虽然要以礼相待,但气势不能输!」
李三才的话蕴含一定政治正确,众人不管怎麽想的,嘴上一起称是。
谁不知道你李三才背后就是把持公论的清流势力,若是今天当众对林泰来太谄媚,指不定会被舆论编排成什麽样。
正当这时候,忽然从大门方向传来巨大的喧哗和吵闹声。
而后巡抚标营中军官匆匆的走进偏厅,禀报导:「林泰来家丁要强行接管察院大门和前庭防务!」
众官齐齐愕然,他们刚才确实正在议论林泰来之嚣张,甚至不惜夸大其词。
但现在忽然又发现,他们所谓的夸大其词,可能还是低估了?
巡抚周世选回过神来后,立刻大喝道:「传我的军令,不许退让!」
中军官有点尴尬,回覆说:「大门及前庭已经被林府家丁夺走了。」
周世选:「.」
踏马的就是让一百头死猪堵在大门,也要搬上好一会儿吧?
众人来到堂中,就看到了神似开封铁塔的林泰来。
林泰来爽朗的笑了几声,对周世选行礼道:「中丞不要介意,所到之处接管防务只是在下的一点个人习惯。
毕竟在下树敌太多,就连在宫里也遭受过伏击,不得不处处小心。」
周世选脸色发黑,但仍然尽力保持着风度,为林泰来介绍在场的本省官员。
「此乃右方伯戴光启也!」周世选指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说。
林泰来撸起了袖子,伸出了砂钵大的拳头,豪放的说:
「久闻戴方伯年轻时从唐荆川学得六合拳,又自创戴氏心意拳,乃是北方官场第一高手。
今日有幸得见,愿以武会友,点到为止或者生死不论皆可!」
众人:「.」
这里应该是文臣官场剧本吧?怎麽气氛突然就武林了?
戴光启看了看林泰来比常人大腿还粗的胳膊,又想了想自己的花甲年纪,不禁陷入了沉默。
见戴光启不应战,林泰来收回了拳头,坦然自若道:「在下说笑尔,不要在意!」
经常在国术位面出现的形意拳传说源自山西戴氏心意拳,戴氏心意拳的鼻祖又可以追溯到戴光启。
而后林泰来又对左右说:「古之贤臣文武不分家,正所谓出将入相也!
我林泰来愿将古人之风重新发扬光大,奈何同道之人寥寥!
戴方伯也算是追随我理念的人物了,只可惜年事已高,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
众人无语,老戴明明是你前辈,怎麽就成了追随你理念了?
不过看着林泰来那砂钵大的拳头,这事儿确实也不好较真啊。
巡抚周世选不得不强行打断了林泰来,继续往下介绍:「此乃左参议丶督理河工李三才。」
这也是一个历史名人,东林党里非常特殊的一个人物,最不像东林党的东林党。
原本历史上万历朝后期的李三才入阁之争,也是着名的标志性党争事件之一。
林泰来饶有兴趣的看着四十岁青年版的李三才,问道:「看着面善,似乎见过?」
李三才不堪回首的答道:「万历十四年,南京国子监孔庙。」
林泰来恍然大悟,「当时我在大成殿扫地时,与顾宪成辩经,原来阁下就是背景之一啊。」
李三才:「.」
而后林泰来继续说:「不过后来又听闻,阁下很能干?」
李三才一时不知如何接话,这句「很能干」到底是什麽含义?难道是褒扬自己?
林泰来又指着李三才,高声对左右众人说:「李修吾此人不拘小节,英遇豪俊,虽好用机权,然挥霍有大略!」
卧槽!李三才一脸懵逼,难道林泰来真的在褒扬自己?
该死!对这几句话,他竟然生出了知己之感!自己确实应该是这样的豪杰人物啊!
果然来自敌对阵营的褒扬,才是最有含金量的麽?
其他人也都惊讶,这林泰来总结的实在太精辟了。
同在河南为官,李三才的脾气秉性是什麽样,大家都知道。
「谬赞,谬赞了。」李三才很不好意思的出声谦虚了几句,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林泰来却还在指着李三才,又补充了一句说:「总而言之,各方面都肖似我也!」
众人:「.」
不得不承认,「不拘小节,英遇豪俊,虽好用机权,然挥霍有大略」这样的评价用在林泰来身上,似乎更合适。
只怕李参议以后要落下一个「小林九元」或者「林九元仿品」的的形象了,不知道这算是喜剧还是悲剧。
而李三才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昏迷,从今往后自己还怎麽做人?
只要林泰来不倒台,自己岂不就要永远活在林泰来的阴影里了?
巡抚周世选瞥了眼李三才,之前你一直吵吵说气势不能输,结果就这?
李维桢彻底死心踏地,这林氏就是活曹操也值得跟随了,因为拒绝招揽的后果可能更严重。
(本章完)